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能為大學生創業做些什么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當今時代奏出最強音。為鼓勵大學生創業,國家教育部門出臺政策,允許大學生休學創業,各地政府也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優惠措施。在國家政策的激勵下,大學生的創業比例有所提升,智聯招聘《2015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數據顯示,2013屆、2014屆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比例分別為2.3%、2.9%,而2015屆畢業生選擇創業的比例“猛”地達到了6.3%,比2014年翻了一番。而據第三方調查機構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的《2015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011屆大學畢業生畢業時創業的人群中,三年后仍堅持創業的比例為47.5%,這也意味著有52.5%創業者沒有熬過三年。
大學畢業生選擇創業的比例提升,這可以視為國家政策激勵的結果;可是,一半以上的大學畢業創業者堅持不到3年,則提醒,鼓勵大學畢業生創業必須理性——雖然創業失敗并不意味著創業就沒有收獲,但貿然選擇創業而導致的創業失敗,還是會給他們未來的職場和事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也會澆滅一些大學生創業者的創業想法。
大學畢業生選擇創業的比例低、創業成功率低,這并不是新聞。我國早在10前就鼓勵大學生創業了,可是,政府部門和高校常年抓創業激勵,卻只激發出學生的創業夢想,而沒有激勵出成功的創業實踐來。我國大學畢業生創業的比例一直在1%~2%,而創業成功率更低。問題恰恰出在,抓大學生創業,只重視激勵,卻忽視根基。試想,如果一名學生缺乏創業的能力和素養,縱有創業夢想和創業優惠政策,又如何?無非兩個結果,一是在選擇創業時瞻前顧后,邁不出腳步;二是就算邁出腳步,在現實創業中,由于經驗缺乏、管理不善,而以失敗告終。
對于國家政策允許大學生休學創業,大家感到憂慮的是:這會不會出現大學生盲目地不顧學業去創業?這要從兩方面看,一方面,確實可能存在有的學生在政策的鼓動下,沒有做好準備盲目創業,這當然不可能有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大多數學生并不會為政策所動,真要投入創業時,他們還是會掂量自己有多少能力,再作出選擇,現實也說明,選擇休學創業的是極其少數。
所以,筆者認為,對于大學生創業,如果大學生確實有好的項目,應該給予支持,包括資金扶持和咨詢指導,引導他們的創業走上正軌;而在沒有好的項目之前,不能閉門造車,為創業而創業。
我們不能忽視一個基本問題,我國大學生就業難,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大學培養的人才沒有個性、特色,大學“千校一面”,學生“千生一面”,沒有就業競爭能力。當一個學生連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都很難時,希望他們自主創業解決自己的就業問題,這很可能是看上去很美。52.5%的大學畢業生創業者沒有熬過三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大學生創業的艱難。影響創業成功的因素很多,包括資金、人脈、不平等環境等,但不能排除學生自身能力的因素。
不容否認,在國家政策的激勵下,會有更多的學生會拋棄傳統的就業選擇,投身創業,但我國要形成美國大學畢業生20%選擇創業且創業成功率較高的局面,必須從根本上對大學辦學和教育進行改革。
首先,必須給學校充分的辦學自主權,讓學校結合本校的辦學定位,自主開設學科、專業、課程,培養具有本校特色的學生。
其次,大學在辦學過程中,應把選擇權交給學生,允許學生自主選擇課程、師資、學習時間。如果學生有選擇權,那么,就不存在休學創業的說法,學生可以在求學過程中,自主確定學習時間,花一段時間去體驗社會,感受創業。
再次,對于大學畢業生創業的評價,不能以他們在高新技術領域創業就贊揚,而在傳統行業創業就冷嘲熱諷,在任何行業領域都需要創業者,這才是大眾創業。
與政府給大學生創業出臺優惠政策相比,給學校自主辦學空間,培養有個性和創新意識的學生,讓學生自主、多元選擇成才路,無疑更為重要,而這要求政府放權,換言之,政府部門要減少對學校辦學、人才培養的干擾,才是真給大學生創業打造良好的土壤,這樣的土壤形成,大學生創業的春天就不愁喚不出來。
【能為大學生創業做些什么】相關文章:
大學能為“草根創業”做些什么02-25
30歲的女性創業適合做些什么11-20
什么是大學生創業基金03-28
大學生創業的意義是什么05-24
大學生小本創業做什么?12-02
女大學生創業做什么03-21
什么行業適合大學生創業?11-24
大學生創業做什么好?03-04
大學生創業動機是什么12-30
大學生創業可以做什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