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科教育論文小議政治課中的教學改革
什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小議課堂改革中的“整體教學”。只有提高課堂45分鐘的質量和效率,才能使素質教育在各學科教學中得到落實。課堂是師生共演的舞臺,若要在課堂上落實雙基,滲透德育,充分調動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提高課堂教育效果,就必須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而"整體教學"是貫徹實施素質教育政策,是針對于應試教育中的課堂"個體教學"中的弊病而進行的一項新的課堂教育模式改革。
什么是課堂"整體教學"呢?對于這個概念的理解,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均沒有一個較為明確說法,使得站在教育第一線上的教育工作者處于一種極為尷尬,模棱兩可的境地。筆者認為。所謂的課堂"整體教學"是在教學操作平面上,學生是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知識系統是主體認識和掌握的客體,綜合素質是主體作用于客體的產物,教師和其他教學手段是促使主客體有機結合的中介質,四者有機統一構成的一個整體結構系統的教學活動,就是課堂的"整體教學"。
這種素質教育下課堂的"整體教學"模式,徹底改變了傳統應試教學中課堂的"個體教學'模式,緊扣時代脈搏,社會需求,合乎了素質教育的教學觀,教育論文《小議課堂改革中的“整體教學”》。"個體教學",強調以個體即教師為中心,突出施教者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生知識系統的形成及質量的優劣完全取決于教師的"教",學生做為"教"的對象被推到接受教育的客體地位,處于極為被動的狀態,應試教育教育網)中的教學模式正是以此來對待教學中的主客體的,在這種教育思想指導下,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始終處于主體、“主宰”的地位,學生卻似沉默的羔羊,被迫學習的被動性顯而易見,結果是:教學活動僵化,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反應沉悶,教學效果平平。盡管有些學生被動接受教育中闖過了升學“獨木橋”,然而最終卻都闖不過社會關,因為他們綜合素質不高,實踐能力差,缺乏獨立思維能力和創造才能,不適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所謂的“高分低能兒”正是社會對當前應試教育培養之下的人才的評價。
素質教育中課堂的“整體教學”模式,則強調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突出了受教育者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闡明了學習的主體即學生在教學活動的真正主體,而客體是主體認識和掌握的對象??知識系統,施教者即教師則是促使主客體有機統一的中介,是銜接的橋梁。在這種“整體教學”的整個教學活動舞臺上,學生永遠是不斷思考、不斷探索知識領域的主角,而教師則是開啟學生思路和知識大門的臺下指導員,是“導演”。結果則是:教學活動生機盎然,教學方法日新月異,教學反應活躍沸騰,教學效果卓然顯著。這不僅極大地調動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主動性和積極性,開拓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想象能力,而且培養訓練發展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造才能,促進了他們的全面綜合素質的和諧發展,符合了時代和社會對人才發展的要求。
【學科教育論文小議政治課中的教學改革】相關文章:
數字圖像處理教學中的問題及教學改革的論文05-07
高校音樂教育中管樂教學改革08-24
水產專業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實踐教學改革探析教育論文05-11
高職高專教育實踐教學改革思考論文05-12
田徑教學改革的思考論文08-11
現代教育技術在高校思想政治課中的應用08-05
幼兒教育中的家園合作論文11-06
高,F代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論文08-19
讓時事政治活躍政治課堂論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