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隱性文化建設內涵探析論文
【摘要】隱性文化建設的內容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建設三方面,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好比三個同心圓,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形成一個和諧的大學文化系統。隱性文化建設具有暗示性、多樣性和長期性的特點,它的作用方式主要表現在滲透與暗示,體驗與記憶,傳遞與影響。
【關鍵詞】隱性文化;內涵;探析
隱性文化和顯性文化是一對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概念。顯性文化是以文字或符號(包括聲像和電子出版物)為載體而顯現于外的,而且這種文化是有意識地經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如班級、課堂)按一定計劃進行的。隱性文化則是指深藏于學校文化(有形的、無形的)中、教學計劃之外,教育者以二I#計劃的、非公開的、有意或無意的方式傳遞給學生的價值觀、態度、信仰、情感等非學術性的知識。
顯性文化和隱性文化又是相輔相成的,隱性文化的實施有時候需要通過顯性文化來完成,顯性文化是隱性文化的一定基礎,兩者有相互包容的部分。
一、內容
隱性文化主要包括墨方面的內容:
1.物質文化.,物質文化是以各種客觀實體存在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文化景觀,即通常所說的硬件,以校園基本設施、圖書資料為主,包括校容、校貌、自然物、建筑物等;大到一樓、一室、一路、一坪、雕塑、廣場等都應該按“藝術”精品的標準來建設,小到每一棵大樹都虛標出樹名、特性和樹齡,一草一木的養護水平都要高,還有;铡⑿、校服、學報、畫冊、校園網、宣傳欄、宣傳標語、指示牌、信封、稿紙以及交通T具.二的標識都應力求精致、美觀、有品位。即使是學院的一個通知、喜報也應起到賞心悅目的作用。這些物質設施和外在環境既是學校辦學的基本條件,也是學校內在精神的外化,體現一個學校的內涵和品位。
2.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建設包括兩個層而:一是理性層面,反映大學制度文化的思想、理念和精神:大學制度文化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和價值訴求,充分體現人文關懷,堅持教育公平。在大學的人事管理、教學管理、科研管理等制度設計中,應以學生、教師為主體,加強人才流動,加強激勵機制,促進教師在教學、科研}:的創新;在教學、科研管理及學的專業設置和發展方向}:,應積極采納教授們的意見和建議,向“教授治學”的方向發展。二是實體層面,大學制度包折L大學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大學管嬋體制及其規章制度、組織機構及其運行機制、特定的行為規范等。
3.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學生生不息的文化根源,也是一所大學給予學生人格影響的本質所在,它將成為師生血脈中安身立命、終身受用的文化遺傳基因,對學校的發展和育人目標的實現具有導向和保證的作用。來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經過大學的文化熏陶,離開學校時帶走的最珍貴的財富就是大學精神。而最能體現大學精神的是校訓,它能傳承歷史,把握方向,弘揚精神,洗滌靈魂,它是辦學精華。
二、關系
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好比三個同心網,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形成一個和諧的大學文化系統。外層屬于淺層面文化:物質文化——“器俱”;中問屬于中層l酊文化:制度文化一一“規范”;核心層屬于深層面文化:精神文化——“校風校訓”。制度文化反映和維系著文化整體,在文化系統中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文化的演進雖然是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個層面的協調互動。但是,文化整體的協調互動卻必須依賴一個良性有效的秩序,唯有通過制度文化才能達到。當制度諸兇素產生和形成之后,就會使人的精神因素通過制度因素轉化成為物質成果,也就是人類行為或人類活動的收獲。
三、特點
1.暗示性。隱性教育是通過感人的情境(如校園的建筑)、優美的藝術f如壁畫、雕塑)、和諧的環境(如校網的花草樹木)、意味深長的語言(如名人名言、語錄)、善良的行為(如文明禮貌)、町敬的榜樣(如名師、教授)、多彩的活動(如學術節、文化節及各種文體活動)等多種形式進行的,顯性文化的明示教育是直接告訴受教育者“你應當怎樣做”或“你應當做什么”:而隱性文化的暗示教育則是使受教育者自己回答“我應當怎樣做”或“我應當做什么”。
2.多樣性。隱性文化是學校所有文化要素的集合,幾乎尤所不包,無處不在。它涉及學校生活的所有方面并滲透于其中。它不僅涉及以學校建筑為主體的整個學校的宏觀、微觀的物質環境,而且也涉及整個學校的課堂、宿舍的精神氛圍;不僅涉及各學科的任課教師,而且也涉及學校領導、學生管理者、后勤人員以及作為教育實踐對象的學生;不僅涉及課畿教學,而且也涉及課外活動和師生的日常生活。隱性文化的多樣性,要求學校每一位教職員‘lj都要認識到它的存在價值,都要有明確的意識,并發揮積極的育人功能。
3.長期性。一所優秀高校的校園文化需要數{.年共至l百年的不斷沉淀、積累、提煉,而對于大多高職院校來說,要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校園文化,更需要一個長期探索和積累的過程。因此,隱性文化建設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隱性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的,顯性文化教育課程可以不斷更改變化,也町能隨著時問的流逝和對人的發展失去作用被人逐漸遺忘,但隱性文化一旦產生形成,就會在人的情感和記憶中打}二烙印,這種精神印記甚至是一輩子,代代相傳,形成學校的精髓,以強大的精神力量影響著社會,成為文化引領和先驅。
四、作用方式
1.滲透與暗示。滲透性是隱性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特點,滲透式教育則是指教育者運用科學的方法將教育的內容,通過一定的載體滲透到受教育者可能接觸到的一切事物和活動中,它是實現隱性教育的一條重要的途徑。如內隱教育的內容可以滲透在任課教師每一步的課程設置、積極的學校精神、先進人物的榜樣示范和良好的社會環境中,按教育內容的要求,通過一定的形式將有關的政治、理想、道德的知識信息作為活動的內容,并利用一些寓教于文、寓教于樂、寓教于行的融入到校園文化活動的內容當中去,達到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思想素質的目的。
2.體驗與記憶。一所優秀的大學,其優秀就體現在能將優秀的文化傳承演化為獨具特色的校風上。只有這樣,學生的情感體驗中才會鮮明地烙上學校的印記,才會和母校建立起無論身在何處永遠魂牽夢繞的文化情結來,才會讓大學的精神影響他的一生。
3.傳遞與影響。隱性教育還通過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的相互傳遞與影響來達到教育目的。集體生活具有極大的教育性,為了更好地激發新思維,傳播新思想,體驗新生活,增強學生之間的相互教育性,世界一流大學在使學生來源多元化成為一種慣常行為的基礎上,努力擴大學生之間相互接觸的機會。
教師對學生的示范和影響作用不容低估。閏務委員陳至立在第二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表彰會上殷切希望“廣大教師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用高尚的師德情操、無私的奉獻精神、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淵博的學識,用自身的先進思想和模范行動教育、熏陶和影響廣大青年學生,成為青年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苯逃块_展“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評選活動是一個拉動全國高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隱性文化建設的重要手段。教師的崇高風范,是最重要的隱性教育之一,對學生的影響往往是終身受益,所以高等學校要創造條件,在努力提高每位教師教學科研水平的同時,努力培養教師們的高尚情操、奉獻精神和人格魅力。
【隱性文化建設內涵探析論文】相關文章:
加強文化建設對醫院管理內涵質量的探析08-02
探析在項目教學中引入隱性分層教學的思想05-31
關于高校輔導員隱性德育資源探析06-12
倫理與道德的關聯探析論文04-20
文化建設論文12-13
關于高校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問題探析06-11
股權結構與代理問題探析論文09-26
高職新生心理適應問題探析的論文06-05
朱次琦的史學思想探析論文05-02
校園文化建設論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