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摘要: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教育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作為一名美術教育工作者要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適宜的觀念中解放出來,改變僵化的教學模式,改變過去以教材為中心,以臨摹為主線的教學方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強調在藝術活動中的主觀意向及內心精神世界的表現,給學生思維活動的空間。
關鍵詞:美術教學;創新能力;豐富表現力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5-0062-01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逐步探索出以下幾種有益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方法。
一、繪畫與語文相結合
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情景交融,詩境盎然是我國古典詩歌特有的傳統。古典詩歌不僅是那個時代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精神的積淀和展示,也是世界文化寶藏的重要組成部分。唐朝詩人王維擅長詩、畫、書、音樂, 尤其以詩和畫更為突出,他的水墨山水畫對后世影響很大,因為他的山水畫最重要的特色是詩和畫有機結合,創造了一個個詩情畫意的境界。他作詩形象生動鮮明, 如畫中所見,他的畫“山谷郁郁盤盤,云水飛動”,頗有詩意,令人回味無盡。故蘇東坡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走遍祖國大地, 哪里有山水、寺廟、園林,哪里就有詩。這些詩不僅提供了歷史、地理、宗教、文學、書法、篆刻方面的豐富知識,而且還承擔著豐富和美化精神的使命并啟示真理,但它一般不直接告訴讀者應當如何,而是以默默持久的力量,改造并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凈化人們的靈魂。其實一首好詩,就是一幅優美的圖畫。那么,如何將詩詞應用于美術教學中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點入手。
(一)給同一首詩配不同的畫。有一首《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請學生起來誦詠后,然后讓大家根據詩詞的內容創造出不同的詩詞配畫,由于學生的觀察和理解角度不同,因而構思出的畫面,有的注重情的表達,有的注重景的表達,有的描繪細膩,有的描繪粗擴。通過這種教學,同學們不僅能相互學習交流,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而已還能提高對詩詞內涵的認識和理解,文化修養和審美情趣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給同一句詩配不同的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根據這句詩,讓同學們配出不同的插圖,有的畫上兩個黃鸝靠在一起鳴叫,加上幾絲垂柳,畫面顯得生動活潑,有的畫一個黃鸝在柳樹上,另一只卻在柳樹旁的地面上,一高一低的構圖顯得錯落有致;還有的畫上了三只黃鸝,其中有一只小黃鸝緊緊的靠在媽媽的身邊,老師問為何這般畫,該生回答這是黃鸝的一家甜蜜無比。由此可見,美術的力量不僅是追求美,創造美,更是人的高尚情感的培養。
二、繪畫與音樂歌曲相給合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音響結構實現思想和感情表現與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形態和載體,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伴隨人類歷史的發展,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要。對音樂的感悟表現和創造是人類基本素質和能力的一種反映。通過音樂欣賞,能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之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 所陶醉,從而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同時音樂藝術能凈化人們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只有情感互補的作用,有利于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那么,如何將音樂融合到美術教學中呢,在這方面我們嘗試了從美術欣賞課入手,有一次上美術欣賞課,我們選擇一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播放給同學們聽,隨著旋律,“藍藍的大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揮動鞭兒響四方,百鳥齊飛翔――”。同學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激發了靈感和創造熱情,他們拿起手中的畫筆,有的繪畫出藍藍的天空飄著幾朵白云,一群馬兒在草原上奔馳,畫面顯得奔放而又明凈;有的畫出一排排小蒙古包,又大又肥的馬兒在吃著嫩綠的青草,畫面顯得優雅而又寧靜;還有的畫出了鮮花,白云,一群鳥兒飛向藍大。一首贊美大西北的歌曲,使同學們繪畫出這么多好作品,作品充滿了稚嫩,洋溢著創新的靈氣,閃爍著創造的智慧之花。
三、繪畫與工藝制作相結合
繪畫是美術課中的重要內容,但并不是唯一的內容,實踐證明,繪畫與工藝美術制作相結合,可以提高兒童動腦動手的能力,可以提高對制作材料的審美與選擇又如何運用的能力。由此產生奇特的效果,顯示出兒童豐富的想象,從而培養了兒童創造力和審美觀念。例如用廢舊的易拉罐,通過設計能制作成栩栩如生的各種人物、動物,用麥桿能組合粘貼出精美的裝飾畫和亭臺樓閣。這種變廢為寶的過程,就是一個創造的過程。通過這種學習和鍛煉,能提高同學們的觀察注意力,形象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這對于學生走入社會任何領域從事任何工作都是必備的基本素質。
四、傳統繪畫與外來文化相給合
在同一題材的創作中,把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觀察他們的不同視覺現象,更可以開闊兒童的視野,啟發他們創造靈感。例如,在立體派美術作品的欣賞課教學中教師重點介紹立體派的代表人物畢加索的作品:畢加索依靠主觀想象力和創造力追求客觀對象立體構造所具有的美!秮喭r少女》是立體派的開端, 《彈曼陀玲的少女》是典型的立體畫。《格爾尼卡》創作的歷史背景是:德國侵略者轟炸西班牙小鎮格爾尼卡,炸死了許多無辜的居民,畢加索懷著十分憤怒的心情,揉合象征、超現實主義的手法創作了這幅畫。整個畫面動感極強,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劇色彩,強烈地體現了作者愛國主義的情感。同時與中國畫家在表現相同題材的繪畫作品相比較,從而豐富學生的藝術表現力。
【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學創新能力培養論文08-25
美術教學中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10-24
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05-09
英語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淺析08-18
淺談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07-31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08-25
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10-09
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09-18
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09-08
初中物理教學創新能力培養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