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嘴巴說不要身體卻很老實?
相信嘴巴說不要身體卻很老實這樣的情況大家都會試過,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為什么嘴巴說不要身體卻很老實?
近半個月,洪荒之力和王寶強刷屏的速度,好像不在事件發生的24小時內談論這個話題,你就是寫作圈的局外人。
有趣的是,盡管不時聽聞部份讀者對熱點一下子來得太滿感到惡心,但每個新的頭條消息出現,人們還是忍不住點開一篇又一篇的文章。甚至有朋友一邊批評被淹沒的朋友圈,一邊不忘分享自己覺得特別好的文章。
從心理學的角度,為什么人在追熱點這件事上,「嘴巴說不要,身體卻很老實?」
矛盾反彈效應
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韋格納(Daniel Wagner)曾在1985年做過一個實驗,他要學生「在接下來的五分鐘,盡可能不要想白熊。」
實驗的結果發現,要學生越是不想,他們就越無法擺脫白熊盤桓在腦海里。
經過多次類似實驗,韋格納發現,當我們試圖對自己發出「我不要做」的信號,這個「我不要」的想法反而會不斷反彈回來。
也就是說,刻意壓抑內心的想法,只會適得其反。這可以用來解釋很多日,F象,失眠的人越是努力想要入睡,反而更加睡不著。失戀同樣如此,當我們越是想忘記一個人,我們就越難忘記。
甚至韋格納發現,越是討厭同性戀的男人,看同性戀的A片時,勃起的程度和他討厭同性戀的程度成正比。
背后的機制,韋格納區分大腦中控制念想的兩種系統:
A.操縱系統。當我們想要把一件事情做好,操縱系統會隨著我們的想法,專注于達成任務。
B.監督系統。掃描大腦與環境,留意所有可能妨礙行動的障礙。
舉例來說,如果你想要戒除用餐時刷手機的習慣,大腦的操縱系統會努力使你控制使用手機的行為。但這個只有在精神充足之下才有用,當我們陷入饑餓等自制力下降的狀態,我們往往經不起誘惑,使得操縱系統失靈。與此同時,監督系統仍然在運作,結果是監督系統的警報內容反復出現,提醒我們當心「手機」的存在,可這也讓我們對手機的誘惑更加揮之不去。
違背人性的自我克制注定失敗
研究意志力的心理學家麥高尼格(Kelly McGonigal)對此表示,如果我們想要免除煩惱,就必須坦然接受各種負面想法,而不是硬將這些問題拋開。
一來,努力不去想的效果并不好,往往會產生矛盾反彈效應。
二來,當我們告訴自己「我不要做」,在我們努力抵御念想的同時,我們的心理也因為遭受更大的壓力,更容易陷入焦慮,焦慮更容易瓦解我們的自制力。
在咨詢現場,經常聽失戀的來談者表達一種愿望:「幫我忘了他吧!」
當我和來談者談起失戀的痛苦,我發現來談者傾訴悲憤與不滿的時候,會很突兀的突然插入一句:「盡管如此,我知道分手肯定不會只是一個人的錯,我也有錯!雇nD半晌,即使繼續前面的話語,原本逐漸加溫的情緒,也會消去大半。
確實有些人分手的原因,肇因于兩個人之間難以化解的矛盾。即使如此,感覺自己被傷害的痛楚,那片籠罩內心光明的陰影確實存在。
那些「兩個都有錯」的說詞,歸根究底是一種「政治正確」的說詞,就像有些人明明恐同,卻為了顯示自己和現代的主流價值觀無異,甚至刻意想表達自己想法開明的一面,他隱藏了內心真實的想法,比一般不討厭同性戀的人,更加熱衷于為同性戀爭取權益。
奧修曾說何謂「整全」,整全的核心概念,就是一個人不至于把自己搞得精神分裂。為了讓自己能夠活得圓滿,避免為內心沖突矛盾的想法所苦。奧修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讓情緒完整流動」。
我們可以觀察兒童的情緒反應,他們總是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他們很徹底的釋放他們的情緒,所以他們的情緒轉換很快速。上一秒還在為吃不到喜歡的食物不開心,下一秒就在母親的懷抱中安然入睡。
過去,某些長輩教導我們在外要莊重,保持自己的儀態。有些父母打孩子小時候,就教育他「不許哭」。這些教育方式,都在促使一個人逐漸失去「完整面對」情緒,也不知道該如何「完整宣泄」情緒,導致壓力不斷累積,進而影響身心健康。
在這種壓抑的生活底下,我們失去了完整的自己,更無法做真正的自己。
比「我不要去做」更有用的方法
當我們想抵擋洪荒之力,或寶寶等刷屏文章,卻又忍不住想看。不希望一面惡心文章,一面惡心自己。我們可以試著這么做:
把「我不要做」轉換成「我要去做」
實證研究,認為要增進一個人的自制力,越是禁止自己的行為,我們的欲望越是會受到激發。行為是身體的'活動,但真正關鍵的欲望則是心理活動。
她建議我們可以「接納渴望,但不必順從渴望」,這讓我們不需要課把心力全拿來對抗自己,而是讓心力轉為自己的助力。
以控制不住點擊熱點為例,我們可以通過內在省察,了解自己正想著要刷下一篇寶寶的文章。然后接納這個想法或感覺,且不要立即轉移注意力,或立馬批評自己這樣不對,提醒自己不要陷入矛盾反彈效應。
跳出來思考,了解自己不可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全部欲望,但我們可以選擇是否完全順從這股渴望。
思考時,我們重新想想自己的目標,提醒自己原本該做的事,原先控制自己不點熱文是為了做哪些更有價值的事。
譬如對于想要戒煙的來談者,成為父親,而為了對懷孕的妻子,以及未來兒子的健康著想,這個戒煙的動力是一個具體去實現的目標。當我們有了這樣一個目標,一點點的去做,每有一點成果都是對自己的一種鼓勵。相較之下,全然的自我控制,形同自我懲罰,做起來不快樂,再加上矛盾反彈效應的影響,就很容易導致行動的崩潰。
近墨者黑,貼近自制力強的朋友
人天生具有模仿他人的能力,大腦的鏡像神經元偵測到他人的行動后,會使我們模仿他人的行動。當一位想要戒煙的人,看見別人抽煙,甚至是在電影中看到演員在抽煙,都會使大腦中抽煙動作相關的區塊活躍起來,削弱自己的意志力。
并且我們的大腦長期受社會化影響,旁人的喜怒哀樂,都會讓我們跟著同悲同喜。這意味著當一個想法,或情緒在身旁不斷流竄,好比當大家都在網絡上討伐某位小三,你也會跟著義憤填膺起來。營銷上,幾個水軍竟能驅動一大票網民,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如果我們今天想當個不追熱點的人,那么我們可以找找那些對熱點不感興趣,或是自制力強的朋友,加入他們的行列。更重要地,麥高尼格說明這種人際之間的感染是雙向的,所以在這樣一個群體中,彼此間互相模仿的效應,能夠強化大家的自制力,更加不會去刷熱點。
這也說明,當我們準備考試,如果能夠加入一個上進的讀書會,對增進我們的讀書習慣確實會有幫助。
平時培養自己的理性與自制力
理情行為療法創立者艾里斯(Albert Ellis)認為人的本質就是「會思考的動物」,造成我們身心失調的人生觀,背后都有強烈的情感及行為成分。我們經常不會留意到自己想法或行為背后,到底受到了哪些外來的因素控制。就像我們相信某些帖子是真的,將某些八卦新聞說得言之鑿鑿,好像我們就住在事主隔壁。
要避免成為隨波逐流的一葉柳絮,平時累積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有助于我們抵擋誘惑。因為我們可以從更客觀的角度分析問題,理解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事情等待我們去實踐;我們能在短暫的欲望滿足,和真實的快樂之間,分辨其面目,選擇跟隨后者。
如果我們總是在需要自制力的時候,才想著要如何增強自制力,我們就得被迫和壓抑的痛苦、缺乏方法的自我約束搏斗。艾里斯發現,受挫力會隨著我們的想法變動。如果我們每次都覺得自制好難,我們就會發自內心的強化我們「無法忍受」、「我不可能做得到」等念頭,然后我們的意志就會像滑坡上的石塊,輕易的往下沉淪。
結語:不要的背后總是藏著「要」
從各種自制力的理論來看,不難發現,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有意義,更幸福。
想要戒煙,不是為了不抽煙(消極),而是為了健康(積極);
想要忘記前任,不是為了斷絕過去(消極),而是為了迎接未來(積極);
少用社交軟件,不是為了不社交(消極),而是為了有效利用時間做該做的事(積極)。
簡言之,看看寶強沒事,刷刷洪荒之力也無妨,只要我們能認清「生活并不是消極抵抗」,而是「積極創造」。接納自身的軟弱,而不是消極抵抗,進而找出更有價值的目標去追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我想要去做」的事情上,有助于我們更能順著天性,整合我們的嘴巴和身體,做更真實的自己,過更幸福的日子。
【為什么嘴巴說不要身體卻很老實?】相關文章:
為什么你很努力,進步卻很慢勵志文章08-27
永遠不要和客戶說的話語08-12
為什么入睡前身體會突然抽搐?12-18
為什么聽不懂老外說英語08-17
為什么英語口語說不標準08-18
為什么說西方哲學已經死了論文12-09
為什么有人喜歡在背后說別人壞話?12-22
詼諧幽默卻很傷感的經典句子12-08
為什么說留學是人生中最珍貴的幾年?10-19
為什么說未來10年50%的人將失業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