- 相關推薦
什么是認知失調理論
你知道認知失調理論嗎?那么其實什么是真正的認知失調理論呢?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什么是認知失調理論,希望能帶給大家幫助。
不合理的合理化:屈原與漁父
《楚辭.漁父》中有段故事,屈原在投江前和漁翁對話,屈原悲嘆,我今天被楚懷王放逐,都是因為這個世道大家都墮落了,就我一個人潔身自愛。
漁翁聽了,便點出屈原思想中的片面偏執,表示圣人之所以能夠解決不同時代的不同問題,往往就在于他們懂得變通,反問屈原今天被放逐,不就是因為自以為清高,不肯順應世理的結果嗎?
屈原反駁,表達了自己寧愿跳江自殺,也不要讓這污濁的世道玷污了自己的清白。
漁翁笑答,清澈的水可以用來洗帽帶,混濁的水還是可以拿來洗洗腳。說完就劃船離開,不再理會屈原。
某個層面來說,屈原將自己自殺的動機和目的「合理化」。有時,強迫自己將某些事情合理化,這本身就會帶給自己更大的壓力,把自己的情緒逼到極限。
如屈原一樣,中國歷史還有其他以墜落的方式結束生命的例子:
王國維,自盡于頤和園昆明湖。
張國榮,從飯店窗戶跳下……
不過我有關這一切的思考,還要從農村里的聰明女孩珍妮說起……
貧窮并非殺死珍妮的原因
2013年,我來到上海華師大當交換學生,習慣注音符號的我,在用漢語拼音的計算機前,吃力地查找圖書館數據。我試了一會兒,選擇不再跟輸入法死嗑,轉而漫步于書架間,先認識一下新學校的氣氛。
《江城》是我偶然在書架上找到的一本書,作者何偉是美國人,本名Peter Hessler,這本書是他1996年到四川涪陵師范學院(今長江師范學院),任義務英文教師的生活紀錄與反思。
當中有一段記載,與何偉同至涪陵服務的亞當,第二學年開學的時候,發現班上一位叫珍妮的學生沒來上課。亞當問班長珍妮去了哪里,班長說:「她死了!
那個夏天,珍妮跳橋自殺。
對于珍妮的死,何偉從他在農村的觀察,引述了他對此事的分析。一般人對農村的概念之一是貧窮,但貧窮并非殺死珍妮的原因。何偉寫道:
中國的農業勞動力中,66%是女人。社會學家認為這種不平衡部分導致了女性的高自殺率,它主要發生在鄉下。這些鄉村的自殺很少是出于貧窮;事實上,它多數是發生在相對富裕,受過些教育的農民階層中。
亞當的學生珍妮就是一個教科書式的案例:她并不窮,她有著讀書的機會,對農民女孩來說是不尋常的。但珍妮的職業道路很可能會是回到家鄉教書,對于一個如此聰明的人來說,可能是一個叫人抑郁的前景。
我猜想,她可能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的潛力,同樣也看清了她未來人生的凄涼:去做一個鄉村的教師,早早結婚,生孩子。到了后來多少就是如此——超出了她所能承受的。
這一段故事,當時引發我對「自殺」議題的哲學與心理思考。到底超出珍妮所能承受的是什么?為什么珍妮承受不了,其他人卻能承受?承受不了的處理方法,為何是自殺?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
撇開如張國榮等飽受生理機制失衡影響的重度憂郁癥患者,我們該如何回應這些自殺的生靈,回應珍妮帶給何偉的生命議題?
我想起一項十分古典的理論,就是「認知失調」。早在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的《尼各馬可倫理學》中,以及先秦時期,孔孟談論一個人在想要做壞事,或者已經做壞事之后的良心不安,都是一種認知失調的表現。
近代對認知失調著墨最深的,是美國心理學家范士庭(L. Festinger)的解釋,他認為每個人都有保持心理平衡的傾向,一般情況下,一個人的內在認知與外在行為和諧一致。失調大體現形為兩種情況:
1.當內在認知與外在行為不一致,使個體覺得緊張,因此產生欲行恢復平衡的內在動機。
好比對某些學生而言,逃課是「不對的」,但他還是逃課了;蛘吣承┫胍涑晕康膩碚務,他們通過自慰獲得快感,又同時苦惱于自慰之后的罪惡感。
2.對同一事物有兩種以上的認知,而這些認知之間彼此有矛盾,致使個體認知上產生沖突而引發心理失衡現象。
就像我們經常在電影中看到的畫面,在一個人思考時,肩膀兩邊出現天使與惡魔,提供他向善或向惡的建議,兩個建議都在某個程度能為自己帶來好處,并有其道理,使人無法做出抉擇,引發內心的壓力。
成長:內外整合的歷程
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會建構一套屬于自己的價值體系,這個體系就是認知系統,指引我們的行為。但這個世界并不受我們的認知系統控制,我們的自我認知,很多時候都是一套主觀解釋,他只能跟隨現象,無法左右現象。
精神分析中說,成長是學習去自我中心的歷程。當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我們哭鬧就能得到父母的關愛,滿足我們的需求。但當我們漸漸長大,我們會明白自己的有限性,這會對我們的認知帶來沖擊。健康的心理發展,會使一個人不因為感受到自身的不完美,產生過份自卑,以及依舊想操控一切的妄想。
可對與一些心理發展不健康的人來說,一旦操控不了一切,他們就會產生失落感。
自殺象征完整的,可預期的結局,就像把生命的圓中種種無法預期的縫隙都給補上,又回到那個可以操控一切的嬰兒。
心理學家曾奇峰認為「自殺是極端自戀的表現」,這和范士庭的認知失調論不謀而合。
僵化的邏輯推論:王國維論欲望
我們的認知系統并不總是能禁得起自我檢視,因為每一次認知上的打擊,都像是在告訴我們,非但我們不完美,世界(他人、環境)也不完美,而在這個不完美的集合體中,我們過去引以為生活目標的種種希望,可能都是一場空。
假如屈原是罔顧了人生的現實,只愿意承認一個道德理想的烏托邦。那么王國維的死,則是在承認現實的痛苦中,加強了對現實痛苦的困境所導致的悲劇。
王國維以為,人生之初人心只有感情現象,有了理性就開始思考、擔憂當下與未來,引發快樂與不快樂的念頭。但能夠滿足欲望又需要理性,理性若能找到滿足之法便快樂,找不到則最終將導致主體的滅亡。
毋寧說,王國維的邏輯推演是縝密的,但他推演出來的卻是一套通往空無的存在觀點。王國維看見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空無和困頓,看見一個人的渺小與卑微,這都是生命的真相,但當我們過份著眼于這部份,卻會同時忽視生命另一面的光明。
當我們只看見黑暗,我們很容易感到無助,選擇在黑暗中墜落。
健康的合理化:走出自我方能內外和諧一致
這里我們再看另一個故事,曾國藩也曾如屈原一般,感嘆人皆為一己之私而活,趙烈文告訴他:「集眾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
確實人性中都有對錢財、權力等的私欲,但要成就一個良序社會,必須建立在普遍人性的理解上,這一句話點醒了曾國藩。
我們是否能從認知失調的理論本身,避免自殺悲劇?
認知失調的理論有其積極面,人生中的許多課題,都會引發我們的認知失調,好比小時候長輩教導我們要誠實,可是長大后卻發現誠實不見得對自己有利。
然而,這些失調這也是生命的契機,使我們有機會在失去內心與環境的和諧一致時,重新整合自我與環境、他人之間的定位。
故重點就在于成長過程中,建立一般道理的價值觀之外,亦不失通達、接納與開放的情商培養。使合理化趨于真正的合理,在不斷接納新知的人生進程中,隨著時代一起成長,保持個人內在認知與外在環境之間的互動對話。
唯一可能的成熟就是透過生活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悲劇,每出悲劇下都有一套個人處事的價值觀。
我想起印度禪師奧修(Osho),他以為這些悲劇其實都來自于頭腦的幻象,這個幻象或許就是一種認知失調的表現。當我們為自己的幻象做了太多的投資,我們就舍不得從幻象中走出來,因為我們的生活已經融在幻象里面。
奧修說:「唯一可能的成熟就是透過生活。」
故自殺并不是我們成長的答案,自殺是對成長的徹底逃避,死亡斷絕了所有成熟的可能。
我們或許應該,學習面對現實,但又不把現實看得偏頗而極端;學習接納關系的快速變動,人世的物換星移。
直到有天,我們幻想的世界和現實的世界逐漸和諧,這并非需要我們開創一個世界,只有極度自戀的人才會以為自己是神。也不看最后偉大的成就,那只會使我們忽略所有當下的快樂,將人心寄望在未知的另一個幻象之上。
也許生活并不美好,但成長做為一種改變,而改變意味著可能,意味著希望,唯有活著才有辦法促成美好的改變發生。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我們既是求知的孩子,又是照料自己并與世界對抗的成人,所以我們需要與他人之間建立起互助的關系與社群。在逐漸和諧的歷程中,感受每一個當下小小的快樂,這不是委屈與卑微,而是回歸人性本身的不完美,在不完美中臻至個人生命最大的滿足與光輝。
【什么是認知失調理論】相關文章:
股票入門基礎知識之什么是箱體理論09-26
木桶理論07-12
論權變領導理論與領導行為理論11-15
試析營銷的理論發展及水平營銷理論12-09
轉意識理論和直覺、靈感理論03-20
戰略治理理論綜述:競爭理論與資源觀的理論紛爭與融合03-22
理論培訓總結03-08
人生理論11-11
美術理論常識06-20
抽屜理論介紹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