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個人生日文化
生日對一個人很重要,不但人有生日,國家民族也有生日,地球宇宙也有生日,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可能會確切地知道地球的生日是那一天,這又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耶酥是圣人,所以他的生日被稱為圣誕,比耶酥的知名度低一些的就叫誕辰,這個誕不是一般人能叫的,在古代中國只有皇族才能稱誕,皇帝的生日叫圣誕,太子的生日叫壽誕,明朝有奉先殿,其祭祀之期為清明,中元,圣誕,冬至,正旦五天,每逢這五天,皆要舉行隆重的儀式,有祝文,有宴席,由皇帝親自出席,文武百官作陪,很是要熱鬧一陣,有時還要搞出普天同 慶的架式。太子的生日叫壽誕,他此時還沒成為圣,不過排場也不小,由文武百官依次排列進入太子居住的東宮,口稱太子千歲壽誕,行磕頭禮。兩宮皇太后的生日叫壽旦,比太子又低了一級,皇后和臏妃就只能稱生日了。
皇帝的生日被稱為圣誕,神仙的生日就被稱為神誕,比圣又低了一級,不過好歹攤上一個誕字。明朝景泰年間為祭汜帝君,總得找一個理由,于是把每年的二月三日作為帝君張亞子的神誕之日,北京城隍廟之神的神誕之日則被定為五月十一日,每到這一天住在北京的居民都要去城隍廟參拜,后來有人提出城隍是天生的神,不比一般的人鬼,怎么可能有生日,于是建議取消每年五月十一日的活動,此議論居然也被皇帝首肯了。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地方官員不堪祭汜的重負,找個理由來取消這種無意義的活動,也倒是,中國歷來多鬼神,要是每一個都搞個生日出來,耘耘眾生非得被累死不可。
除了皇帝神仙,黎民百姓也過生日,不過沒那么多講究,一般人就把生日稱為自己的生辰,以前民間少有年月日的概念,就天干地支里取出八個字,稱為生辰八字,這個字不但有幫助記憶的功能,還關系自己一生的禍福,那是非要牢牢記住的,遇有婚喪嫁娶的事,少不得讓那些半仙來替自己算算命。讀孝經走火如魔的中國人還把生日稱為母難之日,痛不欲生地把自己的生日叫作母難,也既母親受難之日,從女人生孩子的肉體痛苦來看,這倒也有理,從宗教意味來看,未免讓人覺得自己一出來就有原罪,從多子多福的古訓來看,就難免嬌揉做作了。 年輕人過生日不講究,老年人就得講究一些了。老人把生日叫壽辰,不過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這么叫,壽分三種:上壽,中壽,下壽。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也就是說你最少要有六十歲才能為自己作壽,也才能把自己的生日稱為壽辰。為自己作壽的人還有一個稱呼叫壽星,這里壽星又有兩種,一種完全和生日無關,是古代記載日歷的一種方法,具體見于《漢書?呂歷志》,以十二生辰二十八宿為角,亢二宿,以天枰為壽星。另一種壽星又叫老人星或稱南極老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壽星了,為民間神話中司長壽之神,其典型扮像為一白胡子老頭,手捧仙桃,身邊有鹿鶴相隨,后來也把作壽之人稱為壽星。
老年人過生日叫壽辰,前來參加生日宴會叫祝壽,活得長叫長壽,身體好叫延年益壽,這么看來,似乎壽是一個吉利得不能再吉利的字眼。其實不然,壽在古代常常與死亡聯系在一起,比如墳墓叫壽冢,守靈的地方叫壽堂,棺材叫壽器,給死人穿的衣服叫壽衣,供死人用的東西叫壽材,甚至人死了也叫壽終正寢。這就是中國文化的奇妙之處,死者為大,民間的慣例是為尊者諱,生和死讓你稀里糊涂,壽本來是生的意思,偏偏在人死了以后給你加上壽的縊號,倒不如稱駕鶴西游來得含蓄和灑脫。
生日對一個人很重要,它是一個人的個人編年史,F在都采用公元紀年,那么公元零年也可看作是人類歷史的生日,古代年號的起始年也可看作是某一朝代某一皇帝執政時的生日,某某年被稱為康熙幾年,雍正幾年,其實對一個人來說,你的生日也就是你的一個個人紀年,比如你叫某某某,今年二十歲,你完全可以把今年叫作某某某二十年而不用公元幾幾幾年,你每過一次生日,在三十歲前意味著你又長了一歲,三十歲后意味著你又老了一歲,六十歲后意味著你又“壽”了一歲,這種意味深長的暗示正是生日給你的最大意義。
人們都不太記得自己的生日,年輕人是貪玩記不住,中年人是太忙沒時間記,老年人則是不愿意記,所以小孩的生日總是父母記著,老人的生日總是子女記著,而忙碌的中年人,只有不過生日了,生日更象一種心情,只有老人和小孩有這種心情,而夾雜在老小之間的人老是為這種心情操心。
我小時候也記不住自己的生日,不過往往在放學回家后發現飯桌上多了一個紅皮的煮雞蛋什么的,隨后父母告訴我今天我過生日了,后來紅皮的煮雞蛋沒了,變成了蛋羔。后來我離家去上學,我的生日又被我同宿舍的人牢牢記住,因為我們有不成文的規矩,誰過生日誰請客,所以我注定要過幾年大快朵頤的生日。后來就不太過生日了,每天平庸度日,總覺得生日已經成了一種于我來說無太大意義的事。
只是有時突然會接到一個久未謀面的朋友或同學的電話,寒喧一陣后,聽到她說:生日快樂。我才模糊地想起我很久沒有過生日的感覺了,于是我也暗暗地對自己說一句:生日快樂。
【淺談個人生日文化】相關文章:
淺談山寨文化12-11
淺談文化下鄉12-06
文化與文化載體之淺談12-11
淺談文化與文化教育的關系02-11
淺談疲憊與休息的文化12-08
淺談我國農耕文化06-26
淺談食品文化的發展06-01
淺談京劇里的文化11-15
淺談關于德國的文化12-15
淺談文化與設計的回歸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