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論文(精選12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論文是對某些學術問題進行研究的手段。為了讓您在寫論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論文(精選12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論文 篇1
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們國家需要具有許許多多創新能力的人,這是新世紀人才規格的特點。創新能力是人們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是時代賦予全社會的職責。江指出:"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進入職業中專的學生,大部分底子差,學習成績很不好,不會學習,自控力極差,如何培養這些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呢?我們在長期的語文教育教學實踐中,經過深入思考,認為可通過以下幾個途徑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一、對學生關愛,保護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
愛的教育是兒童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夠融化學生心中的堅冰,哺育學生的心靈發展,打破學生一看書就頭疼,怕老師責備,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關愛能營造出和諧、溫馨、親切的師生關系,能相互尊重、相互激勵,使學生成為教學主體。在這種師生關系中,學生不僅樂學,而且個性會得到充分發展,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這是創造精神、創新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礎。
在這樣的認識下,我校把愛生放在了首位。我們學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獻身教育的品格,學習他的“愛滿天下”的高尚情懷,發揚“因為差,更要抓”“因為差,更要愛”的敬業精神。我們借鑒高效的做法,實行“導師制”,每一名教師負責三至四名學困生,問寒問暖,問學習,問生活,問活動,對學困生的一顆愛心,不埋在胸膛里,而是擎在手上,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時時感覺到,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溫暖,從而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我校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禁絕粗話俗話,不準諷刺挖苦,不準把學生趕出教室,推行愛心用語,保護學生的心靈不受傷害,多給學生關照和溫暖。學生們感受到了老師的愛,有了良好的情緒,學習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
在愛的教育中,我校還積極培養學生愛的情感,用愛的情感幫助學生塑造人格。如開展“為父母分憂解難”“ 給父母寫一封信”等活動,使學生們感受到父母的愛,從而培養學生愛父母、愛他人的情感。同時,還開展“愛綠”、“敬老幫扶”、“學雷鋒,做好事”等活動,使學生們感受時代的脈搏,培育愛他人、愛祖國的情感。
二、實施生活教育,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
1、培養觀察能力
觀察是通往創造世界的門的第一步。過去我們教師用灌輸的方法,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教科書上的知識,使學生遠離社會生活,F在學校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讓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深入工廠、農村第一線去觀察,寫出調查報告;還舉行春游或秋游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適應大自然的能力,讓學生開闊眼界,增強其創新意識,提高其創新能力。
2、引導學生進行放射思維
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正確運用求異思維,鼓勵學生遇到問題深入思考,打破常規,力求從其他角度解決問題;啟迪學生逆向思維,讓學生從反面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鼓勵學生多采用求同思維,激發學生用多種方法,尋求更多的解決問題的空間,多種途徑解決同一個問題。我們的語文教學特別是作文,提前布置作文內容,讓學生早找材料,讓學生改變過去的作文方式和方法,做到有話可說,大膽寫出標新立異、結構內容創新的文章。
3、關注社會生活。
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不僅使書本知識變活,而且能使學生開闊視野,從社會生活中吸取綜合的多方面的知識,從而獲得思想和精神力量;谶@樣的認識,我們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學都要和社會生活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書本知識聯系社會實際,聯系所學的專業知識,引導學生關心家鄉的建設、國家的發展、科學技術的成就和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生活。這樣,不僅使學生開闊了眼界,書本上的知識活了起來,而且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在課外,我們指導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如舉辦藝術節,學生自編、自導、自演文藝節目,歌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體育活動中引導學生自編室內操;讓學生們自編黑板報,自己寫稿,自己設計版面,學校的《綠茵報》辦的有聲有色。
學校還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如越野賽、搞各種創業活動。同時,我們與社區形成教育合力,建立了校外教育基地,聘請了校外輔導員,組織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文明宣傳、公益勞動、社會調查及社會服務中去觀察、去感受、去鍛煉、去分辨,以吸取有益的思想和知識。這些教育實踐,為學生的思想素質和創造能力的提高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三、實行分層次教學和學分制,提高學生的自信力,培養競爭意識。
近年來,由于受“普高熱”的沖擊,職業中專生源不足,招收的學生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基礎差(大部分是下游的學生)他們自制力差,厭學、避學,有著上網、看言情小說、好做小動作等各種問題。進入職專后,因專業性比較強,上課聽不懂,更加煩學、厭學, 輟學的較多,因而我校實行了分層次教學,因為分層次教學能夠增強每一個學生的自信心和自信力,使好學生愿學,向更高一級邁進;能使學困生聽懂,學到一點知識;使學生揚長避短接受教育、發展自己。莎士比亞就說過:“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不僅自己要發奮努力,而且還要方法得當,更要對自己充滿信心,以良好的心態去迎接學習的挑戰。”自實行分層次教學以來,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力,教學成績顯著,輟學的人很少了,考上大學的學生越來越多,今年我校有67名學生考上青島、煙臺、濟南科技學院等高等學府;來學校要畢業生的單位、企業也越來越多,以致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問題,經過兩年的努力,我們學校得到了上級部門的稱贊,社會各方面的認可,特別是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在職業學校會議上對我校進行了7次表揚,我校校長任曰金代表職業學校作了典型發言。
實行學分制,樹立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管理和教學指導思想,改變了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思想,使學習更加符合學生的個性、條件和發展的需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能激勵學生產生競爭意識,鼓勵學習優秀并有余力的學生,多學知識,多拿證書,為今后的工作和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能使學習很差的拿到畢業證書,不必擔心完不成學業,這些都提高了學生們考大學、參加工作的自信心和自信力,加強了職專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四、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創造性學習的習慣,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觀念上的轉變至關重要。在授課時改變過去的只重視好學生,忽視、不管中下游學生的做法,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創新,真正實現改變,變只重學習結果為注重加強雙基、培養能力、開發智力;變教師主宰課堂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變只重知識傳授為同時重視學習過程;變一講到底為講練結合,突出知識要點教學。努力提高教學效率,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使學生在良性學習環境中能動地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生動活潑地發展。
為此,我們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的個性,使學生一絲不茍地、獨立地用嚴峻的眼光審視周圍的環境,而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勤奮好學、孜孜不倦、鍥而不舍地探索求知世界,主要采取小集體活動、安排同桌及前后桌討論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并設置小活動,使全體學生參與進去。對能力差的學生先讓他們回答淺而易懂的問題;對優秀生則讓他們回答難度大一點的問題。有時,讓學生改編、表演課本片斷,有時讓學生當老師,或者拿出幾分鐘,讓他們讀優秀時文,或者舉行演講活動,這些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培養了他們的寫作、表演、交際的能力。
而對于那些想學到一技之長,準備就業的學生,則重視他們的實踐能力的提高,本著“學校不放棄你,你也不要放棄你自己”的原則,加強應用文寫作能力的訓練,使他們善于探索,能夠寫出符合格式、項目齊全、用語得體的求職、應聘、記錄、新聞等各類文體的'文章。
作文課上,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發揮聯想力,寫出符合要求、語言優美的文章。評講時,讓學生自改、自評,互改、互評,自己找出優缺點,打上批語,并且把優秀作文張貼出來,使大多數學生欣賞、借鑒,目的就是多給學生動手機會,鍛煉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本領,推動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五、實施“六大解放”,煥發學生活力。
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要求人首先必須有活力,但傳統的教育是壓抑、束縛學生個性扼殺學生的活力。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就需要煥發學生的活力。
如何才能煥發學生活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呢?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解放眼睛,解放頭腦,解放雙手,解放嘴,解放空間,解放時間,有了這六大解放,創造力才可以盡管發揮出來!蔽覀兘梃b了陶行知先生的做法,采取了:使學生從書本和試卷中解放出來,晚自習自由支配,或放優秀影片,讓他們進閱覽室,去看社會、看自然、看生活;使他們閑置的雙手動起來,去實踐微機、建筑、機械、財會等專業內容,做到“學做合一”,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他們從“只聽不思”中解放出來,開動腦筋,積極思維,學會思維;給他們說的自由,特別是問的自由;除了課堂學習,還引導他們走向課外,接觸社會,接觸自然,給他們廣闊的天地;不用功課把他們的業余時間填滿,給他們活動的自由,把課間十分鐘和飯后的時間還給他們,晚上的自習完全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支配。語文課上,不單單讓學生學習課文,還讓他們看《語文報》、《語文周報》《讀者》等;每一個月至少都拿出兩節課上閱覽室,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布置的作業都是利用課上時間做完,極少占用課余時間。
六、健全學生人格特征,保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現在的學生抗挫折的能力很差,不愿意別人說一個“不”字,逃學、離家出走等現象多次出現。為了塑造健全的人格,語文教學中,注意讓學生學文悟道,使他們與作者進行心靈的溝通、碰撞,愛作者所愛、恨作者所恨、樂作者所樂、思作者所思,達到情感的內化,形成健全的人格。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就曾說過: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運,人要經受失敗與挫折的考驗,要防止成功后的驕傲。積極、堅強的性格是產生人的創新能力的保證。為此,我們培養學生認真讀書的習慣,要求學生邊讀邊思,培養學生的責任感、開放意識和勤勉精神,使他們具有創新意識;要學生立足于現實,敢于直面現實,克服一切心理障礙,積極進取,勇往直前,以保證形成創新精神,具有創造能力。
我國已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人類社會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是時代賦予全社會的職責。為了培養和造就適合時代的高素質創造性人才,希望每個職業學校順應時代潮流,積極、認真、下大力氣加強培養職專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使學校涌現出更多的創造型學生,造就更多的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為當地的經濟建設服務。
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論文 篇2
現代學徒制將傳統的學徒培訓模式與技術應用型學校教育模式相結合,其突出特征是校企合作聯合培養,是克服現有人才培養模式不暢,實現“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人才培養目標的新策略。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是一門涉及多領域的學科,在人才培養上具有多樣性的選擇,在培養過程中行業對員工的技能需求是培養導向,在酒店行業中具有師傅帶徒弟的優良傳統,師傅言傳身教,堅持“傳幫帶”,使新員工逐步走上工作崗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現代學徒制非常符合酒店行業需求,值得在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進行嘗試和推廣。
一、現代學徒制的內涵和模式
2008年《歐洲教育與培訓政策術語》中“學徒制”的定義是:由工作場所和教育機構或培訓中心兩個場所相互交替進行的系統性的長期培訓。這種類型的長期培訓過程中,學徒與雇主有著明確的合同關系,學徒可以得到報酬(工資或津貼),而雇主需要承擔向學員提供能從事某一職業技能和能力的培訓職責。本文要闡述的“現代學徒制”則是一種多方參與的有別于傳統學校教育和傳統學徒制的培養模式,其內涵是由企業和學校共同推進的,以企業用人需求與崗位職責標準為培養目標,在培養過程中學生具有在校生和企業學徒的雙重身份,即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時已經成為企業的員工,強調“做中學,學中做”。
現代學徒制起源于西方國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演變,逐漸形成了英國三明治制、澳大利亞新學徒制、瑞士的三元制和美國的合作教育制四種模式。
。ㄒ唬┯髦沃颇J剑杭垂W交替制,學生先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然后到相關企業崗位進行實際工作實踐,再重新回到學校繼續進行理論知識學習,通過“三明治”式學徒制的培養,學生可以將學校所教的理論知識與企業實踐培訓有機的結合起來。
。ǘ┌拇罄聦W徒制模式:先由政府部門規劃和制定針對學校的培訓標準和教學標準,再由相關行業企業根據自身的特殊需求或具體狀況增設相應的培訓或特色內容,但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校與企業必須緊密合作完成學生的培訓任務。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將國家、企業、學校的培養標準和教學制度有機地結合成一個整體,能夠行之有效的達成培養目標。在培養過程中,學員在學校接受理論知識的時間占全部教學時間的20%,在企業進行實踐學習占到全部教學時間的80%。
。ㄈ┤鹗咳颇J剑簩W校與行業結合為一個整體為專業培育進行調研,根據實際需要制定出具體的崗位標準,學校負責理論教學,企業與學校相互結合共同完成行業監管和教學實施。學生每周在學校進行理論學習的時間為1~2天,然后在企業進行崗位實踐訓練時間為3~4天。
。ㄋ模┟绹献鹘逃J剑簩W校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將企業崗位生產性的技能和實際工作經驗同課堂教學理論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培養學生的工作能力作為教學目標,緊密結合企業和崗位的發展需求來全面培養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在美國“合作教育”模式教學過程中,行業企業、教育機構與學生之間是互相合作的關系。
二、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國家及教育部多次發文鼓勵地方、行業、企業和職業院校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國發[20xx]19號)《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及(教職成[20xx]9號)《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文件和(教職成司函[20xx]2號)《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通知》文件中都明確提出在職業教育中大力推進現代學徒制,引入人才培養方案。其實在國家正式發布相關文件之前,國內一些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就已經開始探索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并進行了“訂單培養”、“2+1”、“工學交替”等人才培養方案的探索與改革。這些教學模式不管從形式還是內涵上都借鑒了國外現代學徒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國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成效。其中“訂單班”和“工學交替”這兩種模式被多數院校所采用。
。ㄒ唬坝唵伟唷蹦J剑哼@種人才培養模式體現了現代學徒制所倡導的招工和招生同步,畢業即就業的理念,使得酒店企業解決了人才后備問題,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培養在校學生,也增強了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責任感和使命性。另外,“訂單班”培養模式下學生的就業目標明確,酒店企業所提供的“師傅”即指導教師的教學任務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明確,所以這種模式下所培養出的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無論從就業技能、發展前景來看都要比其他教學模式下培養的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的適應能力更強,進步更快,工作效率更高。
。ǘ肮W交替”模式:在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這種教學模式的教學安排進程為“在校學習+企業實踐+在校學習+企業實踐……”,和傳統教育以學期為學習時間劃分界限不同的是,學生的學習階段以月、周或天為單位進行,學生進入企業實踐,所在的崗位都需要 “師傅”即企業指導教師。通過企業師傅和學校的合作培養,使學生能夠掌握職業技能和綜合文化素養。
但是,就目前總體情況來看,我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起步較晚,同國外的學徒制發展現狀相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處:
1、學校培養機制僵硬,課程體系設置脫離實際崗位。當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培養機制較僵硬,一方面受制于體制約束,另一方面是缺乏自我創新的管理機制。為了使學生可以全方位學習基礎知識與未來酒店崗位管理體系的專業知識,需要企業與學校一同攜手緊密合作,更加深入地開展交流。當前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制訂過程中主要是中職與本科的教學內容壓縮而成的,這就使得其在內容和形式上并沒有完全的擺脫傳統的學科體系上的束縛,學生感覺知識和工作無法融合,理論和實踐存在脫節現象,培養的人才難以為酒店所用。
2、學校與企業的合作不夠深入。酒店管理專業的學徒制校企合作模式中,行業企業參與的動力不足,企業在學徒制模式實施過程中,往往過多考慮企業本身的經濟效益問題,對學徒的個人自身發展需求不夠重視。酒店管理專業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學校、企業在進行校企合作的過程中集中體現在大三的頂崗實習,學校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如果不能夠充分的利用學校與企業合作培養的重要平臺,通過企業崗位上的具體工作任務與課程教學內容上的轉化來實現高職教育在高等性與職業性上的融合,人才素質的培養則很難進行提高。
3、酒店行業企業參與動力不足。酒店企業與學校作為共同培養專業人才的重要參與者,必須共同參與、緊密合作,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使學生畢業以后進入酒店工作崗位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無縫對接。當前各企業與學校對于人才培養的時間一般都采取的是“2+1”培養模式,大多數酒店一直存在著注重實習生的現實價值,而嚴重忽略了其潛在價值的問題。這也造成了雖然是企業與學校合作共同培養,但是由于企業本身參與太少而使得人才培養出現偏差。
4、學生職業目標不明確。當前酒店管理專業學生主體是90后,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大多數缺乏自我約束能力。只有自身了解和認識其作為學生和學徒雙重身份的特殊性后,在結束在校學習后可以適應不同的工作環境,首先要求全社會對服務性行業的尊重,摒棄現有的對于酒店行業的偏見與認識,只有廣大民眾的勞動價值觀有深層次的轉變,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才能真正提高對酒店服務行業的認知及認同。
三、現代學徒制視角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ㄒ唬┱矫妫喊l揮政府優勢,確保政策制度支持,做好頂層設計。目前我國正處于旅游產業升級換代時期,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質的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在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實踐中,急需國家制定政策,統籌各行業力量,爭取社會多方支持。需要對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學校和企業給予各項補助措施,例如獎勵和稅收優惠,讓企業有更多的人力財力去幫助和培養學徒。擴大職業院校辦學自主權,在學生招生規模、招生方式上放開,鼓勵學校和企業聯合開展自主招生,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招生招工一體化。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政府部門出臺相關的具體政策,如明確規定企業與院校在這一新興培養模式下需要各自承擔的具體責任以及在合作過程中應當盡到的義務,只有企業和院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優勢互補,才能實現企業方有優質的人才培養基地,院校方有充足的資金和技術保障,這才是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可以深層次發展的必須條件。
(二)企業方面:調動酒店企業積極性和主動性培育學生。酒店行業要充分認識到高素質勞動者對于酒店的重要意義,以及人才儲備的重要性。從長遠的角度出發,同學校開展深入的合作,共同制定培養目標、培養方案,共同授課,共同考核,形成“雙主體”辦學。長久以來嚴重影響及困擾酒店快速發展的重要難題是后備人才短缺,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難題。當前我國酒店企業普遍處于“用工荒”,探索與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合作實行現代學徒制模式下的訂單班培養,與學生簽訂相應協議,學生畢業后進入訂單酒店工作,學生具備企業員工和在校學生雙重身份,企業文化與實踐技能的培養與在校理論學習緊密結合中,這樣既刺激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保證了企業的用工要求。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酒店企業需要讓學生了解其入學即工作的意義,讓學生從內心真正體會到這種培養模式的積極意義。在校學習期間,院校和企業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地安排其進入企業實習實踐時間,學生可以提前適應將來的工作崗位。學校需要合作企業積極緊密的配合,不斷增強學生的職業技能與職業認同感,從而真正做到為企業培養高素質專業技能人才的目的,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雙贏。
。ㄈ⿲W校方面:確定教育主體作用,重新設計課程體系及育人機制。現代學徒制度將高職教育中的高等性與企業發展的職業性有機結合,要求學校和企業需要根據學生的成長規律以及其典型性的工作任務來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實現課程體系的重構和課程標準的確定。包括校內的理論培訓、校外的實踐培訓、學徒培訓到準員工的頂崗培訓,通過遞進式的培養方式來實現教學體系的完善。現代學徒制在教學空間上向企業的方向延伸,教學的組織延伸到了企業主管與師傅,轉變了傳統的以學校為主體、課堂為重點的教學組織與管理的方式。學校應以企業崗位實際需求為指導方向,從職業工作崗位任務分析入手,參照國家職業資格考試標準,開發適應崗位育人需求的專業教學內容,以適應學徒工學交替、崗位成才的需求。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對課程體系的改革首先必須圍繞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調研,校企共同確定酒店前廳、餐飲、客房、營銷等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務,由典型工作任務描述行動領域,再由行動領域確定學習領域;诠ぷ鬟^程的課程體系由基礎學習領域、專業核心學習領域和拓展學習領域三部分組成,形成融合學生認知學習和職業成長規律的職通識課程,職業知識課程、職業拓展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體系。
(四)學生方面:提高職業認同感,培養主觀能動性。作為受教育的主體,學生要增強職業認同感,真正認識到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我國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中堅力量,F代學徒制能否在高職酒店管理專業順利實施,關鍵因素是如何積極有效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首先,必須增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認同,使學生對酒店管理專業產生認同感,明確認識到成為優秀的酒店管理人才需要經過一系列的鍛煉與實踐;其次,學生應當做好職業規劃。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要做長遠的職業規劃。酒店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學生們必須從最基礎的服務做起,不斷地積累工作經驗,才能一步步實現其職業規劃;最后,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對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不斷接觸先進的酒店管理模式,讓學生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增加技能,還可以進一步激發其學習求知的欲望,為其以后走上工作崗位進行鋪墊。
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論文 篇3
一、引言
管理會計作為會計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在企業制定戰略決策、定價策略等企業管理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企業間競爭形勢的不斷加劇,企業管理會計應用水平的高低將很大程度上決定企業能否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跟,立于不敗。目前我國國有企業對管理會計問題的不重視及管理會計人才的嚴重匱乏,嚴重制約了管理會計在國有企業當中的應用水平,不利于國有企業更好地做出相關管理決策,提高國有企業的競爭力。面對未來競爭激烈的市場形勢,國有企業必須大力搞好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提高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水平,促進國有企業更好更快發展。近年來,隨著思想上的不斷重視和實踐嘗試,國有企業中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建設巳經初有成效,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但是從總體目標來看,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建設還遠遠沒有達到令人滿意的階段。目前,國有企業還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框架體系和管理會計人才評價體系。簡言之,我國國有企業目前的管理會計人才培養還沒有形成系統體系,還處于非常零碎、隨意的階段。
我國的管理會計人才體系沒有相應規范、系統的官方組織,還處于自由散漫的狀態,這種缺乏系統組織的現狀無疑會造成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的漫無目的性。雖然,部分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已經開始同國外相關管理會計師組織合作開展管理會計人才的培訓和認證工作;但令人遺憾的是,這種合作培訓和認證工作的成效也非常有限。我國國有企業目前持有CMA證書的僅有一千余人,對比我國的國有企業數量和總經濟規模,我國管理會計人才匱乏的程度可想而知。
二、國有企業管理會計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ㄒ唬┕芾頃嫳壤,沒有發揮其應有職能
管理會計相較于財務會計而言,發展較晚;特別是在我國而言,我國的管理會計起步發展于上個世紀中期,同財務會計這一分支相比我國的管理會計發展還很薄弱。國際上普遍認為管理會計可在紛繁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為企業的.決策提供合理支持,這也是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在發達國家,企業內部財務部門管理會計人才普遍要多于財務會計人才。以日本松下公司為例,松下公司約80%的財務人員從事的是管理會計工作。然而在我國的國有企業,財務部門絕大部分人員更多的是從事財務會計工作,其工作內容絕大多數為會計記錄、核算和報告職能,管理會計中戰略制定、決策制定的職能完全沒有得到發揮。巨大的差異顯示出我國管理會計工作同國際水平的巨大差異,也顯示了我國管理會計人才的嚴重匱乏。
。ǘ]有專門的管理會計人才培養計劃對我國的國有企業會計人才培養調査顯示,絕大多數的國有企業都制定了會計人才培養的總體計劃,然而上述計劃卻絕大多數是針對財務會計人才培養而言的,僅有不到20%的國有企業表示其制定了關于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計劃,其中還有不少企業將管理會計人才培養計劃包含在財務人才培養的總體計劃之中。同時,調查還顯示,僅有約20%的國有企業對其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效果比較滿意。管理會計在國有企業財務工作中長期處于被忽視地位,發揮較小作用的很大原因也是因為國有企業內部嚴重缺乏管理會計人才,且沒有科學培養方案。
(三)缺乏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框架體系
很大一部分國有企業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就是目前我國還缺乏一套完整的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方案。培養方案應當確定管理會計人才應當具有什么樣的能力及如何評價這種能力。我國會計專業人員能力框架構建始于2002年;雖然起步較晚,目前有關財務會計人才能力框架的構建工作已經完畢,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有關我國管理會計人才能力框架的構建,仍然進展緩慢,效果很不理想。如果不能明確管理會計需要何種能力,就無從談起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問題。在構建管理會計人才能力框架的同時,也要建立完備的管理會計人才評價體系。只有能力框架和評價體系的相輔相成,才能建立起完備的管理會計人才培養體系。管理會計人才評價體系可以在實際工作中出現管理會計人才不符合企業的實際需求的現象。通過對管理會計人才的持續評價分析,并通過分析結果對培養模式進行改進,由此不斷往復循環,最終定能培養出理論和實踐兼備,符合國有企業實際需要的管理會計人才隊伍。
三、國有企業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的對策
(一)提升管理會計在國有企業的作用
國有企業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同管理會計在實際工作中的地位及作用是密不可分的。目前,管理會計在我國國有企業中發揮的作用還十分有限;國有企業財務部門目前所做的工作多是財務核算、對外報告等財務會計職能的工作;會計的決策和控制職能尚未得到充分的發揮。由于國有企業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形勢,從總體層面上盡快提升管理會計工作的地位,對于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對于國有企業更好地做出經營和戰略決策,都有著重大的作用。為此,國資委等國有企業主管單位應當從政策方面加快國有企業管理會計職能作用的發揮和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工作。這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管理會計只有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管理會計人才才能有更豐富的實踐經驗,才能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ǘ┲匾晝炔繒嬋瞬诺脑俳逃,改進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目前,我國國有企業財務人才多為財務會計背景出身;從現有的財務會計人才中擇優培養管理會計人才無疑是一種經濟、便捷、高效的途徑。通過對國有企業會計人才的再教育和后續培訓,加強對管理會計方面知識的培訓比重,使我國會計人才加強掌握管理會計方面的知識;隨著國有企業中管理會計崗位需求的增大,可從現有的財務會計崗位中擇優挑選具有勝任能力的人員加入管理會計崗位,通過不斷的工作實踐和專業的理論學習,建立起較高的管理會計勝任能力。
雖然考試受到眾人詬病,但我們不能否認,通過考試這一手段可以讓更多的人開始學習。我國的注冊會計師統一考試就為國內的注冊會計師行業人才培養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很好地提高了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勝任水平。同樣的,為了提高我國管理會計人才的業務能力和知識水平,可考慮通過改革現有的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增加管理會計內容的比重,使更多的人了解、掌握管理會計知識內容。同時,我國可考慮新設管理會計專業資格考試,如同發達國家的資格考試一樣,為我國選拔出更多的高素質管理會計人才。
。ㄈ┘涌旖⒐芾頃嬋瞬排囵B體系
管理會計人才培養體系的建立是目前加強管理會計工作的重中之重。財政部會計司等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快管理會計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20xx年10月27日,財政部也以財會【20xx】27號印發《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這充分說明了高層對建立管理會計體系的重視。要明確管理會計人才應具備的職業道德水平、知識水平、專業勝任能力等具體業務要求;同時要建立鮮明的評價體系和評級體系。通過對具體業務能力的明確要求,各級才能在管理會計人才培養工作中有的放矢,抓住重點,提高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的效率和效果。在建立管理會計人才培養體系時,要合理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并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建立起一套因地制宜,適合我國實際國情的培養體系和方案。
國有企業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對于充分發揮管理會計在國有企業經營中的作用,提升國有企業的決策能力、戰略制定能力,進而提升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各級各方面要加強對管理會計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視,為我國國有企業培養出更多的具有高素質的管理會計人才。
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論文 篇4
摘要:培養是手段,使用是目的,使用是培養的“試金石”。只有學用一致,才能把高職院校人才所學的各種理論知識和技能與社會實踐、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協調統一,才符合現代化建設發展的要求,符合辯證唯物主義的知行統一觀。堅持訓用一致,為加強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實效性搭建了廣闊的實踐平臺,同時對高職院校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人才培養;搭建平臺;優化環境
一、依據崗位要求培養人才
適應崗位要求是人才培養的重心和基點。因此,應該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問題進行專題研究,統一部署,使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有章可循。社會職業技術崗位缺什么人才、急需什么樣的人才,我們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各類人員缺什么,差距多大,要做到心中有數;每類人才重點學什么、練什么,怎樣搞好定向培養,都要分門別類地拿出具體可行的措施,緊貼社會急需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為防止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工作中擺不上位、排不上隊和隨意性大的問題,著重對培養內容、方法、手段及保障措施進行規范,形成抓機制、抓工程、抓整體的工作思路。具體指導中,要緊緊圍繞學習新知識、掌握新設備、練好新技能、研究新方法,始終堅持用社會崗位的需要牽動人才培養,從實際出發,把需要與可能、當前與長遠結合起來,在高起點上籌劃,謀求整體素質的躍升,為我國專業技術人才可持續發展儲備一大批高素質新型高職院校人才。
二、合理配置人才資源
合理的資源配置出經濟效益,同樣,合理的人才資源配置也出人才效益。當前一些單位看似缺乏人才,其實并不是真的沒有人才,而是由于配置不當、管理不善造成的。面對這種情況,一方面,高職院校應認真做好畢業學生的考核和推薦工作,對學生的使用應有一定的建議權。要根據社會實際和人才特點,合理配置人才資源,建立“畢業學員分配信息庫”,并為其建立人才檔案,對即將畢業的學生進行分析,給他們定準位,堅持“學用一致”的原則,根據學生的特長和工作需要,力爭把他們推薦到最合適的崗位。另一方面,用人單位要正確對待和使用高職院校畢業學員,自覺接過人才培養使用的接力棒,在本單位內部合理配置、優化使用。
其一,建立動態分配機制。對崗位不合適、專業不對口,在本專業無發展潛力的高職院校人才應在較大范圍內進行調整安排,打破一次分配制,建立“再生工程”,進行再分配,力求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其二,建立人才共享機制,使有限的人才“聚”起來。對高職院校人才實行矩陣式的雙重管理,即高職院校人才可到各單位,遇有新任務時,由各級教育部門分層統一調整使用、適時參與,使有限的人才實現“聯合作業”,形成拳頭。其三,建立競爭上崗機制。對部分通用性強的崗位,可以在本單位范圍內進行競爭上崗。
對“待崗”人員實行有計劃的交流調整,采取計劃強制和措施引導的方法,加強人才合理流動。要通過多種途徑和辦法,更好合理配置高職院校人才,逐步形成才崗匹配、人事相宜的局面,為加強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實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搭建人才工作平臺
雄鷹翱翔大海,終會力竭;五湖水族,亦不敢愈越池潭。任何事物的產生發展尤其是不斷的進步壯大,是要有后天的條件扶植培養的。當今時代,多維復合和持續更新的知識,使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效益差呈倍增趨勢。要開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效益這一最具潛力的增長點,必須把粗放自流的傳統培養模式,納入科學理性的軌道。當前條件下,要想迅速扭轉人才素質滯后的局面,充分發揮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實效性,途經之一是我們必須為其搭建良好的實踐平臺。
首先,要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要積極改善高職院校人才的工作環境,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硬件”,并提供不斷學習深造的機會,加大對高職院校人才的培養力度。
其次,要提供良好的精神條件。體貼暖人心,理解出動力。如果人才在單位能夠得到充分的尊重、理解和寬容,就會獲得很大程度的心理滿足,對工作單位產生“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決”的認同感,就能不斷堅定立足本職崗位拼搏奉獻的信念,發揮出最佳的效能。單位的領導者必須注重非權力影響,多發揮人格魅力的作用,在工作中善于放手放權,充分尊重人才的自主精神,要秉著“擇其高峰,舍其深谷”的態度,堅持用適用性強和操作性強的各項措施作支撐,確保最大限度地調動和激發高職院校人才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辯證地對待人才的個性,正確對待人才在工作中出現的挫折和失誤。通過心靈的溝通,感情的認可,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軟環境,使人才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充分發揮潛在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為人盡其才提供廣闊的舞臺和充足的機遇。
四、優化人才任用環境
萬木蔥籠需要陽光和水分,人才輩出需要良好完善的任用環境。多年的`實踐告訴我們,用人公,事業興;用人歪,事業衰。歷史一再證明,對于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來說,良好的人才任用環境往往是高職院校人才的“孵化器”,是激勵人才加速成長的關鍵,因為用人導向是鮮明的旗幟,無聲的命令,有力的昭示。有了適宜的環境,在縱向上就會因師承效用形成人才鏈,在橫向上就會因共生效應形成人才團。所以,在人才使用上要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做到注重實績,公平公正,超常舉措用人才。首先要按照德才兼備原則選拔使用人才,構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長效機制,打破“由少數人在少數人中選人”和“憑個人印象好壞定優劣”的封閉、半封閉的選人方式,形成“靠實績進步,靠環境提升”的良好局面,同時建立“上”的破格晉升制度,引入“下”的競爭淘汰機制,實行“活”的柔性管理辦法,使高職院校人才在自己的本職工作崗位上干有目標,干有標準。讓素質強的“香”起來,素質一般的“慌”起來,素質差的“學”起來。
其次還要大力營造鼓勵各類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濃厚氛圍,讓高職院校人才的聰明才智在推進社會發展的偉大事業中競相迸發。把那些有真才實學、政績突出的優秀人才用起來。要大力宣揚先進典型,及時總結推廣抓人才隊伍建設的新鮮經驗,充分調動和激發各級抓人才隊伍建設的積極性、創造性。
大張旗鼓地表彰學習成才的先進個人,對學習成效顯著、做出突出貢獻的給予重獎,使各類優秀人才都有一種實現人生價值的自豪感,獻身事業的成就感,得到廣泛尊重的榮譽感,從而更加自覺地刻苦學習、勇于實踐,使高職院校人才成長始終有一個自然的、綠色的、生態的和諧寬松環境,讓一切有助于現代化建設的智力財富充分迸發出無窮力量,不斷把高職院校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到新的水平。
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論文 篇5
一、語言能力的意義
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外語學習更是提高人文素養的直接來源。然而高職學生對外語學習的態度卻停留在只是一門必修課的認知狀態,尤其是工程類學生,認為未來就業后,母語交際夠用,即使涉及國際項目也可以通過設置翻譯陪同就能完成相應的任務。而步入社會與就業的過程,并不似這些學生們設想的那么簡單與順利。漢語就語言特性來看,就是一門含蓄的、形式簡單卻又表意豐富的語言,整個亞洲語言體系都或多或少受漢語影響有著這樣的屬性。而西方語言文化因為各不相同的歷史原因,在越是社會文明高度發達的情況下,其語言越是具有開放隨性、節奏明快的特點,而以這些語言為母語的國家的人們,從語言能力的角度大體上都要比亞洲國家的人們更隨和、容易相處,并不需要太多的時間就能達成相互了解。英語,作為世界公認的通用語言,也正是因為英美等國家的社會發展把其母語傳播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才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接納并使用。高職教育雖然不似綜合類本科教育那么明確地要求外語能力的考級,也在就業指導與人才培養方案上有著與專業課程相適應的外語水平的描述。
二、人才培養的設定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以專業為目錄劃分,各專業開設的課程又按用人單位的需求進行了理論與實踐的初步分隔,進而對科目及科目所需要完成的人才培養任務進行了明文規定。如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這樣的高職院校,以水利水電建筑類工程專業為特色,對于外語等基礎性科目,都是根據國家政策的相關規定按部就班地進行該科目的人才培養方案設定,并沒有從學生實際需要出發,片面地認為基礎性學科只是國家要求的必修科目,在整個高職教育體系里,對于工程類學生的未來就業意義不大。第一點中已經闡明,語言能力既是人文素質的體現,也是一個人情智商水平的重要方面,外語的學習,對于人文素養本來就很弱的高職學生來說,顯得比已經以優異的學習效果進入到重點本科院校就讀的學生英語這科的學習意義更大。通過外語學習,能豐富工科學生的課余生活,能拓寬學生的文化眼界,使工科學生更具包容性,繼而影響學生們的人際交往,使其更能融入到團隊中協作,為其在本行業中有所建樹打下基礎。英語只是外語的'一個門類,但英語是當前公認的世界語言,即使學生對本行業的尖端技術所在的國家有著探索欲望,也應該從英語習得入手,而不是臨到一個新環境用中文和中國思維去研究當地文化,帶來片面的探索結果事小,難以接受當地本土文化達不成理解影響工作質量事大。當然也有部分學生認為自己不會接觸到國際工程,但是未來的世界,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極速發展的中國社會,對外合作隨處可見,機會數不勝數,學生如果只是因為語言問題,對國際相關行業內容無法理解,缺乏遠見,結果在自身專業上獲得進步受到了阻礙。
三、教學方法的建議
以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學生在高中階段文化基礎課程沒有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但有一點容易被忽略,那就是這些通過高考進入高校學習的學生在高中的各個科目都能達到合格的水平,能夠畢業。所以很多專業課教師并不擔心學生中學是文科還是理科,因為學院的專業課程設置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啟動專業理論課前都要進行專業基礎課的回顧與重新學習。然而英語這一科卻始終以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試A級的標準制定課程計劃,相當于只規定了達成目標,卻未有從學生入校時的實際情況啟動外語學習。對于這種情況,高職學院首先應該在外語科目開設意義上有更深刻的認識,以更好地指導外語教研室開展有教科研活動,對外語教學的投入稍作增加,改善教學設施和環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方面,從學生入學就應該做好水平摸底和教學效果跟蹤。教學方法上,應側重文化影響,開拓學生視野,將學生的不同興趣做個分組,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重復所學,甚至是實踐運用。
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論文 篇6
近年來,各大院校的藝術設計類專業都在進行改革,積極嘗試各種各樣的教育模式,如工作室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教育模式、項目帶動教育模式等等,這些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競爭能力。但是對于創業創新教育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沒有形成完整的藝術設計類人才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目前,整個社會都在以創新為目標,創業為途徑來探索大學生的就業之路,而藝術設計專業在學生數量不斷增加、就業難度日益加大、教育質量不斷下滑的現實困難面前,只有以創新創業為目標,才能夠實現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的革新,實現教育工作的穩定發展。
第一、藝術設計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研究。
明確藝術設計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是實現藝術設計改革的前提,也是提高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質量的保證,更是提高教育效益的關鍵點。所以,在實踐中,對于藝術設計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進行深層次的研究和系統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藝術設計類專業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需要在應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知識的理解運用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這不是僅僅局限在教室的范圍之內,傾聽教師單方面的講解就可以達到培養目的的。所以在創新創業的背景下,來研究藝術設計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式。近年來,對于藝術設計類專業的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可以表明,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其設計能力、創新能力、合作意識、創業意識等都比較弱。其中一部分畢業生不能腳踏實地,安心工作,而是頻繁跳槽,好高騖遠,這些情況嚴重制約了企業的良性發展;還有一部分畢業生因為無法適應就業崗位的需求,不能按時保質地完成工作而處于再就業狀態。由此可見,培養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是目前各高校亟待解決的緊迫問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高校藝術設計的地位有所提升,藝術設計專業已經形成了門類齊全、教學資源充足的教學體系。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傳統繪畫技巧的教學占據了教學的主要過程。在無形當中,繪畫成了所有藝術設計專業方向的公開課和必修課。此時,繪畫技巧的傳授就脫離了各個方向的特點,和專業之間缺少了必然的聯系,也體現不出專業的差異性,模糊了教學目標和學習目的。
第二、在創新創業背景下,藝術設計類人才的培養方法。
1)在創新創業教育的指導下,改革藝術設計類的教育舉措。實現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是決定教育工作成敗的關鍵環節,也是高校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工作的重點。在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學科動向是教育者一定要首先深入調查的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上,結合該學科的現狀來構建完整的、科學的、健全的課程標準體系是高校培養專業性技術人才的重要保障。所以,逐步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形成自由化、開放化、與實際相結合的工作理念,是目前藝術設計類專業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首要任務,也是促進藝術設計創新創業教育邁向現代化的重要舉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水平也在不斷地提升,所以藝術教學必須要以現代生活為土壤,扎根于實際生活之中,才能獲得強大的生命力。所以藝術設計教學要與人文、自然、社會等全面接觸,將藝術教育融于文化教育和社會教育之中。此外,專業課程和基礎課程之間的關系要恰當處理,對于二者之間的比重要進行規劃安排,既要突出基礎課程的重要性,又要給予專業課程以足夠的課時,來培養學生在藝術設計方面的專長。
2)強化實踐教學管理。藝術設計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和藝術設計類專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是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首先要明確的內容,然后教師要以此為基礎逐步構建出一套明朗的、可供操作的工作體系。在教學中,為了促進學生形成工作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自由、開放的課堂環境中進行學習,對于教學思路和設計思維,教師要進行提綱挈領地總結,并給學生輪流演示、講述的機會和時間。此外,在考核方面,方案制作應該成為學生考核的主要形式。因為方案制作是設計的基礎,一個學生的設計能力能夠從他制作的方案中看出來,其貌不揚的圖紙效果和陳舊落后的設計理念都不能為優秀的方案制作添磚加瓦,所以,考察學生的方案制作能力能夠反映出學生的設計理念是否新穎,設計方法是否科學等。
3)組建強有力的教師團隊。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意識的藝術設計類人才,離不來強有力的教師引導。所以組建強有力的教師團隊并充分發揮每一個教師的力量是培養創新創業設計人才的重要保障。在組建教師團隊的過程中,把握教師的專業強項,彌補單一教師在理論和技術上無法并重的缺陷。在教學過程中,優先任用理論先進、動手能力強的老師,并鼓勵、安排其他老師到企業中進行實踐鍛煉,通過多種方式例如外聘或項目合作等引進企業的一線設計師來學校進行講座,或者聘請他們為客座教授,帶領學生進行實地感受、應用設計等。此外,為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教師的教學過程應該圍繞著真實的案例展開,通過教師自身的動手操作進行示范演示方案制作流程,讓學生快速掌握方案制作的要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論文 篇7
一、激發學生興趣愛好與特長
在我國高校中,專業設置具有普遍性。比如,統一的教學和課程;課程與課程之間也缺乏一定的連續性;在教材方面,大多數教材落后于社會的發展;在封閉的校園環境中,學生所學到的知識也存在普遍的陳舊性等。目前,本科院校借助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能夠起到引導與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將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實踐起來的作用。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基礎,以學生優勢與才能為出發點,鼓勵學生多想、多說、多做,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如作者指導的“豆豆鞋類網絡銷售創業”大學生創業實踐項目已被列為國家級大學生創業實踐項目。該項目學生成員就是對電子商務有著濃厚的興趣,并且憑借優質貨源創業實踐成功。
二、注意跨專業培養與團隊協作精神
一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實施,其研究內容與實踐過程必然是其核心所在。目前,廣東科技學院市場營銷專業定位為復合型人才培養,人才培養方案與產業接軌,開設服裝營銷、汽車營銷、數碼電子產品營銷和房地產營銷方向。開設方向與產業接軌,意義在于通過樹立產品標桿,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學與人才培養。雖然如此,學生掌握的主要還是營銷知識。在目前一些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中,主要都是講究團隊合作,任何一個人的精力、能力、時間都是有限的,即使再努力,也不可能具備各專業背景。所以,在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中,鼓勵學生跨專業成立團隊,通過各專業特長進行內部分工。在團隊中,每個參與的成員都有自己獨特的分析方法、獨到的見解,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分析問題。并且,大學生往往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有著年輕的血液、充滿激情,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而這些都是一個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成員之間通過交流溝通還會產生相互激發、相互啟示的共振效應,然后將各種觀點進行分析總結,就會形成一個相對比較全面的認識。
三、發揮學校的組織協調作用
國家教育部、財政部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旨在改革本科院校教學質量、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高校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直接管理者,應充分發揮學校的組織協調作用。首先,高校要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對人才培養改革的意義,要多吸收具有創業經歷、有實戰經驗的老師走進課堂,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學生開展創業教育。在課上課下,教師應鼓勵學生多說、敢說,要善于發現學生的新思維、新點子,進而將新點子轉化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其次,高校要制定合理、明確的管理制度。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隸屬于質量工程,這一項目實施才兩年,許多高校還沒有建立經費管理制度,也沒有建立中期檢查、后期檢查和結題制度。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需要有經費保障,經費來自財政補貼和高校配套。按規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一旦成功立項,就應啟動50%的項目經費,有了經費保障,項目開展也將變得更加容易,教師和學生也將更有激情。所以,高校制定合理、明確的質量工程管理制度,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再次,創新創業教育應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高校各專業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中應該結合專業的特色制定具有創業體系的教學計劃。首先專業在教學計劃中明確開出創業教育、創業實務等課程,并且聘請有創業經驗的企業導師進行上課。
其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可以在本科的整周實訓中體現出來。高校應該重視本科院校的整周實訓,在廣東科技學院市場營銷專業,本科生每個學期都有為期兩周的整周實訓。東莞市家樂福宏偉店是廣東科技學院市場營銷系省級校外合作基地,通過校外合作基地實習,學生親身經歷企業的業務流程;通過電子商務整周實訓,讓學生掌握在淘寶平臺、速賣通平臺開網店和利用微博與微信開微店的能力;通過網絡營銷和營銷策劃整周實訓,讓學生掌握如何利用互聯網、利用微平臺開展營銷推廣。經過這一系列的課程與實訓,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
最后,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要重視師資隊伍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項目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而高校目前大多數都缺乏創業經驗的實戰老師,針對此問題,廣東科技學院鼓勵校內有創業經驗和經營企業經驗的高水平教師擔任項目指導老師,同時聘請企業導師作集體指導,提供業務咨詢和技術傳授服務。另外,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離不開企業的支持。高校應該大力發展有品牌有水平的校外實習基地,提供平臺使更多的學生能夠進行實踐練習。
高校還應該借助校企合作單位,聘請企業能手擔任項目技術指導老師,通過校企合作平臺,建立創業孵化基地,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創新創業型人才。
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論文 篇8
摘 要:
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大連交通大學軟件學院(下稱“軟件學院”)經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積累了豐富的人才培養經驗并取得了諸多成果。本文主要論述了構建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依據以及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原則,說明了開展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工作的運行體制,最后介紹了軟件學院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特色。
關鍵詞:
復合型;大型主機;人才培養
20xx年,軟件學院成為IBM大型主機系統大學合作項目(IBM eServer zSeries University Program)的成員,與IBM公司共建大型主機教育的環境。軟件學院結合自身復合型軟件人才培養的優勢,啟動了復合型大型主機專業方向軟件人才培養項目,目的是培養具有兩個專業基本知識和能力,掌握現代化信息技術,綜合素質高、知識結構新、適應能力強、創新空間大的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以適應國家經濟結構調整,服務區域經濟,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1、構建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依據
1.1 政策基礎
近年來,國家各級政府對復合型人才培養提出新的要求,給予新的政策。如:
20xx年,國務院《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中指出:“鼓勵有條件的高等院校設立軟件學院,理工科院校的非計算機專業應設置軟件應用課程,培養復合型人才”。
20xx年,國務院在《關于實施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大力開展多種形式和多層次的教育,“培養適應老工業基地優化升級需要的復合型人才和實用型人才”。
20xx年,信息產業部《信息產業“十一五”規劃》中指出:“加強信息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復合型人才的引進、培養”,通過高等學校等機構加強工程實用人才的培養。
20xx年,《遼寧省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中指出:要“加強緊缺型本科人才培養基地、藝術類人才培養基地、復合型軟件人才培養基地和國際商務型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
20xx年,《大連市人才開發“十一五”規劃》中指出:大力“吸引大批高層次、高技能、復合型人才”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1.2 社會需求
20xx年起,我國企業信息化開始進入攻堅階段。企業信息化的成功實施,需要一大批既懂專業知識又掌握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據統計,目前我國信息化復合型人才缺口正以每年100萬以上的速度增長,復合型人才成為推動企業信息化發展的根本動力。同時,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特別是在中國加入WTO以后,復合型人才的供需矛盾越發突出,像金融業、制造業和軟件外包行業對既有行業背景知識又懂軟件的復合型主機軟件人才的需求迫切。
1.3 良好的基礎
為了適應信息時代各行業對軟件人才的需求,軟件學院貫徹落實國家、遼寧省和大連市“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軟件產業等一系列指導方針,充分發揮在計算機學科及相關學科的優勢,于20xx年在全國首創了“傳統專業+軟件工程”的五年制雙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現在已有包括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軟件工程在內的13個專業進行了專業復合。
經過近五年的探索與實踐,軟件學院合理設置了復合專業所需要的通識基礎教育平臺;按照兩個專業主干學科知識的相關性找準復合點,確定學科主干課程鏈,搭建雙專業的學科基礎平臺,加強學科基礎課程的相互支撐和合理滲透,促進課程內容的合理銜接;精心設計專業方向課程模塊,力求使信息技術與傳統專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有機融合。
軟件學院五年制雙專業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得到了教育部、國家外國專家局、遼寧省、大連市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教育部部長周濟、遼寧省副省長魯昕、全國人大財經委副部長聞世震、大連市市長夏德仁、國家外國專家局副局長李兵、教育部評估專家等先后視察軟件學院,對學院的.辦學理念、辦學模式及辦學特色給予高度評價。
以上這些說明了在軟件學院實施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的培養是有需求的,是切實可行的,同時也有堅實的保障。
2、對復合型人才培養規律的認識
目前,對于復合型人才的定義有多種解釋。經過深入的調研和論證,我們對復合型人才的理解是:具有多個專業(或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能力及綜合素質高的人才。具體表征如下:
基本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廣;學科知識的融合、相互作用。
基本技能:綜合能力強;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強;學習能力強。
綜合素質:責任心和事業心強烈;團隊合作精神強。
2.1 符合社會發展、經濟建設對人才的需求
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的科技迅猛發展,經濟快速增長,對人才需求逐年大幅增加,特別是急需一大批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
2.2 符合高等教育發展觀的要求
當前高等教育發展觀的內涵可概括為: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高等教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全面推進高等教育創新。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是高等教育創新的重要內容。
2.3 實現多學科專業知識結合、交叉、融合
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培養適應了現代學科發展的規律。當代學科發展的趨勢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不同學科專業知識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系,相互支撐與滲透。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培養通過多學科專業的知識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知識,并成為新的思維方法和綜合能力的萌發點,不僅有助于解決本學科、本專業的問題,更容易培養創造能力。
3、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原則
培養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最重要的核心工作是能夠針對不同專業的特點,制定出科學、合理、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方案制定過程中,要注重把握主體性原則、協調性原則、超前性原則和社會需求原則。
主體性原則。在高等院校,教學活動的主體是教師,學習活動的主體是學生,要建立起兩個主體間相互合作、協調互動的新型關系,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建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并把建構學生學習主體地位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主要目標。在設計復合型人才培養方案的各個環節時,都把學生的主體地位放到核心的位置來考慮。如加大學生選擇專業方向和課程的自主權,由學生根據自身特點自己設計和學習課程;在學習方式上強調學生自主化,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實踐環節上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條件,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實踐能力。
協調性原則。培養復合型人才是一項系統工程,因而在積極穩妥地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過程中,應強調培養模式與外部環境之間、模式各組成部分之間的協調發展,注重人才培養的整體效益,以系統的觀點和方法深入細致地抓好教學工作。人才培養模式貫穿了整個培養過程,包括專業方向設置、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教學組織、非教學培養途徑等,它們組成了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系統。在制定復合型人才培養方案時,要從模式組成的各個方面全盤考慮,協同發展,靠單一的實踐活動和個別教學環節的改革是不能奏效的。
超前性原則。培養復合型人才是長期的、艱巨的任務,必須有超前意識,否則,人才的培養收不到好的效果。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期,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不能完全體現出行業的發展趨勢。如僅從某專業的一次性就業率較高就忽視對原有培養方案進行調整的話,那么這一方案的不適應性將隨著轉型期的結束凸顯出來。因此,制定復合型人才培養方案應具有發展的眼光,超前預測未來人才需求,這樣才能保證教育的整體效益,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完善。
社會需求原則。人才的涌現是一定時代的社會需要和社會發展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必須建立在社會需要和社會發展條件的最佳結合點上。高等教育必須面對社會、面向實際,所培養出的人才應有明顯的針對性、應用性、適應性及開拓性。在制定培養目標和措施時,必須正視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明確人才市場對專業人才需求的知識結構及規格,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教育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
4、開展人才培養工作的運行體制
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不僅關系到軟件學院,還牽涉到工學、文學、管理學三個一級學科,六個相關專業。這六個專業分屬于我校的管理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交通運輸工程學院以及外語學院。因此,開展復合型人才培養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其中的學生管理、教學組織、質量保證是實施這一系統工程的三個關鍵點。
學校把這六個復合專業的學生按照一年級在學校的本部,二、三、四年級在軟件學院,五年級又回到本部的時間段進行安排。在校本部的學生管理工作由相關的五個學院各自負責,在軟件學院的學生管理工作由軟件學院負責。軟件學院設有學工部,擁有一支精干的專職輔導員隊伍;設有教務部,負責學生在軟件學院期間的教務、教材、考務、實驗、學籍處理和教學任務分派等日常教學運行工作;設有IBM技術教研室,負責大型主機專業課程的設置和日常教學工作,同時負責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的指導和實踐工作。
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培養中的教學組織工作由學校教務處牽頭,協調三個院系和軟件學院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同時,選派軟件工程專業和相關的六個專業的專家,共同組成復合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該委員會負責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并根據實施過程中反映出來的問題及時修訂和調整培養方案,對教學工作進行指導和幫助。
為了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除了建立領導聽課制度外,我們還設立了教學督導組和評建創優檢查組。這兩個機構負責對教師的授課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督促檢查,檢查結果將及時在相關范圍內進行通報和處理——這就構成了實施復合型人才培養工作的質量保障體系。
5、人才培養特色
5.1 復合型大型主機人才培養模式
軟件學院創新性地提出了“相關傳統專業+大型主機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綜合素質高、知識結構新、創新空間大的社會急需的優秀人才。
由于大型主機主要應用于金融業、制造業和軟件外包行業,所以我們將選取會計學+軟件工程、市場營銷+軟件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軟件工程、交通工程+軟件工程、英語+軟件工程以及日語+軟件工程6個專業與大型機專業進行復合。在復合專業培養方案的制定過程中,我們力求大型主機技術與相關專業的教學內容和過程有機結合,學生的參考學制設定為5年。
5.2 產、學、研相結合并引用社會資源辦學的運行模式,培養實用型大型主機人才
作為IBM大型主機系統大學合作項目的成員,軟件學院不斷積極深入開展同IBM公司的合作,充分利用IBM公司雄厚的科研技術實力和影響力,將他們的先進技術和理念引入到課堂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3 國際化大型主機人才培養模式
為打造國際化的大型主機軟件人才,結合大連市軟件產業以外包為主的特點,學院對全院學生強化日語、英語教學,同時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辦學和交流。目前,學院已經與包括早稻田大學在內的日本、美國、韓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所高校和知名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6、總結
截止到目前,軟件學院已經成功組建了2期主機方向班,共培養主機方向人才近500人次。同時,我們制定了
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的培養方案,并寫入2007和2008版的培養計劃中。從目前生源和社會需求來看,復合型大型主機人才在市場上受到了很大的歡迎。
但是,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培養模式是一個新生事物,有許多問題需要繼續探討和研究。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從社會需求和人才培養規律出發,不斷地通過修訂執行計劃來適應學科的建設和發展需求,并認真總結經驗教訓,使培養方案得到進一步的完善,這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信息產業的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論文 篇9
現代科技的發展歷史表明,大多數科技創新的成果都不是也不能由單一學科來完成,這也說明單學科體制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科技和人才培養的發展需求,跨學科、寬口徑人才在解決復雜問題以及創新理論方面越來越體現其特有的優勢,更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本文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跨學科人才培養”為研究課題,擬從培養模式構建、課程體系構建和質量評價等幾個方面來闡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跨學科人才培養的相關問題。
一、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一)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
跨學科人才是通過一定的教育模式培養出的具有寬厚基礎理論和廣博的知識面,基本掌握兩門或兩門以上學科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富有跨學科意識和創新精神的人才?鐚W科人才培養模式是適應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趨勢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一種重要的教育理念與模式,其目的是培養具有復合型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創新型人才。
由于人才培養模式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點,為不同高校和不同專業提供了寬廣的試驗平臺,各校各專業可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和目標去探索人才培養的途徑;不同的培養模式也為新時期人才個性的充分展現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與可能。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是一個典型的多學科交叉專業,同時也是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工科專業。結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選擇了學科專業多元復合型跨學科人才模式(簡稱多元復合型模式)進行探索和實踐。
依據上述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指導思想和培養模式,制定了江蘇科技大學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跨學科人才培養的目標。
(二)多元復合型模式下跨學科人才的培養思路
1.以動態社會需求為出發點。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正是應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而產生的,該專業本身就具有寬口徑、大專業、多方向的特點。另一方面,該專業主要培養的是企業應用型人才,涉及到航空、汽車、電器、儀器儀表、電子等多個行業,反映這些行業的發展水平,影響著我國與國外同類企業的競爭力。因此,需要時刻關注該學科的前沿和動態,用動態的、發展的知識來完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跨學科人才培養內容。
2.以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為重點。受學業年限和人的精力所限,如何做好該專業所涉及的眾多學科之間的銜接,成為必須考慮的首要問題。不僅要避免知識的重復和脫節現象,還要處理好德育和智育、理論與實踐、課內和課外、校內和校外之間的'關系。學校應該科學地安排各教學環節,根據培養目標綜合考慮、整體構建該專業人才的知識結構,從而使“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落到實處。
3.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保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跨學科人才作為該行業未來建設的中堅力量,學生素質不僅關系到該行業的發展,更關系到民族的未來。在向學生傳授廣博知識的同時,必須樹立其正確的價值取向,要求時刻以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行為的準則和習慣,以正確的價值觀念作為行動的指南。
二、跨學科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構建
為了實現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專業跨學科人才培養的目標,江蘇科技大學制定了跨學科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為學生提供以課堂教學為主體的創新知識教育和以實踐為主體的創新能力教育。該課程體系分為理論教學環節和實踐性教學環節兩部分。
(一)理論教學環節
跨學科人才培養的新課程體系。即指,受體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機械工程學科)從供體學科(力學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等)中借用知識、理論的各種形式,通過受體學科板塊和供體學科板塊組合而形成的課程體系,也是理論教學環節的核心課程體系。
1.受體學科板塊。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是一個具有典型材料特征的機械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和機械工程學科的相關課程是該專業的學科基礎課。該課程板塊主要是使學生對本專業所研究的對象(材料)和加工方法(成形)有比較透徹的認識。主干課程包括:材料科學基礎、材料近代分析方法、材料成形技術基礎、高分子材料概論等。這類課程涉及到加工對象的性能、材質,加工的原理,是否適合加工,如何選擇最合適的加工方法,如何控制加工的過程,等等。
2.供體學科板塊。計算機科學是該課程體系最重要的供體學科之一。近年來,計算機技術在模具設計及制造、焊接、鍛壓等方面的應用非常廣泛,相關課程主要有微機原理及應用、材料成型CAD/CAM、主流CAE軟件概論、逆向工程等。
自動化涉及到成形工藝的四大類設備:金屬液態成形設備、金屬塑性成形設備、金屬連接成行設備及塑料成形設備。為此,學校開設了電工電子技術、材料成型設備及自動化等課程。力學也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主要的供體學科之一,作為一門研究宏觀物質運動規律的科學,一直被運用于材料成形的各個環節。通過設置彈塑性力學基礎、工程力學、材料力學性能等課程,運用力學的計算方法、法則等研究成果來解決材料加工過程中的受力、變形及傳質等問題,從而完成材料的模擬計算、實際測量、優化選擇等諸多相關任務。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跨學科人才培養課程體系還應該包含信息管理學、經濟學和人文藝術類的課程。
(二)實踐教學環節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是一個傳統的工科,所培養的學生不僅要具備堅實的專業知識,還必須具備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
1.注重創新能力培養。實驗課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除了在實驗課的教學內容上注意學科交叉外,更多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加強專業實習基地建設。為了滿足跨學科人才培養要求,結合本專業特色,并充分利用地域優勢,我校選擇專業技術實力雄厚、管理水平高的幾家公司作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的校外實習基地。在生產實習過程中,強調充分利用企業生產實踐的優勢,彌補學校教育動手實踐機會少的不足。
3.強化“本科生創新計劃”訓練。為擴大跨學科人才培養的途徑和時空范圍,學校積極鼓勵學生從大二起就參與院、校、省及國家級的各類社團活動、課外科技競賽、“模具拆裝”大賽、“本科生創新計劃”等課外活動。同時,激勵學生通過本科生導師制主動、連貫、系統地參加教師的科研課題研究,并通過多學科交融,參加江蘇省和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三、跨學科人才培養質量評價
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質量評價是人才培養的關鍵,貫穿了整個人才培養過程。而收集和分析人才培養過程中各方面的信息,是對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要求和培養模式等工作進行監控和調節的依據。
(一)跨學科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原則
1.導向性原則。這是跨學科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最基本的原則,希望通過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發揮評價的導向和甄別功能,以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實現高校為社會培養人才的功能。
2.多元性原則。要打破以“知識掌握的多少”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多側面、多角度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和創新程度,避免評價“重知識輕能力、重理論輕實踐、重模仿輕創新”等問題。
3.差異性原則。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是具有不同個性的個體,應鼓勵教師在考核時減少客觀題型,加大對非智力因素考核的比重,給學生更多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空間,以適應創新人才的培養。
4.實踐性原則。提倡讓考試“走出”教室,“走進”實驗室,“走進”工廠,讓考試不拘泥于傳統形式,不局限于理論知識,通過實踐操作,考察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操作性原則。評價要注意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對人才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程度很難量化評價,只能靠實際觀察,并用描述性的語言加以定義,最后形成結論,必要時也可以用一定的評價等級來表示。
(二)跨學科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體系構建
結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跨學科人才培養的目標和可操作性,我們在培養質量方面主要從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來進行評價。
綜合評價,是一種橫向評價的模式,即對學生畢業時的相關數據進行評價,包括畢業率、學位授予率、協議就業率、就業對口率、考研率等。進步度評價和追蹤評價是縱向評價的模式,主要是對連續幾屆畢業生畢業后各方面情況進行追蹤評價,通過比較,不斷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方法進行改進。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就業單位層次的比較、學生就業滿意度調查、用人單位對人才的滿意度、職業穩定率、職業晉升率等。
四、結語
通過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進一步深化了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認識,對認清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新形勢,突破我國高等教育中傳統的單一學科人才培養模式,樹立起適應21世紀社會需要的教育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期望對理工科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論文 篇10
一、我國市場對營銷專業人才的需求現狀
(一)市場對營銷專業人才需求量龐大
近些年,各行各業的企業對營銷人才的需求量逐年攀升。據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對2012年上半年的人才需求情況統計,在河南省人才市場上,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前十名職業中市場營銷高居榜首,約占人才總需求量的37.6%。2012年第三季度,河南的企業共提供市場營銷、公關等崗位5.8萬余個,但應聘此類崗位的僅有2.4萬余人,崗位比求職者多了一倍多。在同年8月份河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中,銷售類崗位也成為需求畢業生較多的崗位,活動共為畢業生提供崗位2.8萬余個,銷售類崗位占了40%。根據中國人力資源網對全國56個省市政府所屬人才服務機構提供的2012年第四季度全國部分省市人才服務機構市場供求情況的數據統計,在第四季度招聘數量前十位的職位中,市場營銷、銷售等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占第四季度總需求量的22.72%,需求人數位居第一,而居第二位的則是建筑機械類專業人才,比例為8.68%,通過對比不難發現,近些年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極其龐大。
(二)市場對營銷專業人才的質量要求逐步提升
隨著快速消費品行業的日益成熟和完善,各大公司的市場營銷人員通常占企業員工總數的30%以上。除了大量需求一線業務推廣人員、銷售代表之外,企業對營銷管理類專業人才,如銷售經理、銷售預算分析經理等的需求迫切。企業把能否實現銷售作為人才錄用的最起碼和基礎的要求,非?粗劁浻玫娜瞬拍芊裨阡N售過程中主動發掘市場需求和收集市場信息,是否善于進行客戶關系管理,是否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因而,市場對營銷專業人才的要求已經由注重量的方面轉變為更加注重質的方面。市場需求特征的轉變對高校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過來也為缺乏學歷競爭力的獨立院校提供了參與競爭的機會。
二、河南省獨立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培養方向與市場需求脫節
從市場供求對接的現狀看,河南省獨立院校市場營銷人才的培養方向與企業的實際需求之間還存在著較大落差。企業需要的是專業基礎知識扎實、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強、適應速度快的人才,但是由于師資力量、辦學經驗等多方面的限制,目前河南省獨立院校培養的大多是既缺乏理論基礎知識,又沒有實踐經驗積累的學生,他們進入工作崗位后需要企業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資金進行再培訓,無形中加大了企業的成本,同時也浪費了教育資源。
(二)人才培養目標空談口號
根據教育部的規定,河南省8所獨立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必須向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轉變。為了順應國家政策要求,各個獨立院校紛紛對培養目標做出調整,但是在實際教學方法和操作方面卻并沒有明顯變化。以鄭州某獨立院校為例,其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具有市場營銷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具有實際的營銷方法和技巧,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機構從事營銷、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的各級營銷應用型人才",并充分強調市場營銷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方法。但在實際操作中,該目標卻存在嚴重偏離的現象。學校授課方面過于偏重理論教學,對學生缺少營銷實踐方面的指導和機會的提供。學生的'實踐指導課程多由自身就缺乏營銷經驗的輔導員進行講授,指導效果不甚理想。而對于營銷實踐機會的提供,培養方案中規定學生的實習期為第四學年的前兩個月(并且實踐崗位與所學專業不甚相關),在其他學年則嚴格限制學生外出實踐,兩個月的實習時間遠遠達不到鍛煉和提升營銷能力的要求。不與社會接觸的營銷人才培養模式使得學校關于"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政策規定成為一紙空談。
(三)人才培養方法缺乏合理性與創新性
1.課程設置缺乏合理性與創新性
獨立院校市場營銷專業課程的合理性和創新性問題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課程設置缺乏合理性。理論課程和實訓課程的比例結構嚴重失調,理論課程的比例過高,普遍存在只重視基礎理論教育,忽視實踐教學的問題,以致學生只會死記硬背,缺乏靈活應用能力。第二,課程設置缺乏創新性。各所獨立院校在設計培養計劃時存在模仿其母體高校培養方案的現象,個別學校甚至直接挪用,導致所開設的市場營銷課程與以培養研究型人才的其他本科高校別無二致。沒有根據自身特征和市場需求設計的人才培養計劃缺乏合理的創新,不利于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2.過于注重理論教學,偏廢學生實踐
目前,河南省獨立院校的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培養仍然以課堂教學為主,很多實訓的問題也主要是通過課堂多媒體教學來實現。盡管鄭州升達經貿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等獨立院校與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但這些合作協議僅僅局限于就業崗位的提供,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所起的作用并不突出。實驗教學也沒有被充分重視,個別學校甚至沒有市場營銷實驗室,教學內容缺乏時效性和實用性,學生也無法直觀地了解和體驗企業的運作程序,其思維模式受到制約,因而很多畢業生進入工作崗位后不能較快地融入新的工作環境,缺乏工作的自信和競爭力。
3、教師缺乏實踐經驗,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
河南省8所獨立院校的師資由兩股力量組成:專職專任教師和外聘教師。專職專任教師隊伍以剛畢業的碩士研究生為主,畢業即進入學校承擔市場營銷專業授課任務,嚴重缺乏營銷實踐經驗,只會照本宣科。師生比例不達標,導致教師往往身兼數科,以某校為例,專任教師平均每學期授課2.5門,部分外聘教師授課門數最高時達5門,繁重的教學任務直接影響了教師備課和教學質量,也造成了教師的知識結構博而不精。教師對每個學科都只是略懂,缺乏深入研究,這影響了所傳授的知識的精度和廣度。在年齡結構和資歷結構方面,教師普遍低齡,人生閱歷不夠,缺乏企業實踐和理論研究能力,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無法提供更有效、更合理的指導;從教師的支撐比例看,助教和講師居多,擁有博士學位和高級職稱的人數在整個教師隊伍中所占比例基本達不到教育部的規定。僅停留在文件階段的人才培養政策和不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法,造成河南省獨立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問題突出,在國家對這些高校開展大刀闊斧改革的背景下,高校自身優先探索改革之路將是其維持生存的首要選擇。
三、以校企結合為核心的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培養技能應用型人才,離不開學生的社會實踐,而社會實踐則必須借助企業平臺,因此只有通過學校和企業的結合,對教師和學生分別進行培養,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的全面改革與創新,才能打造出既能適合獨立院校實際又能滿足市場需求的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一)校企結合的兩種存在形式
校企結合不只能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同時也能為學生在校期間應用能力的培養提供實踐基地。筆者認為校企結合可以采用兩種模式:一是學校自建企業作為學生實踐基地,二是學校和社會企業合作建設實習基地。前者是由學校利用自有資源,在辦學的同時建立學校所屬的企業,定期安排學生進入企業鍛煉,如果學校資金有限,可以利用校內的商業設施為學生創造模擬化的企業實踐環境。后者是借助校外企業的力量來完善校企結合模式。學校通過與其他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由企業一方提供實習機會,學校定期安排學生進行實習,甚至畢業進入企業就業。雙方也可以共同出資建立學校實訓基地,學生在學習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進行動手能力訓練,提升營銷人才的培養質量。
(二)校企結合培養模式的具體運行思路
1.校企結合模式中學生能力的培養
在獨立院校自主建立的企業或模擬化的商業設施中,可以鼓勵市場營銷專業師生設立自己的實體企業,例如超市、餐廳等,由專業負責人作為企業的最高管理者,統籌把握企業的發展方向,由系領導和各個教師根據學生的能力和興趣愛好進行崗位職責安排并加以培養,讓學生自己進行日常管理,如商品的購銷、渠道管理和營銷策劃、業務談判、網上開店,甚至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活動,將市場營銷專業各科教學搬到企業的日常運轉中,而教師和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也可以得到工資和福利。對于企業和學校共同投資所辦的企業或實訓基地,學?梢远ㄆ诨蚍峙蚱髽I輸送學生,進行長期系統專業的企業實習,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2.校企結合模式下教師能力的強化
獨立院校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師大多是由畢業就直接進校的碩士研究生組成,極其缺乏實戰經驗,而能否勝任市場營銷專業教學工作,很大程度決定于教師實踐經驗的豐富與否,因此,獨立院校必須增加具有企業實踐經驗的教師比例,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第一,招聘時提高對人員的企業從業經歷的要求,定期聘請企業知名管理人員或優秀營銷人員來校講學,甚至是聘為專任教師,輸入最新的營銷方法和理念。第二,針對學,F有專任青年教師,分批進行企業化培訓,外派到企業進行至少一年的長期作業,保證大多數老師都具有豐富的企業從業經歷,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從而保證教學水平?傊F蠼Y合模式就是把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習環境建設成為類似于企業運作的環境,教師和學生既是學校的師生,又同時是企業的員工,學生入學即就業,建設以理論知識學習為基礎,以就業和創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培養環境。
(三)校企結合模式實施的輔助手段
實施校企結合培養模式雖然加重了學生在企業實踐的分量,但是并不意味著學生可以放棄理論知識的學習,因此校企結合培養模式的成功實施還需要以下手段的輔助。
1.合理設置課程,增加實務和實驗課程比例
首先從課程設置上進行革新,適當增加實務性課程教學的比重。教師要加強應用型知識的講授,避免照本宣科,比如營銷策劃課程應該讓學生通過實地調查寫出策劃案,或者以讓學生為校辦企業提供策劃案的形式來完成理論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其次,充分發揮實驗室對企業實踐的補充作用。市場營銷實驗要與財務管理、國際貿易、會計、物流、金融等相關專業的實驗室相結合,建成包含多學科的實驗室,使學生模擬處理企業內部的諸多相關事務,開拓知識涉獵的渠道和范圍。教學只有理論、實驗和實踐的充分結合,才能培育出高素質的、全方位的人才。
2.改革考核方法,部分擯棄閉卷考試考核模式
河南省獨立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對學生的考核仍然是以閉卷考試為主,卷面分數是衡量學生優秀與否的主要標準,然而學生的能力很多時候與分數不成正比。筆者認為,對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考核應以理論知識檢測為基礎,加大實踐能力考核的比重和力度,分課程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理論課可以仍然采用閉卷考試,實務課程如營銷策劃、推銷學、廣告學、電子商務、渠道管理等,以學生在校企合作辦學中建立的企業或商業設施中的實踐表現或學生在實踐中完成的工作量作為衡量的依據,綜合評定。依據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實踐能力的提升水平共同核定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以此作為衡量學習效果的標準,既能體現公平性和合理性,又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獨立院校的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必須注重應用能力的培養,這樣才會使獨立院校培養的營銷人才在仍然以學歷和學校出身作為"人才"的主要衡量標準的市場上具有更強的競爭力,也有助于學校自身在國家高校改革大潮中打造競爭優勢,明確發展方向。
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論文 篇11
摘要:
文章先從現階段醫院會計人員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入手,對會計人才的培養進行了分析,對會計人才能力和素質的要求問題、現階段管理工作混亂問題等做出了探究,并進一步闡述了會計人才的培養目標是實施教育行為的前提;要建立競爭開放的會計人才選拔制度、優化會計人員激勵機制,完善會計人員的考核制度等,最后介紹了影響醫院發展所面臨的后續教育、人員結構、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等問題。
關鍵詞:
會計人才 醫院管理 激勵 重要作用
一、現階段醫院會計人員的狀況
現階段醫院會計人員在多方面表現出不能適應新的市場經濟下建立現代醫院制度所需的要求,具體隨著醫院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發展,會計人員結構的弊端逐漸明顯,相當多的會計人員對市場經濟發展、會計改革深化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學習不夠,業務知識陳舊,更缺乏理論研究;一些會計人員的責任意識、道德意識、風險意識、服務意識和法律意識也亟需提高。
隨著經濟發展,為了適應市場經濟下現代醫院所需的要求,會計人員需要不斷知識更新,這就需要對會計人員進行不斷的繼續教育。只有擁有一大批高素質、高層次、了解國際慣例和規范、迅速適應經濟發展新情況的會計人員,才能保證醫院經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更好的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轉變,醫院的自主性、獨立性日益增強,國家對醫院的直接的行政干預逐漸減少,因此,在新的經濟形勢下,醫院會計人員的身份究竟該如何定位,為誰服務,由誰來監督,如何處理與各方面的利益關系,這是我們進行會計人員管理體制改革首先必須解決的基本問題。
二、現階段會計人才應具備的條件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進一步發展,市場經濟也在以更快的步伐滲透到醫院領域,因此確定醫院會計人才的培養目標及培養方式,使培養的會計人才適應經濟需求,成為醫院會計領域過程中探討和解決的問題,其應具備的條件。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和經濟體制的變遷,會計人員要學習計算機技術,從繁瑣的帳務處理工作中解脫出來,僅僅會使用會計語言“說話”已不能適應市場經濟下的醫院發展要求,要從專門進行帳務處理的工作擴展到參與醫院經營管理、財務分析、財務策劃、財務預測、財務決策等工作中去。會計人員要在新的工作環境和新的工作目標的要求下轉變工作理念,激發創新意識,樹立全局觀念,擴展醫院理財思路,從微觀的具體的會計核算工作中解脫出來擴展到宏觀的全面的醫院管理工作中去,支配資金運作,成為醫院利潤的創造者。
會計電算化使會計擺脫了繁瑣的手工記帳程序,提高了會計數據處理速度,保證了會計信息質量,突破人工計算對計算復雜問題產生的限制,能更準確地反映醫院的經濟運行過程。會計網絡化是在會計電算化基礎上的.高科技結晶,可以使醫院將其財務信息傳遞到外界。它將促使會計人員必須懂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軟件開發與設計和軟件操作等一系列新的技能和知識。因計算機的知識發展不斷更新,會計人員還需不斷更新知識。
三、關于如何培養會計人才的問題
由于工作針對性不同,會計人才主要分三類:一類會計人才工作的重點是進行會計的核算、反映和監督,因此具備一定會計基礎知識,較好地掌握會計核算能力和熟練的計算技術,能夠操作計算機和使用會計軟件,并最終能編報真實可靠的財務會計報告是此類會計人員的培養目標;另一類會計人才其工作的側重點仍然是進行會計核算,但在會計核算的過程中注重智能運用,因此應培養其能根據所產生的會計信息進行財務分析、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要有較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一類是以開展財務管理活動為主的會計人才,這類會計人才就要求能全面掌握現代醫院經營管理知識、要具備對醫院經濟活動進行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的能力、要能依據已搜集到的各種經濟資料,設定某些經濟參數,采用一定的管理會計方法,對醫院某一方面的經濟活動趨勢作出事前預測或規劃,能融理論和實踐于一身,能指導全局性、整體性財務工作。 建立繼續教育培訓機制,使會計人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會計制度經常隨經濟政策的變化而變化,這就要求會計人才要不斷學習,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新的會計理論、會計方法、會計技巧;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提高自己用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最終達到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同時,會計行業的特點是實踐性、操作性較強,但實踐經驗和操作技能直接接受理論的指導,只有一個人不斷地從實踐中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理論結合實踐,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所以,應鼓勵并支持會計人員在職繼續學歷教育,建立長期后續教育機制,以提高會計理論素質和業務水平。 引入市場機制,建立靈活的用工制度建立嚴格的競爭上崗機制,提高醫院會計從業門檻,對考試合格人員進行崗前職業培訓,從源頭上把握醫院會計從業關口。對會計人員實行集中管理、競爭上崗、定期輪崗、末位淘汰,從制度上提高會計人員的積極性。
在開放的社會條件下,要擴大選人的視野,形成開放的人才選拔機制。按照建立現代醫院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適合醫院特點的會計人才選拔和聘任機制,進一步深化醫院會計人員管理體制改革,可以采取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醫院內部民主選舉、競爭上崗和直接聘任等多種方式,多種渠道的選拔醫院會計人員。
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論文 篇12
1、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背景
現階段,大學生就業困難,每年有數百萬的大學生面臨著找工作的難題,國家積極鼓勵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緩解就業壓力,解決這一矛盾。各高校積極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正是迎合這一政策,促進高校教育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為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長遠目標做出貢獻。國內部分高校先后進行了改革和嘗試,舉辦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開設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設置單獨學分讓學生在專業課外的時間修讀與創業相關的經濟管理類課程,在培養計劃中有大量創業實訓模塊,并建立大學生創業園區,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敢于冒險探索的精神以及勇于實踐的創業能力。作為更強調實踐動手能力的高職院校來說,學校能加強培養在校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組織領導能力變得更加迫切和必要。硅湖職業技術學院位于昆山,而昆山處于江蘇與上海的交界地帶,聯系著兩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是國內有影響的制造業基地,同時國家在此設立了花橋國際商務城,準備大力發展服務外包行業。據調研,目前在校學生中有部分學生具備良好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業綜合素質,社交活動能力較強,有很好的協調組織能力、指揮管理能力。商學院目前有部分學生的家長或親戚有自己的企業,學生畢業后可能要接管自己的家族企業。大部分的學生家庭條件較好,有部分學生畢業后在家人的幫助下有自主創業的想法。對于這部分學生,如果在大學三年中,學校能加強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能力,使其掌握更多的創新創業知識,提升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這部分學生在畢業后自主創業中將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作為民辦高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走出自己的特色,提煉出適合當地經濟的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是適應當前國家社會經濟的重要舉措。
2、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內涵和特征
“創新”,一般解釋為“拋棄舊的,創造新的”;“創業”,則解釋為“創辦實業”。那么,這種創新創業人才是指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能夠創造性地綜合運用所學的各種知識,積極投入到社會的`創業實踐中去,將嚴謹治學的科學家精神與勇于開拓市場的企業家精神相結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現和捕捉機會,并且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嘗試,并由此創造出新穎的產品或服務,為社會創造財富,實現個人價值,用自己的創造性勞動為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做出貢獻的人才。在江蘇省高校的調研中,創業學生人數高于5%的高職院校達到23.44%,高出本科院校(15.25%)8個百分點。當前大學生創業領域主要集中在服務業,特別是商貿、流通、物流業(占54.31%)。[3]可以看出這些創業領域基本屬于工商管理類的專業,這些創業領域離學生的生活比較接近,日常能接觸的到,對于剛創業的大學生來說,易掌握、好入門。同時選擇商科專業的學生基本社交活動能力比較強,思維活躍,遇事反應靈活敏捷,對社會的適應能力較強,同時有創業激情和冒險精神,如果有意向自主創業相對成功率會高一些。從工商管理專業群建設的角度出發,作為商科專業的學生應具備的知識與能力來講,創新創業型人才是眼界開闊、有合作意識和自我學習能力、能組織領導一個團隊創造性地綜合運用所學的各學科知識在真刀真槍式的市場競爭中,努力嘗試和拼搏,在各種想法和靈感的相互碰撞中,捕捉機會創造價值,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才———企業家。
3、工商管理專業群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思路
作為民辦高校商科專業,其教學改革的總體方向為打破原有的重視學生知識學習積累的單一培養模式,向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方向發展。本文結合昆山當地經濟發展的特色,在建設工商管理重點專業群的前提下,總結一套適合民辦高校的“一個中心,兩層目標、三級進階、四大平臺”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
3.1一個中心一個中心是指以“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為中心。吳曉、覃永暉兩位教授在《論區域經濟發展與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關系》提出了“分子型”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指出分子的主核應該是培養創新創業能力。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分工更加細致和專業化,高校的學科也在進一步分化,各高校不可能在短短的幾年內,將某一學科或專業的知識全部教授給學生,與此同時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接觸的知識數量的增長,畢業后仍然面臨知識不斷更新的問題,不能靠在學校學到的知識用一輩子。對于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說,更加強調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其養成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終生受用的。培養創新創業能力不等于將來一定要創業,創業是否成功也不是衡量創新創業能力的標準。為了增強學生對未來科技與經濟發展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民辦高校人才培養更應該強調獨立思考能力、創造能力、交流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的培養,甚至完全可以說,注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是本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最顯著的特點。
3.2兩層目標第一層目標是學生在創新創業類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通過課堂實踐項目的訓練,達到可以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校可以開設創新創業類課程,讓學生了解創業的內涵,創業的艱辛,知道瞬息萬變的市場,改變傳統的課堂教授式教學,采用項目式體驗式授課方式,根據學生認知的特點和規律,通過創造實際的情境和機會,讓學生參與到課程中來,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理解并建構知識,最終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生來說,不管將來有沒有創業意向,培養他們的這種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層目標是通過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方案大賽、創業實訓等方式,對有創業想法和對創業感興趣的學生進行指導,為將來的實際創業打好基礎,能順利創業成功。研究與實踐證明,理論學習得越扎實,創造出的成果也越高,而只有理論沒實踐完全是紙上談兵,只有在實踐中把理論付諸于實際,才能更好地掌握理論、完善理論、修正理論。民辦高校商科專業人才培養并不把成功創業作為創業教育的唯一目的。想提升每位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需要接受創新創業能力的培訓,使其掌握創新創業知識,通過老師的指導,學生模擬參與“從無到有”的創業過程,應用這些知識,把它轉變成可以不斷創新、開拓新的市場或工作領域的能力,才有可能成為敢想敢干、經得起磨煉的企業家。
3.3三級進階民辦高校商科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分為三個階段:“創新創業知識積累階段”,“模擬創新創業運作階段”,“全真創業操作階段”,這三個階段層級推進,逐步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4]。第一階段通過基本的創業類課程(創業管理、創業營銷、創業法律基礎)的學習,培養大批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創業所需的各項技能,具備整合資源、領導團隊等方面的能力。第二階段打破學科的限制,學生可以跨專業選修感興趣的課程,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方案設計大賽,模擬企業創業實戰,讓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提高學生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第三階段依托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周邊校企合作單位等平臺進行全真創業實踐操作,對有創業想法的學生給予“一對一”的指導,鍛煉其在真刀真槍的市場競爭中,抓住機會,利用其所學知識創造價值的能力。
3.4四大平臺要想不斷提高商科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實踐能力,應該有以下四個平臺的支持:
、賱撔聞摌I課程教學平臺:創新創業類課程基于創業素質培養的教改目標,統一編寫了依據創業過程、符合實踐操作的校本教材,采取項目實踐的方式組織教學內容,運用體驗式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參與,讓學生在案例分析、實踐操作中主動發現問題、主動學習知識、主動鍛煉技能。學院現將創業所需基礎知識,創業管理、創業營銷、創業財務、創業法律基礎幾門課程在工商管理專業群中打通開設,并向全學院各專業推廣,并開設跨專業平臺課程,如生產運作管理、商務溝通、戰略管理等,最后通過企業沙盤模擬實訓等實踐類高階專業課程,逐步提升學生的創業經營管理能力。
、趧撔聞摌I實踐操作平臺:通過開展社團活動、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創新創業學術講座,整合民辦高校的校內校外資源,通過短學期的實踐教學、專業生產實習等環節,在基地指導人員和學校指導老師的引導下,經受實際訓練,全面提高創新創業能力。高等教育必須以人為本,把學生作為主體,高度重視人的創性。為了縮短學生與企業實際需求的距離,應該全方位、多方面訓練學生,讓其參與和感受,比如企業創業計劃書的撰寫、策劃方案PPT的制作、方案展示前的演講、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運營決策、團隊間溝通、矛盾的處理等。
③創新創業資源服務平臺:積極開拓社會資源,多渠道深化與企業和校外實訓基地的合作。比如:聯合創業園區,為有真實創業意向的學生提供具體創業項目;在往屆的校友中,甄選一批有經營管理經驗和社會責任感的學長,講述自己的創業歷程,建立與其進行創業交流的平臺;建立“創業導師制”,成立創業指導交流中心,由校外有經驗的企業導師給予面對面的輔導和交流,針對具體創業項目提供建議。
、軇撔聞摌I制度保障平臺:民辦高校從實戰的角度出發,構建適合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和制度。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保障制度可以劃分為硬件制度、軟件體系和評價機制三部分。全校各部門應積極配合,由學校高層領導,進行創業項目模擬運行的設計與規劃,制定相關大學生創業的硬性政策和制度;教務處、學生處、團委等職能部門以及創業導師等共同參與,對創業進行指導和交流,形成規范的運行流程和服務體系;創業教育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多地從實際出發,以項目小組分工協作情況、實踐操作情況、項目計劃書編寫以及實際業績或社會效果作為人才培養的評價機制。
【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論文】相關文章:
漢語言文學人才培養論文02-22
加強語文教學文學教育研究論文05-11
試議加強企業年金基金投資管理初探論文04-19
旅游管理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淺析論文04-15
漢語言文學人才培養論文15篇02-22
加強項目成本管理提高企業競爭力論文06-25
探析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多方向的人才培養模式論文(精選12篇)02-03
談加強土木工程施工項目質量管理的措施論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