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論農村寄宿制學校校園文化的構建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寄宿制學校校園文化內涵功能構建
論文摘要: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出現對中小學校園文化構建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對農村學校校園文化的內涵、功能解讀的基礎上,著力闡述了構建農村學校校園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性。
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不斷深入和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的逐步到位,集中優勢教育資源辦規;募乃拗茖W校已成定勢。這種背景下的校園文化構建也需要在繼承優秀傳統范式的基礎上再度思考,發展創新。
一、校園文化的內涵
按照著名文化學家梁漱溟“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義,應在經濟、政治乃至一切無所不包”的論斷,我們可以把中小學校園文化理解為校園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它是依附和從屬于社會大文化的一種亞文化,是學校管理者依據社會的要求,帶領全體師生在朝著學校辦學目標邁進的過程中所創造的所有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主要由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個層面的內容構成。
校園精神文化是學校整個風貌的體現,是學校的底蘊和靈魂,如辦學理念、學校目標、道德觀念、校園輿論、人際關系、師生素養及教風、學風、校風等。校園制度文化是指學校的規章制度,是全體師生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校園行為文化主要指校園人的言行舉止的養成,是校園精神文化在個體上的外顯。校園物質文化主要指體現校園文化內涵的物質環境,如墻壁上張貼的名人名言和校訓、莊嚴的旗臺和飄揚著的國旗、校園文化櫥窗、校園標志性建筑等布置和設施。這四個層面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相互交融,相互影響,以內隱或外顯的方式共同影響校園人。
二、校園文化的功能
中小學校園有別于成人世界,它受中小學生質樸、純真的影響,充滿著童話般的夢幻,展示著理想般的希望和追求。中小學校園特點和文化內涵決定了它必然具有以下功能:1.教育功能,這是校園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其區別于其他組織文化的最主要的特征。2.約束功能,主要通過規章制度、校園環境、校園風氣和團體氛圍等來實現。3.服務功能,主要表現在管理者帶動全體教職工轉變觀念,把個體利益與學校命運和學生發展緊密聯系起來,形成共識,真正實現教育服務于學生。4.激勵功能,表現在校園文化為師生提供了享受文化和創造文化活動的空間,激發他們更高的參與興致,使他們更加主動、積極、創造性地投入到校園文化的自覺構建中。5.娛樂功能,表現在讓學生浸潤在蘊涵著濃濃的真、情、善、美、富有個性的校園文化中,使他們樂在其中,愉快、安心、舒心、開心地學習、生活和發展。
三、校園文化的構建
在農村寄宿制學校校園文化的構建中,我們應著力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抓基礎,搞好物質文化建設。
物質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支撐。校園物質文化屬于校園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完善的校園設施將為師生員工開展豐富多彩的寓教于樂的教育活動提供重要的條件,使他們教有其所、學有其所、樂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樂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和教育。完善的設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場所,將使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將有助于陶冶校園人的情操,將塑造校園人的美好心靈,將激發校園人的開拓進取精神,將約束校園人的不良風氣和行為,將促進校園人的身心健康發展。
目前,一方面我們將校園資源進行合理布局和配備,著力解決好寄宿生的食宿用房,開辟寄宿生活動場所,配置食宿設施,讓他們進得來、留得住,讓學生安心、家長放心。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每一個學生都投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布置我們的校園、教室和寢室,使他們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得到鍛煉和提高。還有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注重校園環境的打造。整潔、優美的校園環境讓人心情愉快,精神輕松,做事的積極性高。學校要想方設法做好校園的凈化、美化和綠化,時時保持校園環境的整潔,對校內道路、活動場所及綠化區進行統一規劃,力求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發揮校園文化的熏陶功能,讓校園的一景一物,甚至每個角落都說話。這樣我們的校園才能成為學生流連忘返的花園、溫暖的家園和幸福的樂園。
2.抓重點,搞好制度文化建設。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校園制度文化包括規章制度、道德規范、人際交往方式、文娛活動方式等,是校園人共同認可并自覺遵循的行為準則。校園制度文化堅持正確導向,著眼點是建立競爭機制,使校園活動(包括學習、工作和生活)經常處于競爭狀態之中。學校制訂了各項規章制度,所形成的良好班風及校風都能得到有力的保證。
當前農村寄宿制中小學制度文化建設必須著手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抓好有關寄宿制管理制度的制訂和完善。針對具體實際,大致上制訂好諸如《寄宿制學生章程》、《學生寢室管理辦法》、《寄宿制學生食堂管理章程》、《食堂從業人員管理辦法》等,并且力求量化、細化,遵循黨和國家的教育法規、政策,遵循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遵循中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二是要抓好制度意識的培養。學校要高度重視師生制度意識的培養,因為制度文化建設是關鍵。要利用政治學習、集體晨會、家長會、班隊課等一切輿論宣傳陣地加強這方面的工作。三是要抓好制度的實施。學校規章制訂制度并不等于就能自然而然形成校園制度文化,校園制度文化能否起作用主要表現在制度能否被校園人所接受,只有當制度這種“外在文化”轉變為校園人的“內在文化”時,才能發揮其作用。在抓制度落實的過程中,我們要努力營造實施制度的條件,使其得以順利實施。
3.抓難點,搞好行為文化建設。
如果說校園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是靜態的話,那么學校的行為文化就是動態文化了?梢哉f學校行為文化是學校辦學理念融化到師生員工血液里后的外化,是學校育人活動中最直接、最廣泛、最深刻的部分。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都是要通過一定的行為和有組織的活動來進行的。如果能用文化來審視這些行為,并通過全體師生員工的參與形成與學校辦學理念相吻合、富有個性、鮮活的行為文化,那么,這所學校離文化育人的境界也就不遠了。
目前,農村寄宿制學校的校園行為文化建設,著力點應在寄宿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和寄宿生生活輔導老師及食堂從業人員的行為管理上。寄宿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要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實現,一是加強生活教育,教他們學會過完整的集體生活,學寢室床鋪的整理,學生活用品的擺放,學衣鞋的洗刷,學自己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二是加強保健教育,教他們學會保護自己,學基本的生理衛生知識,學常見病的防預,學自己照顧自己的本領。生活輔導老師和食堂從業人員的行為管理主要通過一系列的培訓來實現,一是實現觀念轉變,要發自內心地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牢固樹立服務意識;二是加強專業培訓,從廚房飯廳抓起,抓實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每一個細節,防微杜漸,嚴格要求工作人員規范操作,盡最大努力為住宿生提供最優質、最實惠的服務,讓他們在這種良好的服務文化里感受到家的溫暖。
4.抓關鍵,搞好精神文化建設。
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它主要包括校園歷史傳統和被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是一個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目前農村寄宿制中小學周邊撤并了一些小規模村小,使得校園精神文化的建設顯得刻不容緩。主要要抓好兩方面的建設。一是校風建設。校風建設實際上就是校園精神的塑造,校風作為構成教育環境的獨特的因素,體現著一個學校的精神風貌。好的校風具有深刻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環境氣氛要求的心理和行為時刻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使每一位校園人的集體感日趨鞏固和擴展,形成集體成員心理特性最協調的心理相容狀態;好的校風具有激發學校成員內在動力的作用,催人奮進;好的校風具有保護學校成員的心理發展的作用,對不良的心理傾向和行為具有強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種不良心理和行為的侵蝕和干擾。當然,任何優良風氣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風順,需要一個漫長的培育過程。因此,我們在培育優良校風的過程中,要持之以恒、不屈不撓。二是人際關系建設。校園人際關系包括學校領導之間的關系、學校領導與教職工之間的關系、教師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良好的學校人際關系有助于廣大師生員工密切合作,形成一個團結統一的集體,更好地發揮整體效應。構建良好的校園人際關系,學校管理者、教師要樹立正確的管理觀和教育觀,要充分尊重和保護自身服務對象的正當權益,培育民主和諧的校園人際氛圍,同時也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交往技能,積極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參考文獻:
[1]楊全印,孫稼麟.學校文化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11.
[2]寧軻.淺析現代學校制度與學校文化的關系.湖北:新課程研究,2006.8.
[3]蔣忠.班級文化的建設.山西:教學與管理,2002.9.
【試論農村寄宿制學校校園文化的構建的論文】相關文章:
寄宿制學校學生管理思考論文05-21
試論構建生活化的政治課堂05-30
融入企業文化構建新型職業學校校園文化05-18
淺析寄宿制學校留守學生的教育問題論文05-06
試論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的幾點體會論文05-21
試論“尊重學生”論文04-28
校園文化對學校育人的重要性論文04-27
管樂團對學校校園文化發展的作用論文09-08
以就業為導向 構建特色校園文化08-06
高校教研文化構建論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