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與企業創新征文600字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征文吧,征文是某個辦事部門為了某個活動公開向社會征集的有關文章。那么你有了解過征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書與企業創新征文6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書與企業創新征文600字1
漢代學者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备郀柣f:“熱愛書籍吧,它是知識的源泉!迸喔f:“書是橫渡大海的航船。”
小時候,我便在安徒生的童話中成長。每天晚上,我都纏著媽媽為我講《安徒生童話》。在媽媽的口中,我看到了白雪公主的美麗與善良,王后的邪惡與丑陋;感受到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內心的孤獨與渴望。幼小的我便懂得了美麗與丑陋,人心的邪惡與善良。我為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慘命運鳴不平,為灰姑娘的美好結局而感動。從那時起,書便成了我成長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當我邁入學校的大門,我才真正體會到了讀書的樂趣。我愛詩,詩是生活的精華,感情的凝練。在詩中我感受到“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那份自信;想象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那份凄涼;更能體會到“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那份偉大;領略到“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日黃昏”的那份美麗。在書的天空下,在詩的海洋里,我知道了人生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我在書的伴隨中不斷成長……
進入初中,古典名著、中外名篇令我耳目一新。在作者的筆下,我看到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感受到他們身上的偉大精神:《魯濱孫漂流記》讓我看到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我體會到保爾身上那種頑強奮斗、勇于奉獻的鋼鐵般的意志;《水滸傳》讓我讀懂了梁山好漢的英雄氣概……暢游在神奇的書海中,品味著人生的酸甜苦辣,我漸漸地成長……
書帶給了我無限的知識,無盡的快樂,無窮的活力。讀書伴我成長,相信在書的陪伴下,我的人生將會更加精彩!
讀書與企業創新征文600字2
《感思生活》、《實用文摘》、《感恩老師》……還記得我們班的讀書口號嗎?“我讀書,我快樂!”我從書中收獲了許多。字典是一本無聲的老師,難道書籍不是嗎?雖然書籍浩如煙海,但我們還是要去一本一本地讀。
我從《實用文摘》中的《第十二塊紗布》這個故事中知道了通常,我們會相信那些比我們更有權威人的話。比如:考試后聽到自己的答案和成績優秀的同學的答案不一樣的時候,心里會忐忑不安。其實,這些所謂的權威們也并不是總是正確的,即使是老師也難免有犯錯的時候。我們對待學習、對待生活中其他事情的正確態度應該是:在做出認真分析的基礎上,堅持自己的判斷,而不是盲目地跟“權威”們保持一致。
我還從《感恩青春》里知道了:①“有的人喜歡斤斤計較,結果小事生大;有的人喜歡寬容體諒,結果換來彼此的微笑。有時,生活的差距就在于你的心容量是大還是小!雹凇霸诒枷虺晒Φ穆吠旧,一定要留出時間不段地反思自己,修正自己,這樣才能盡快達到目標。”
同學們,我讀書,我快樂!我希望你們能在書中收獲快樂。
讀書與企業創新征文600字3
英國大文學家好莎士比亞曾這么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庇軐W家培根說:“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干!
的確,讀書不僅能開闊自己的視野,也是一種心靈的慰藉,更是一種精神的`愉悅。讀一本書或一篇好文章,就像看到一幅名畫,聽到一首名曲,嘗到一碟美味佳肴,心靈深處有說不出的激動與戰粟--
記得小時候,老纏著媽媽講著那一個個美麗的傳說,古老的故事,聽著聽著,便喜歡上了書,那時,覺得書里的知識特別豐富,任何東西都比不上書。于是,還不識字的我硬是鬧著媽媽買書。媽媽看我這么喜歡書,便從書店里買來一本故事書,每次晚飯后,媽媽便會教我識字,講著一遍又一遍的故事給我聽,那時,我總是津津有味地聽著,當然,思想也沒有休息,書中的美麗的傳說仿佛把我帶進一個奇妙的世界里。待我上了小學,別的小伙伴們都不會識字,更不會寫字,唯有我會寫字和識字。教室里傳來小伙伴們羨慕的目光,別人問我,我總是自豪地說:“是書交給我的知識哩!”以后的日子里,更是少不了書的幫助。看了作文書,使我會寫作文和懂得寫作文的技巧;看了《十萬個為什么》使我知道了世界上生活中的許多奧秘,使我懂得了許多知識;看了《居里夫人》這本書,是我知道了一位科學家的堅強和不怕苦的精神以及大公無私的高貴人格?傊铱催^的書不計其數,我的生活離不開書,書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它將伴我到永遠,永遠……
【讀書與企業創新征文600字】相關文章:
企業管理創新與企業發展10-29
企業創新管理與規范運作08-29
企業要保持開放與創新10-17
企業物流模式創新與發展08-09
企業創新與知識產權管理09-08
基于企業分銷渠道的變革與創新10-11
企業文化創新與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08-20
2016企業文化與企業公共管理需要創新09-15
企業文化與企業公共管理創新論文06-24
淺析企業文化與企業文化創新論文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