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化學教育中的生命教育論文
隨著社會的發展,食品安全問題、室內裝修問題、生態環境惡化問題等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的威脅和傷害屢見不鮮,人類自身漠視生命現象的問題比比皆是,自殺、暴力、犯罪等現象頻繁發生。以上諸多現象,促使人們開始重視生命與教育的關系。化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同時又兼具人文學科的特點,其與生命研究息息相關,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如何在化學教育中實現生命教育已成為一個必要而迫切的研究課題。
一、生命教育的內涵
生命教育理論最初由美國的詹姆斯·唐納德·華特士(James Donald Walters)提出。他認為生命教育即追求生命“成熟”,成熟不僅指身體的,還指個人與自然、他人、社會建立和諧關系的能力,生命教育旨在實現個人的完善。英國把生命教育理解為一種全人教育,通過生命教育培養積極主動的公民,促進國家經濟與政治上的進步,提升社會的文化、道德及社會風氣。20世紀末,臺灣為了解決日益嚴重的青少年問題,把生命教育確定為“從觀察與分享對生、老、病、死之感受的過程中,體會生命的意義及存在的價值進而培養尊重和珍惜自己與他人生命的情愫。”其后逐步擴展到對生命價值、人生意義、人際關系,以及人與大自然的關系的討論,以構建一個天人合一的和諧社會。
我國大陸的生命教育直到90年代末才開始受到關注,目前相關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人們對“生命教育”內涵的認識尚未達成一致。綜觀研究者們對生命教育所做的界定,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一是將“生命”定位為“教育的內容”,認為生命教育即有關生命的教育。二是將“生命”定位為“教育的目的”,認為生命教育是服務于生命個體的成長、融會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三是將“生命”定位為“教育的主體或對象”,認為生命教育的內涵既是教育“生命”——教育青少年尊重生命,又是“生命”教育——具有生命意識的教育。四是將“生命”定位為“教育的基礎”。五是認為“生命與教育”間是多重關系,“生命”可以同時是“教育的內容、目的、主體(對象),以及基礎”。另有研究者認為,生命教育就是要尊重生命主體,為其創建生動活潑、充實豐富的環境和條件,以促進生命主體全面、和諧、主動、健康發展的教育。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生命教育主要是通過讓學生認識生命,引發對生命的思考,意識到生命的珍貴,從而懂得尊重生命和愛護生命,并且通過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得到親身的體驗,增強學生對生命的感悟。
二、在化學教育中實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在化學教育中滲透生命教育,通過化學與生命的密切關系使化學成為進行生命教育的顯性課程,利用化學與生命相關的豐富資源,可以讓學生認識生命,提升對生命的理解,進而珍惜和愛護生命。
在化學教育中滲透生命教育,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認識生命物質基礎的科學視角,用科學的方法探究生命,讓學生從了解物質的生命入手,引導他們思考生命的意義,從而提升他們對生命的情感,豐富他們的精神生命。
在化學教育中滲透生命教育,可以擺脫單純德育的說教,與學生自身和日常生活相聯系,從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入手,在學習化學知識的同時思考與生命有關的問題,既對化學學習本身起到促進作用,又促進了學生的世界觀的形成和發展,達到了雙贏的目的。
從化學的角度闡述與生命有關的現象,不僅能讓學生體會到生命的神奇與珍貴,而且能使學生懂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以化學的知識和技能愛護生命,更健康地生活。
三、在化學教育中實施生命教育的路徑
在化學教育中實施生命教育,就是將生命教育的基本內容融入到化學課程中,使生命教育成為日;瘜W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學生的日常學習行為。根據化學教學的特點,在化學教育中實施生命教育的途徑主要有以下三種。
1、課堂滲透——化學知識學習過程的滲透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最主要形式,通過化學課堂教學實施生命教育是在化學教育中實施生命教育的主要路徑。教師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適合的課堂教學,把生命教育滲透到相關知識內容中,讓學生在學習有關化學科學知識的同時,了解到化學與生命的關系,懂得欣賞和尊重生命,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并逐漸引導學生從愛惜自己的生命開始,擴展到關愛自然,關愛他人,關愛社會。
比如,在化學元素的教學中,通過適當的教學設計,讓學生明白生命是由化學元素和化學物質組成的,引導學生聯想到生命的起源可能是自然界的各種元素在一定條件下相互結合而形成的。在氨基酸的教學中,可以給學生介紹證明生命起源的經典實驗——米勒實驗,使學生明白在模擬原始自然條件下氨基酸形成的過程,從而使學生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培養學生敬畏生命的態度,激發尊重生命的意識。
又如,在講解能量時,可以提到生命的過程是新陳代謝的過程,從化學的視角看,人體內每一次生理活動的調節,都涉及成千上萬次的化學反應,并伴隨著能量的轉換。如以人體體溫的調節來說,“人體體溫的調節”將人體視為一個熱力學系統,人體從外部攝取的食物中儲存能量,通過中樞神經調節皮層下血液的流速、皮膚、肌肉的收縮等生理、生化的過程來實現對體溫的調節。由此展示生命過程的復雜和神奇,揭示了新陳代謝過程可以看做是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過程,這樣就把化學與生命自然地聯系起來,既能滿足化學學科的教學要求,又能有針對性地進行生命教育。
2、活動滲透——通過研究性學習實踐體驗
化學學習中需要學生進行一定的探究,通過探究學習,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所學內容。在實施生命教育的學習中,可以借助化學本身的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生命。
比如,可以從“化學與生命起源”、“化學與生命過程”、“化學與生命保護”三個方面引入主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搜集各自有關的材料、文獻,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并設計相應的方案,通過設計可行的實驗,并操作來完成各個小組的任務并根據實驗的結果來展開討論,得出相應的結論。
教師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對學生的整個活動給予相應的指導,既要保證資料查閱的充足與準確性,又要保證實驗設計的可行性,在學生遇到疑點或難點的時候,給予必要的指導,使得試驗能夠順利地進行,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結果進行討論,得出合理的結論,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不時地給學生展開生命的教育,讓學生能夠通過活動受到啟發,引導學生在實驗中深化,通過化學提高對生命規律的認識,提高學生對生命的認知、情感態度和行為。
3、主題滲透——社會熱點問題的專題討論滲透
讓學生在社會生活或日常生活中獲取信息,開展專題研究或主題討論,從而使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提升自己對生命的理解,形成一定的社會責任意識。
如三鹿、蘇丹紅事件等,讓學生通過資料收集與交流,從中了解到一些不法之徒為了牟取暴利,全然不顧別人的生命安全,將廉價且不符合食品衛生標準的工業色素當做食品添加劑使用。通過分析熱點背后的原因,讓學生明白只有運用化學知識和規律深化對生活中飲食的認知,樹立質量意識、規范食品管理才能使我們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進而樹立食品安全、食品衛生,珍惜生命的意識。
又如,可以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疾病的類型,聯系當前高發病,如惡性腫瘤、艾滋病、糖尿病等,讓學生知道這些疾病與當前環境的破壞、人類飲食生活習慣的驟然變化有密切的關系,但是目前還沒有切實有效的治療方法。讓學生知道通過化學的發展,提高對這些疾病規律的認知、研制出一些特效藥,是擺在目前人類面前緊迫的課題,也是當代青少年的責任。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培養了學生的健康心理和積極的生活態度,讓學生樹立起學習和生活的信心與勇氣,感受美麗人生,培養了良好的社會道德與價值感。
【論化學教育中的生命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試論化學教育中的生命意識教育08-30
化學教育中滲透環保知識教育論文09-18
論遠程教育在干部教育中的作用論文06-22
精選論學校體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論文09-25
論音樂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論文08-02
高中化學教學中的STSE教育論文09-05
化學實驗課中的心理教育研究論文09-27
論德育教育中的激勵因子作用的論文08-03
論圖書資料在中學教育中的作用論文08-05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論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