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論山西沁水縣城東節日飲食語匯文化信息解讀
論文關鍵詞:沁水 語匯 節日飲食
論文摘要:沁水城東節日飲食語匯中蘊涵著富有地域特色的飲食文化信息,具體反映在米食品、玉米食品、面食品和節日蔬菜等四個方面。
沁水縣位于山西東南部,縣境四周環山,構成了與鄰縣的天然分界。東鄰高平、晉城,西接翼城,南鄰陽城,北接長子、安澤、浮山等縣。沁水方言內部較為復雜,其中城關以東屬晉語上黨片,城關及城關以西屬中原官話汾河片。由于城東與城西歷史上分屬兩個縣區,因此它們的飲食尤其是節日飲食存在著很大差異,這種差異在各自的方言語匯中也能夠反映出來。本文僅討論城東節日飲食的語匯文化信息。文中加下劃線的字為同音字。
沁水是典型的山區縣,當地主產谷物雜糧,但生存在此地的民眾,世代相承,制作了豐富的地方特色食品。節日飲食尤為精致和講究。
一、米食品
沁水常吃的米有三種。第一種是谷米,也就是小米,當地稱為米。這種米的產量大,是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糧食。第二種是軟米,極富戮性。第三種是黍米,米質發甜,用于替代白面來蒸摸摸。后兩種米產量都比較小,一般在特殊的節日才能食用。下面我們根據這三種米在節日中的運用來進行分析。
1.小米是沁水縣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食品之一,為此用小米制成的食品品種非常豐富,但在節日中食用的卻很少。因為節日飲食一般不同于日常飲食,在節日里,總要吃一些稀罕的食物。
正月十六吃“炒米羹”,炒米羹是把小米炒成半熟,再放人雜面(豆面、玉米面兩樣和起來的面)做成的面條,當地稱為“棋”,熬制而成。據當地人講,這一天做出來的“炒米羹”是一年中最香的。從當地的熟語“老婆怕炒吃,漢們男對白買吃”中可見,“炒米羹”是一種奢侈品。
小米的另一種吃法是將小米磨成米面,發酵后在特制崖子上攤成米面煎餅,這種“煎餅”的造形特別,形圓、邊厚、肚鼓,在三月三“蠶姑姑節”食用,因為煎餅采用的是發面,所以吃煎餅蘊含著“希望蠶姑姑蠶發的又肥又大”的美好寓意。在糧食豐收后的九月初九,人們也吃煎餅,同樣取其“發面”之意。“九月九,家家有”表明了家家此時都有充足的糧食。把小米磨成米面的吃法是比較浪費糧食的,所以當地有句熟語“家有千萬,小米不敢搗爛”。
2.軟米在當地產量小,并且口味比小米好,因此日常生活中難得吃上軟米飯,只有在節日里才能吃到。軟米做成的食品也是豐富多樣的。
“稀粥”是當地人的一種日常飲食,它比一般的稀飯要稠很多,可以用平面鐵鏟盛起來。但是平時用小米熬制而成的稱為“稀粥”,在臘八節才用軟米熬制,稱為“軟米飯”。在熬制軟米飯時往往放入花生、南瓜、各種豆子等作為輔料,這種“軟米飯”味道香甜可口,至今仍是當地人喜愛吃的一種食物。春節早晨也吃“軟米飯”,但它在除夕午夜就開始熬制,直到凌晨五點左右,熬制的時間相當長,這樣做成的“軟米飯”勃性大,口感好,寓意著全家成員之間甜美、融合。
軟米浸泡后包成的粽子,稱為“粽”。沁水產柿子,所以在粽子中通常要加人柿子曬干后稱為“柿屹攣”的作為輔料,有的加人蔓氰這是元宵節和端午節的一種食品。在近20年里出現了用江米包的粽子,才有了“軟米粽”和“江米粽”的區別。據老輩人講,在元宵節食用“粽”,是為了替代元宵,同時在正月十六為剛出嫁的姑娘“送十六”也要有“粽”,象征著姑娘在婆婆家的生活和睦美滿。
軟米還可以磨成軟米面,做成各種各樣的食品。臘月二十三是中國傳統的祭灶日,民間有句俗話“二十三日走,初一五更來”,這說的是灶王爺在一年中離家上天和各路神仙聚會的時間。當地人用軟米面在鷹上烙一個餅,稱為“爐廖”,作為灶王爺上天的干糧,正月初一灶王爺回來后,全家人每人吃一塊“爐鷹”,預示著團圓、吉利,所以“爐廈”又稱為“全家餅。
[1][2][3]下一頁
【試論山西沁水縣城東節日飲食語匯文化信息解讀】相關文章:
藥膳與飲食文化論文04-15
藝術試論08-23
淺談魯菜對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04-15
試論跨文化交際意識對語言學習的重要性論文04-12
英國文學作品的茶文化解讀06-01
寫作素材如何滲透飲食文化論文05-24
第二代能源系統解讀信息時代06-10
試論誠信及其價值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