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課程
論文關鍵詞:課程意義 存在問題 課程建議
論文摘要:本文從民辦高校為學生開設《職業生涯教育》課程的必要性出發,在探討目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從課程設置、課程目的與教學構建、教學時段與課時安排等方面,提出課程建設中的一些建議和思路,供大家參考。
高校學生這幾年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各個院校都把就業指導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做,在教學上紛紛開設或準備開設《職業生涯教育》課程。作者認為,作為在競爭環境中處于“先天不足”劣勢地位的民辦高校應盡快開設《職業生涯設計》課程,這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和一生的職業發展影響重大。由于該課程的開設尚處在摸索階段,沒有統一的模式。作者通過走訪調研和結合自身的工作特性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目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問題
1.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過程中出現的三個認識誤區:(1)職業生涯規劃等同于職業規劃。(2)自我規劃、理想規劃、環境規劃、組織規劃等,職業規劃僅僅是職業生涯規劃的一部分。就業教育等同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認識上的誤區必將影響畢業生和非畢業生今后的職業生涯規劃。(3)職業生涯規劃是個靜態過程。職業生涯規劃并不是一個靜態的過程,而是個動靜結合、交替的過程。
2.職業生涯規劃服務機構不完善:(1)理念缺失。(2)機構缺失。(3)專業教師匱乏。
3.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缺乏系統體系。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活動應該貫穿于個人發展的一生。在西方職業生涯規劃理念高度發達的國家,很多人從小學時代就開始了職業角度的自我探索,這種從小學到大學的長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使得他們的職業選擇是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及社會需求做出正確的選擇。而在我國,學生只有在大四就業時,學校才把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服務同時開展,大學生接受到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十分有限。據新浪網教育頻道推出的一項關于“你什么時候接受過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服務”的調查顯示:“從來沒有過的”占80.98%,“大學期間”占15.9%,“高中期間”占3.12%。這就表明我國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沒有形成系統,在小學和和初中階段目前還是空白。
關于職業生涯教育課程的幾點建議
1.課程目的。課程的目的主要是幫助學生確定個人的職業目標和發展方向,設計和實施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激發和調動學生自覺、自我發展的內驅力,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職業發展能力。通過教學讓學生樹立人生是一種經營的理念,每個人都在經營自己的人生。經營人生的三個基本:經營什么、何處經營、怎樣經營。明確職業生涯設計是經營人生最好的投資,通過不斷修正與提升職業生涯以形成怎樣經營人生的基本模式。最終實現人職匹配,使個人目標與目標相吻合,可以使個人資源與企業、社會資源充分地、合理地、有效地進行配置與利用,達到個人利益與企業、社會利益的最大化。獲得更多的人生成就感和幸福感。
2.教學內容構建。由于目前開設了該課程的院校選用的教材有不同的版本,有自編的和選用的。所以在教學內容的構建上也不盡相同。在課程體系的構建中,本人傾向于從學的角度構建整個課程體系。具體內容包括:(1)了解自己,認識自我,自我探索。讓學生明確自己經營什么,也就是以什么樣的方式謀生,找出自己的職業傾向。(2)了解職業及職業環境。讓學生明確自己何處經營。這包含兩層意義,一是指人生經營的地點;二是指人生發展的方向。設計職業通道與行動計劃。(3)對職業目標的探索。通過對職業目標的評估和反饋,及時修正、調整和提升自己的職業方向,逐漸向自己的職業目標靠攏。(4)自我提升與職業發展。
職業生涯課程的教學時段與課時安排
1.教學時段安排。根據各院校對該課程教學時段的不同安排,本人傾向在大一的下學期全面開設該課程。其理由是:(1)學生已經通過一學期的大學生活,基本上熟悉了新的環境,了解了所學專業及專業設置中的相關課程,也適應了大學的生活。同時,也會發現一些,如專業不符合自己的興趣;學習的意愿與初衷有很大的差異;對自己今后的職業選擇感到困惑和麻木等等問題。在大一下學期開設《職業生涯教育》課程正是時候。(2)學生通過自我認識、了解自己,找出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有了這個前提和基礎,可以幫助學生設計職業通道,制訂實現職業目標的行動計劃。比如,需要參加何種培訓,以取得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需要參加何種的實踐,以獲取相關的工作經驗積累。
2.教學課時安排。各高職院校對課時的安排,根據調查結果為:作為獨立或合并課程開設的,在課時的安排上有20~36課時不等;作為講座形式在新生和畢業前開設的有8~10課時不等;只在畢業前開設講座的有6~8課時不等。本人對本課程的課時作了一些安排,建議為30課時左右,對每一部分的課時安排可以根據具體內容和要求,以及學生的不同程度作合理的分配和相應的調整。
職業生涯發展教育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在民辦高校中開設《職業生涯設計》課程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和一生的職業發展影響重大。但對該課程如何設置,課程體系如何構建,教學如何組織與實施,如何達到一個預期的目的,還需要一個在實踐中逐步探索的過程。
參考文獻:
[1]劉建新等.《大學生生涯輔導》,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2]周凱.《近六成學生對就業“沒想清楚”》,《中國青年報》,2005年12月23日.
[3]梁國勝,燕雁.《大學生就業遭遇職業生涯管理難題》,《中國教育報》2005年10.
[4]駱宏,馬劍虹.大學生抑郁癥狀、問題解決能力與壓力感知的關系分析,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
[5]楊廷忠,黃漢騰.社會轉型中城市居民心理壓力的流行病學研究,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3.
【民辦高校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課程】相關文章:
論民辦高校學生工作模式與思路11-23
關于高校學生體育教育的論文03-16
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微信探究12-08
高校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思考03-29
試論民辦院校網絡教育資源的建設與思考03-28
民辦高等教育論文參考文獻11-17
民辦高校教育改革的想法論文03-0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