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論現行《音樂課程標準》中的音樂本位意識

        時間:2024-07-20 18:09:35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論現行《音樂課程標準》中的音樂本位意識

         論文關鍵詞:《音樂課程標準》 音樂本位意識

        論文摘要:本文結合國內研究動態,通過實踐,以《音樂課程標準》的內容標準的四個領域作為切入點,論證了音樂本位意識在《音樂課程標準》中的體現。

        《音樂課程標準》是2001年7月由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的實施方案!兑魳氛n程標準》力圖在“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和“實施建議”等方面全面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三位一體的課程功能,從而促進學校教育重心的轉移,使素質教育的理念切實體現到日常的教育過程中!兑魳氛n程標準》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加強過程性、體驗性目標,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從而實現學習方式的變革,改變單一的記憶、接受、模仿的被動學習方式、發展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一、音樂本位意識的體現
        《音樂課程標準》中內容標準主要體現在四個領域之中,即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
        1.歌唱教學是全面學習音樂的基礎。歌唱活動直接與情感相關聯,與心靈相溝通。在學習歌唱的過程中兼顧欣賞、練耳、視譜,了解音樂知識,增進對音樂認識的最佳途徑。在歌唱教學的過程中教會學生音樂知識、培養音樂能力,讓學生通過歌唱來體驗音樂,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歌唱作為學習音樂的基礎,理應受到足夠的重視。歌唱在學校美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形式所無法替代的,只有把歌唱教學擺在中小學音樂教育的首位,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促進素質教育的推進。
        2.欣賞教學是《音樂課程標準》中的一個突出重點!兑魳氛n程標準》對音樂欣賞教學精神內涵的解釋中可以看出:“欣賞教學是培養學生音樂感受、欣賞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中外優秀音樂作品對于開闊學生視野,提高文化素養,豐富情感具有重要意義。音樂欣賞至少需要三種能力:即認識能力、興趣能力、欣賞能力。面對不同的音樂客體,音樂欣賞的主體心理活動大致經歷了選擇、認識、感悟、融合、影響這樣一個過程。音樂欣賞過程,既是一個三種能力遞進的過程,也是人的心理從平靜到逐漸愉悅的過程,也是美育效果逐步深入的過程。這正反映了音樂作為審美藝術途徑的重要手段,始終體現著《音樂課程標準》的音樂本位意識。
        3.器樂教學也是中學音樂教學的重要環節。器樂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途徑之一。首先要選擇適宜的樂器,注意音準和音色,不可把音準、音色不佳的樂器引入課堂。要重視器樂曲的選擇與編配,不宜偏大偏難。教學中要體現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注意同唱歌、欣賞、識譜等教學內容的配合,也可課內外有機結合,以提高器樂教學水平。通過器樂演奏美的音樂不但能激發、影響學生的情緒,促進智力的開發,而且能陶冶情操,凈化心靈,這就是器樂進課堂的意義所在。如果在器樂教學中一味追求技能技巧的操作、訓練,甚至以學生演奏器樂的水平高低來評價音樂課堂教學的標準,必然不能達到教學目的,也是違背《音樂課程標準》精神的。
        4.識譜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必要環節。識譜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意識,培養他們的樂感,從而具備獨立的音樂欣賞能力。在選擇教學用譜的指導思想上,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以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掌握識譜知識和技能。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注意和唱歌、器樂、欣賞教學的配合,既要避免單純的知識教學,機械的技能訓練,又要適當注意自身體系的循序漸進和內容的完整。識譜教學應著重培養節奏感、聽覺能力、準確歌唱能力、創造性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加強對音樂審美的感知,也有利于找準音樂本位意識。
        二、對《音樂課程標準》中“音樂為本”的認知
        教學目標是教學所預期達到的境地和標準。它是教學的起點和歸宿,影響教學過程的設計,決定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安排,制約著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選用,決定教學結果的測量和評價。
        (一)傳統《音樂教學大綱》和新制定《音樂課程標準》的對比
        從中不難發現,《音樂教學大綱(修訂稿)》相比起《音樂教學大綱(試用稿)》減少了音樂的政治教育功能和德育功能,降低了音樂學科知識和技能難度,更加貼近中學生音樂心理的實際。但是它也存在三個方面的不足:第一、對音樂的本質認識不夠,缺乏音樂課程自身特有的本質特征的表述;第二、認識到了美育的重要性、音樂的美育功能和音樂教育“育人”的本質,但是表述得不夠明確;第三、有德育化傾向,把音樂作為實施其他教育的工具,削弱了音樂課程存在的相對獨立性,失去了音樂課程特有的價值和功能,淡化了音樂學科的自身特點!兑魳氛n程標準》的課程目標以音樂和育人為本位,突出了學科的自身特點和人文性,豐富了音樂教學的審美內涵。
        (二)音樂課程內容在傳統《音樂教學大綱》與新制定《音樂課程標準》的體現
        課程內容框架的不同,體現出了兩種不同的教育理念!兑魳方虒W大綱》的課程內容框架是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以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核心構建的,突出的是音樂學科的特點;而《音樂課程標準》的課程內容框架是貫徹素質教育的精神、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構建的,注重的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的整合。基于這種認識和定位,《音樂課程標準》在《音樂教學大綱》的基礎上,除了將《音樂教學大綱》原有的課程內容整合成感受與鑒賞、表現兩個方面之外,還增加了音樂與相關文化、創造兩個部分的內容,讓學生在圍繞人文音樂主題的學習中輕松、快樂的學習和感受,也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音樂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在《音樂課程標準》的精神指導下,新教材體現了以音樂本位審美為核心的理念,時刻關注音樂與人、音樂與自然、音樂與民族、音樂與人文的關系,深刻強調了音樂本身的美育教育功能。
        三、結語
        中學音樂教育是以審美核心理念的音樂自身功能的教育。音樂不再是德育或者政治教育的附屬,而是回歸了它本身,以音樂本身的審美為本位意識的思想深刻反映在音樂課程標準之中。筆者以自身的實踐為依據,發現現代中學音樂課堂中音樂本位意識在新課程標準中突出的顯示,并且以傳統音樂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的精神指導下三種不同版本的教材為依據,論證了新教材中所體現的音樂本位意識,以實踐材料、直接和間接的材料來進行論證,得出客觀結論。

        參考文獻:
        [1]周芳.如何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實施“音樂本位原則”[J].
        兒童音樂,2009(8).
        [2]李玉芬.立足音樂本位,打造靜、凈、實、雅的音樂課堂
        ——《歡樂頌》合唱公開課反思[J].文教資料
        2010(16):99-101.

        論現行《音樂課程標準》中的音樂本位意識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論現行《音樂課程標準》中的音樂本位意識】相關文章:

        論音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12-10

        論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影響11-24

        論音樂教育在思想教育中的應用11-23

        論打擊樂教學中的音樂情感培養11-21

        論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功能12-02

        高職院校的教育本位論析03-08

        論高校素質教育中的音樂素質教育11-18

        論籃球教學與訓練中籃球意識的培養11-24

        論在詞匯教學中培養跨文化意識12-01

        • 相關推薦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