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L與PBL模式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論文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大學生獲取知識與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如何引導學生合理使用如智能手機等移動通信設備服務于學習,激發學生計算機學習興趣和潛能、培養其團隊合作探究意識,建立起優化的課堂教學模式體系,創新教育方法,把先進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學中,推動高校課程教學改革已成為廣大教師關注和研究的熱點。本文基于GBL( Goal- Based Learni ng,以目標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和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中開展研究與探究實踐。
二、GBL與PBL模式教學方法分析
教學方法是課程教學系統工程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是教師與學生有效對教學內容進行教與學的重要環節與紐帶。教學方法的運用與創新直接關系到課程教學內容是否能依據課程目標讓學生真正學好該課程。而評價教學方法優劣的主要依據是教學效果的好壞,即學生是否主動且有興趣的對教學內容知識進行掌握,并能真正明確自己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4}}} GBL是圍繞課程教學目標開展教學設計,是強調目標為本的教學方法;而PBL是圍繞課程教學內容學生是否掌握而設計問題,討論式開展教學設計,是強調問題的設計為導向的教學方法。融合GBL與PBL兩種教學方法,主要是遵循“以學生探究式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思路,圍繞課程教學目標對每堂課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問題,以課堂教學“目標+問題”為導向進行教學討論、實踐與總結反思,從而提高課程教學效果。
三、GBL與PBL模式教學的探索實踐
GBL與PBL模式教學過程必須堅持以目標為本,且與問題導向相結合的原則。為了達到課程教學效果,在進行兩種教學模式融合中首先需明確課程教學目標,其次對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增刪與并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同時要確保進行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以及課程學習完成后的學習成效評價,F以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為例進行探索與實踐。
1.結合GBL與PBL模式確定“一本多源教學大綱”。課程教學,以綱為要,教學過程不能就只是教一本書,而應該圍繞課程的目標精心組織與設計教學內容,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學完課程,達到課程學習的最終目標。以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為例,在兩種教學模式結合的基礎上,對課程目標、課程所選教材進行綱要化,搜集該課程相關的教學內容、各類教學資源,并制定出“以某本教材為本,多樣化資源為源”的大綱。該教學大綱需涵蓋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基本要求、主要教學內容及學時分配、教學方法與策略、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方式等基本要素,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技能目標與情感目標)明晰,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設計緊扣課程教學目標。我校在《大學計算機基礎》、《數據庫基礎與應用》等大學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大綱中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有效整合,圍繞課程教學目標將課程知識體系劃分各模塊、各知識單元,對教學內容知識又通過設計活動、任務進行相關知識的關聯化。如大學計算機基礎就劃分了計算機系統模塊,在該模塊中的學習目標、若十單元知識、主要活動與任務、活動與任務設計中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學習,達到學習目標要求。
2.結合GBL與PBL模式重組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目的是更好的傳授課程教學內容,因而教學內容的組織選取與建設也是研究與探索的重要方面。目前,一般的課程教學教師往往以某本教材為藍本,根據教材的章節順序,寫好教學周歷,然后從教材的出版社下載其配套的電子課件,照本宣科,故而學生感覺課堂所學的內容乏味,課堂埋頭玩手機,昏昏欲睡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GBL與PBL融合的創新式教學方法在重組教學內容時,是在明確課程目標基礎上,依據課程教學大綱,對課程授課內容模塊化,再由模塊進行單元化,各單元又由相關的活動、任務及知識問題相互聯系而成;顒、任務的設計中圍繞著該知識所應掌握的目標,達到的能力,并在PBL導向下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比如,在大學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教學中,在“計算機硬件系統”教學模塊中劃分硬件邏輯系統、硬件系統、性能指標、計算機組裝等幾個單元,再基于組織支撐這些單元內容學習的相關知識,設計活動與任務。在該模塊中就設計了“觀看事先錄制的計算機組裝微視頻”與“為自己配置一臺電腦,分析性能”兩個活動。然后基于這些活動,設計了如“看組裝視頻后計算機是由哪些部件組成的,談一談”、“計算機組裝的基本流程是什么”、“電腦性能指標主要有哪些”、“你配置的電腦中談你覺得選配最合理的一個部件”等問題。這樣問題的回答與討論內容指向了各個學習單元,而對各單元的掌握也就達到了該模塊的學習目標,從而有效的保證了“目標+問題”為導向的教學內容的組織。這樣通過問題的設計與導向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聯想性學習,也就自然讓學生達到了大綱中該模塊的相應學習目標。
3.結合GBL與PBL模式設計教學過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最終都需要在合理的教學過程中進行開展,而開展教學過程的對象當然就是教師與學生。在開展課程模塊化教學中,教師首先對模塊中每個學習單元的目標進行明確,然后再對該單元中難點、重點等原理性知識進行講解,接著確定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入哪些活動,學生要完成哪些任務。當然教學計劃或周歷中也需確定學生要提前預習的內容。這樣教師在課堂上講授時間減少,主要精力放在圍繞課堂這一單元學習目標引入所設計的教學內容的活動與任務。學生對這些“活動”(具有相關主題的表演、游戲或競賽項目)開展分組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學習,教師則引導學生解決活動及任務中所設計的實現學習目標的問題,從而掌握每一次課堂的學習內容;凇澳繕+問題”的教學設計也就實現了學生為主,教師引導的教學方式的改變,學生課堂學習興趣與積極性高漲,課堂教學效果明顯提高,從而更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
四、GBL與PBL模式教學的課堂評價
課堂教學評價主要是基于新的教學方式下的學生學習成效評價,是GBL與PBL模式評價課堂的重要環節,主要從兩個方面開展。一方面是依照目標導向標準制訂的教學大綱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涉及的內容廣泛,有難有易,有原理基礎性,也有實踐操作性,學生的興趣偏向不穩定,因此在教學大綱的規劃中進行形成性考核,即課程考核采取平時成績30%+學期過程中兩次綜合測評20%+期末無紙化上機操作考核50%的多次考核加平時成績的測評。這樣把握學生學習過程中學習目標的掌握情況,避免了“一考定成績”的呆板評價。另一方面是學生根據課堂學習對自身提升的促進程度來評價教師教學,即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是否以教學目標為本,以問題為導向開展的探究式、參與式學習,是不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是去評價教師本身如何。比如,在計算機公共基礎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方法的創新評價采取了隨機問卷調查(主要調查學生對課堂實施的新的教學方法的認識、感受、收獲及建議),隨機訪談(主要訪談學生希望什么樣的課堂,什么樣的教師等)以及學生教學信息記錄員記錄的學生上課狀態(學生課堂主動提問,參與小組活動,玩手機或在課堂能有效進行活動開展等情況)進行分析與評價,及時反饋課程的課堂教學方法、教學成效。
五、結語
結合GBL與PBL在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教學中進行課程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探索,能進一步明確高校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并進一步更新與優化教學內容的組織和教學過程的設計與實現,倡導“以學生探究式學習”為中心的教學研究與實踐。研究實踐效果顯示,該教學方法的創新能改變現有課堂教學的被動式學習,促進課堂教學以學習興趣、學生自主的探究式學習,提高課程教學效果。與傳統課程教學相比,該教學方法需要教師能駕馭整個課程,進行課程教學內容的精心組織與準備,也需要學生能按照教學計劃提前預習相關教學內容,主動參與課堂。師生需要通過角色轉變來適應新的教學方法,這也需要有政策的保證及長時間的實踐。
【GBL與PBL模式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PBL教學模式在數據庫課程中的應用論文02-21
中醫院校PBL教學方法及改革方向論文03-19
婦產科教學中PBL教學方法的運用論文03-01
新課程下生物教學模式探討12-04
研究PBL導向下醫學教育模式改革論文02-16
教學方法多樣化探討論文02-26
隨機過程課程教學方法論文02-20
微課程的應用與教學方法分析論文03-0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