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網絡語言在媒體中的使用規范論文
信息時代,廣播電視媒體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面對激烈的競爭,網絡媒體發展更是日新月異,多種創新形式的語言表達屢見不鮮,讓受眾應接不暇;诰W絡技術的發展而誕生的眾多新興媒體,為現代漢語貢獻了諸多網絡語言。網絡語言是植根于現代漢語母體上的語言變體,是在網絡環境下產生的語言新形態,改變了現代人的語言文化。為彰顯媒體的感召力,增強與受眾的親和力,廣播電視媒體也大量運用網絡語言,出現了因迎合受眾而產生的變化,對廣播電視媒體語言有著較大的影響。
廣播電視媒體中使用網絡語言的利弊
(一)益處
1. 豐富廣播電視新聞報道內容,增強新穎性和趣味性
網絡語言受到受眾的關注并自發廣泛傳播,加之新聞是熱點傳播對象,因此受眾對于恰當運用網絡語言播出的新聞特別喜愛,這種形式的新聞報道貼近百姓的生活和思想動態。網絡語言凝結的是千百萬受眾的智慧,在傳播過程中,受眾創造了很多廣為流傳的網絡新詞,網絡用語層出不窮。
2. 豐富廣播電視節目內容,增強形象性和生動性
網絡語言突出的特點就是詼諧幽默、形象生動、通俗易懂,在各類媒體節目中發揮著巨大的魅力,使觀眾樂于接受。受眾喜歡用輕松活潑、簡潔明了的語言主持的節目,能用較短的時間獲取大量的信息,而網絡語言恰好能滿足受眾的要求,因此頗受歡迎。網絡語言為廣播電視語言提供了豐富的詞匯、新鮮的血液,合理恰當地使用網絡語言,可以更好地豐富節目的內容,提高節目的質量。
(二)弊端
1. 打破了廣播電視普通話的規范性和穩定性
網絡語言對廣播電視媒體的益處多多,但是認真反思,其中還存在著不少弊端,尤其是對普通話的巨大沖擊。很多網絡語言打破了廣播電視媒體普通話的規范性和穩定性,不利于普通話的運用和傳播。廣播電視媒體影響范圍廣、傳播速度快,容易以訛傳訛,起不到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長此以往,廣播電視節目本身的質量就會降低,電視節目、文藝作品的審美品位就會下降,受眾的批判能力和媒介公信力都會減弱,節目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2. 降低了新聞報道的客觀性和準確性
新聞報道的語言是有嚴格要求的,要做到評價客觀和表達準確等。引入網絡語言后,新聞報道中常常會出現啼笑皆非的滑稽表達,這就大大降低了新聞報道的嚴肅性和可信度。比如 “不要迷戀姐,姐會讓你流鼻血”等言語,完全是一些網民畸形病態及狹隘心理的反映。要堅決杜絕這些帶有負面影響的網絡語言流行,因為這樣的語言不僅影響社會風氣,還使人們在網絡流行語中喪失了自我,敗壞了道德。
廣播電視媒體規范使用網絡語言的建議
(一)依據國家相關政策,取網絡語言精華
熱衷于網絡的大部分是現代青年,約占據網民的三分之二,青年人喜歡追求新生事物,更愿意追求信息社會的時尚生活,同時也是體現現代社會多元化的主體。廣大民眾要對網絡交際的語言變化采取包容的態度,根據自身的需要選擇運用適合的網絡語言。但是有很多會曇花一現,不被廣大民眾認可,有一些網絡語言可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取其精華,在廣播電視媒體中恰當地使用。
廣播電視語言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深遠,廣播電視的播音員和主持人作為公眾人物,使用的語言不僅能傳遞信息,而且是廣大民眾模仿學習的標準,具有示范作用。所以,廣播電視語言在遣詞造句、傳情達意方面都要準確規范。要依據國家相關政策,嚴格按照規定,規范使用網絡用語。
(二)根據網絡語言特點,視節目靈活使用
廣播電視媒體語言是廣大民眾效仿的典范,代表中華民族的經典母語文化,具有示范性和推廣性。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語言闖入現代漢語的行列,廣播電視媒體也在廣泛運用,但對網絡語言的使用不可千篇一律,要根據網絡語言的特點,依據廣播電視媒體平臺的特點靈活使用。政治和法制性節目用語要準確、明了、清楚,不允許東拼西湊、用語含混不清。要慎之又慎,禁止使用一些詞匯不穩定、詞義多變的網絡詞語。多數節目不能隨意亂用網絡用語,可以使用國家語言文字委員會通過的網絡用語,禁用一些粗俗不雅、容易造成誤解的網絡用語。對于一部分娛樂節目則應該放寬標準,不應該太過嚴苛,否則不利于語言的創新,也會壓制網民的創造力。
(三)提高廣播電視媒體從業人員的素質
有人曾說 :素質決定成敗。廣播電視媒體從業人員的素質直接決定著廣播電視媒體節目成功與否。因此各媒體從業人員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約束言行,有很多網絡語言不適合媒體傳播,從業人員要意志堅定,不能隨波逐流、盲目跟風,要培養規范語言的意識和責任感。要認識到廣播電視媒體屬于公眾平臺,擔負著引領和示范的責任,大眾媒體通過持續不斷的信息流,構筑現代信息環境,作用于人們的認識,引導輿論。
尤其是廣播電視新聞類節目,更要加強媒體從業人員素質。在新聞報道中,恰當地運用網絡語言,不僅能有效豐富新聞內容,還能提高廣大受眾的關注程度。有些新聞題目可能需要冗長的標題,但運用網絡語言就會使受眾眼前一亮,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使收視率達到最佳效果。廣播電視節目從業人員要多學習,在一定的語境和平臺中,合理有度地使用網絡熱詞,遵循法制規范的約束,堅守社會責任、恪守道德底線,發揮好陣地和喉舌作用,積極主動地提供更有教育意義、人文精神的信息,尊重社會傳統美德,進而為社會的文明進步服務。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使用素養,同時更加深入地了解網絡,熟悉網絡,更好地掌握網絡語言,從而在新聞語境中運用好網絡語言,最大程度地發揮它的正面效用。網絡語言恰當地應用于電視廣播媒體中,體現了媒體工作者語言設計的創新,因為這符合廣大受眾的語言審美觀念,而且達到了媒體的理想收視效果。
隨著信息社會迅速發展,市場經濟目標的實現,快餐文化和快節奏生活方式的形成,在現代社會,網絡媒體在創新語言、價值觀、生活方式等方面,深深地影響著廣大網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形態。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網絡語言一定會廣泛傳播,但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有些形象生動、言簡意賅的網絡詞語有可能被人們廣泛使用,最后被接受,從而成為現代漢語詞匯中的固定成員。因此,廣播電視媒體須慎重選擇新詞語加以運用,宣揚正確的語言觀念,維護漢語的純潔性,樹立權威的標桿,使語言文字得以規范、穩定、健康地發展。
【淺析網絡語言在媒體中的使用規范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網絡交際中的語言變異06-18
淺析工程網絡計劃中的資源優化論文07-27
淺析媒體監督與審判獨立的關系論文07-18
淺析漢語言文學中的散文賞析論文06-17
淺析元曲的語言特色論文10-09
淺析法律中的目的的論文10-27
淺析網絡時代的語言生活09-22
淺析電教媒體在英語教學中作用05-23
淺析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