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八大心理問題
心理問題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內在精神因素準確的說是大腦中樞神經控制系統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它會間接的改變人的性格、世界觀及情緒等。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90后的八大心理問題,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心理問題一:擇業混亂——“我到底適合什么職業?”
一年不到就跳槽一次——這是多數90后初入職場的“習慣性動作”。跳槽的理由或許“很充分”:“公司沒發展”“我的工作太沒意思了”“壓力太大,受不了”……說出“我不干了”似乎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旁觀者把這一頻繁跳槽的行為定論為:沒有耐性,意志力不堅定。但其實看其本質,導致擇業混亂的,并不是意志力的問題,而是自己并不清楚自己發展方向和目標在哪里,自己的能力和優勢是什么。缺乏主動的規劃和學習,用試試看的心態“走一步算一步”,多次更換行業,經驗得不到積淀,多次的挫敗感當然會使人喪失耐心和毅力。
解藥:撥開前方的迷霧其實并不難,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如去試著去了解自己。先學著發現自己的優勢,并用實習和學習的方式讓你的優勢更加凸顯,然后找到能夠使你的優勢能夠充分得以發揮的行業,從基層做起,積累經驗的同時不斷地吸收能量,相信幾年后,你會發現一個嶄新且充滿自信的自己。
心理問題二:社交恐懼——內向外向的“混合矛盾體”
一部分已經踏入社會的90后,脫離了家庭的庇護,優越感頓然喪失。在朋友中談天說地性格活潑,而一下進入陌生的氛圍,卻變得少言寡語……人際交往的問題也就格外讓人頭疼:“怎么才能讓同事都喜歡我?”“公司的氛圍適應不了怎么辦?”“上司好像不太注意我”……表現得太內向,會讓大家誤認為自己不合群;表現得太外向,會讓人誤認為自己太張揚,目中無人不夠謙虛——不管怎樣做,內心總是陷入糾結之中。
解藥:社交問題是不同年齡段的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大可不必在這個問題上處理過度,否則還會起到反作用。其實無論表現出你的哪一面,只要用真誠作為基礎,另外給自己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職場發展方向和定位,并且向著這個方向努力,比如參與相關的社交活動,結識業內的朋友等等,都是對你的未來非常有幫助的。
心理問題三:戀愛受挫——不會處理失戀的悲傷
心理學家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階段學說”里說過,人的18-30歲正處在“練習愛”的人生階段,這正與90后們所處的年齡段相吻合。在這個年齡段中,必然會遇到愛,且經受它的考驗和磨練。從一個人的孤獨世界里第一次伸出手,深情地把自己所愛的人拉近身邊……
這是世間最美好的故事,但結局是否美好,我們無法預知;蛟S我們都曾為愛受挫和犯錯,但這些都是在愛的過程中必然會面臨的問題。單戀、失戀、背叛、欺騙、傷害等混雜在愛中帶給我們的悲痛,雖然很令人心碎,卻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和成熟。
解藥:從一而終的初戀純屬偶然,多數人還是要面對分手所帶來的傷害。在失戀中成長,讓下一次的愛變得堅不可摧,讓悲劇不再另一個人身上重演,在悲傷的同時學會總結經驗,你才有機會把真正的幸福緊握在手中。
心理問題四:恐婚癥——單身變兩人,是幸福還是束縛?
多數90后習慣了與父母組成的三口之家和來自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愛,而脫離父母的家庭,創建屬于自己的家,這是很難習慣的。所以對婚姻的焦慮,往往是從這種脫離感開始的。況且結婚后要擔負更多的壓力和責任,比如房貸、各種生活成本、理財投資以及今后對孩子的撫養和教育……本來輕松自由的生活忽然顯得很沉重,90后對婚姻的畏懼感就油然而生了。
解藥:結婚前一定要在心理上做好準備,問問自己到底能否承擔婚姻所帶來的責任。如果答案不肯定,一定要找到問題的原因所在。如果你真心想與另一半步入婚姻的殿堂,不如把你的困惑告訴她,聽聽TA的建議,并為此做出努力和改變,相信你在結婚后會得到你所期待的幸福,而不是束縛。
心理問題五:不想長大——沉溺在童年中不可自拔
與婚姻同理,長大同樣也意味著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同時還需要在處理問題時和面對壓力的情況下,能夠利用判斷力和分析能力理性地思考和行動,而不是像個孩子一樣想什么做什么,完全不顧后果。而90后很少有早當家的情況,所以不管是否處在童年,心理上總是難以“長大”,行為也總是像個小孩子一樣任性自我。放棄了心理成長,就永遠只能做一個“長不大的成人”,失去了成熟的權利。
解藥:試著多去承擔一些壓力和責任,來鍛煉自己的抗壓能力和情商。另外在情緒來臨的時候,靜下來思考一下:“這樣做是否妥當?”“這樣做是否會傷害或影響到別人?”。
心理問題六:無愛癥——愛別人不如愛自己
90后中的大多數人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在父母的關愛中長大,沒有跟兄弟姐妹分享的經歷,各種需求還未產生就被滿足,甚至會過度滿足。不付出就能得到,讓這些90后很難得到換位思考的鍛煉機會。
這種問題在成長過程中很難凸顯出來,但在適婚年齡問題就產生了:“相親族”、“閃戀族”、“等愛族”等等因為不會愛或者不會被愛的愛的情況比比皆是。失戀很痛苦,但比失戀更痛苦的是沒有真正嘗過戀愛的滋味。
解藥:學會換位思考和為他人付出,在戀愛過程中,為對方付出也是獲得幸福感的重要來源。同樣在家庭中,懂得付出的人往往會讓家庭更加穩固,家庭成員間的關系更加融洽。
心理問題七:應激創傷——由天災人禍引發心理脆弱
最近幾年的天災人禍讓很多人的心理都受了傷,90后向來生活在溫室中,雖然災難并非在身邊發生,但是由此引發的焦慮情緒還是使很多人陷入了“心理恐慌”,擔心什么時候災難發生在自己身上。雖然災難來襲人人自危,但是杞人憂天就大可不必了,否則不僅會讓心情陷入低谷,也會使自己消極面對人生。
解藥:害怕也是一種力量,可以幫人學習一種新的能力。面對死亡,可以幫助我們審視自己已經得到的,如果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上,心理恐慌就會遠離你。
心理問題八:抑郁情緒——太郁悶了
“真郁悶”是90后的口頭語,不管是工作、感情、家庭、人際圈……一切似乎總是和自己所期望的結果相反。沒有磨難的生活不是生活,沒有經歷坎坷的人生就不算是完整的人生,總是用消極的情緒和語言使自己陷入悲觀情緒,長此以往,就很容易從抱怨過渡為抑郁情緒,甚至會摧毀人的意志。
解藥:在遇到難題的時候,除了想方設法解決困難,同時還要適時排解壓力和消極情緒,比如與朋友聊天,K歌、讀書、旅游等等,都可以使情緒得到緩解。另外還要學會在產生不快時積極調整心態,讓自己變得更加樂觀。
導致“90后”心理問題的原因
(一)角色轉換導致對未來的不確定而失去信心
“90后”由原來的單純學生轉換成帶有職業特點的職業人,角色上有了比較大的改變,從原來的單純學生到運用專業知識從事自己認為不確定是否能干好的職業,心理上充滿了恐慌。因為他們對自己未來職業了解程度不高,職業的選擇大部分是由父母幫忙操作的,自己處于服從的狀態。在學習上,他們由原來單純學習知識轉換到運用知識來工作,有些不太適應,所以他們不知所措,自己的心態處于不確定的狀態。
(二)氛圍變化而產生的苦惱
學校與工作崗位是兩個不同的環境。他們通常認為學校管理的太嚴格,太壓抑了,雖然學校也分不同的專業學習。但是從理念、工作方法內容、以及自主學習的范圍都不同,有些職員他們要在學校的時間里完成專業的認知實習、專業實習、以及畢業實習的內容,對未來的工作崗位需求有一些了解。但是當他們真正的走上了工作崗位以后,通常又認為自己工作的崗位與自己理想的工作崗位有差距,沒有之前想象的好,有些“90后”對此不滿意,導致心理的不適應。
(三)家庭環境的影響,導致“90后”心理緊張和焦慮
目前“90后”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家庭,生長環境比較優越,對家長的依賴程度較高,對自己未來的職業選擇也是不知所措。家長很重視智力教育,過多的關心是在他們的學習成績上,當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太理想的時候,過多的是指責和埋怨。又自作主張的幫助他們選擇職業,完全沒有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只是依據自己對未來的預測,幫助孩子選擇,因此“90后”必須完成家長的意愿。只能是在這種壓力下完成學業和走上工作崗位。當我們在了解孩子們的狀況時,發現他們的想法大多都是:我爸媽幫我選擇的,撮合干以后再說吧。
(四)與人交往過程中容易出現困惑
“90后”在與人交往過程中,態度非常敏感,要么是哥們義氣,要么是謹小慎微,要么以自我為中心,很少考慮別人的感受。溝通不暢說話的態度生硬時,就很容易沖動,很容易出現矛盾,一旦出現了矛盾,通常會使他們產生不愉快和過多的猜疑,會使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很大影響。所以在他們交往過程中非常的`謹慎,過于謹慎使他們在心理上出現困惑和緊張。
“90后”經歷著許多的變化,如環境、學習氛圍、人際交往以及角色轉化等,而更多的不適應是困擾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解決“90后”心理問題的方式與途徑
(一)學校和企業要全面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和企業要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明確意識,要自覺地使專業實踐活動成為有助于提高“90后”心理素質的載體。學校的教師和企業的職業指導師應掌握一些基本心理咨詢輔導的理論與方法,發揮自身的人格魅力,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關系。
共青團、社會團體都應該為提高“90后”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具體豐富的活動舞臺,以心理健康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引導他們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幫助他們掌握心理保健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還應向家長宣傳心理健康教育,讓家長配合,共同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
(二)加強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的培養
在當前的社會中,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著一些誤解,他們普遍認為: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沒有必要在學校和企業中普及性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事實上,當今的“90后”,來自社會和家庭的壓力越來越大,心理不健康的也越來越多,就需要有一支懂心理知識,會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優秀團隊。調查顯示在學校和企業中,專職心理咨詢人員很少,甚至沒有。做他們思想工作的人員也大多數沒有專門受過心理健康的培訓,不具備相應的業務水平,只是憑借多年的實踐經驗出發,幫助他們解決表面問題,專職心理健康人員匱乏。因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三)有針對性的開設心理健康咨詢與輔導
心理健康咨詢旨在普及心理科學常識,幫助“90后”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人格水平。就目前調查結果來看,各學校和企業中基本上設置了心理咨詢室,但是其利用率并不是很高,開展心理咨詢與輔導活動還不是很多。在學校和企業里應根據“90后”的心理特點以及一些社會現象,有針對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詢,真正做到關心他們的健康成長。同時利用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或教育方法指導學習。如實驗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等。還要對少數有心理障礙的“90后”采用一對一的溝通方式,排解困擾,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輔導。讓他們在一個輕松的環境中釋放自我,敞開心扉,把自己的心理困惑和不愉快在交流中得以排解,真正做到關心體貼,使他們盡快擺脫心理障礙恢復健康。培養工作興趣,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90后的八大心理問題】相關文章:
“90”后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07-25
90后的四條主要心理問題07-10
困擾90后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有哪些08-29
剖析“90后”職場心理09-16
孩子的后高考心理問題03-24
后高考時代的心理問題08-02
揭秘80后的心理問題08-12
80后常見的心理問題08-01
80后常見心理問題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