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作文教學技法探討
下文討論的是初中作文教學技法,提供給大家學習參考。
一、積累材料,遷移運用
現在,有不少學生在“題海戰術”中沉浮以提高分數,“重理輕文”的現象較為嚴重,以致于有些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理科書”,平時很少進行課外閱讀,缺乏寫作材料,對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學生作文有話可說,有物可寫,必須注意積累寫作材料,提倡多閱讀文章。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破萬卷”是說書讀得要多,書讀得多,知識才厚實,才能博古通今,寫起文章來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僅僅靠多讀是不夠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說:“學以為耕,文以為獲。”這是說閱讀是寫作的先導,沒有讀的“耕耘”,就沒有寫的“收獲”。因此強調學生對所讀之書還要熟讀精思,融會貫通,積累材料,讓它成為自己寫作的“源頭活水”,學會遷移,并運用到作文中去。這樣,作文時內容就會應筆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二、提倡模仿,培養文風
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點在于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能降低學習的難度,又能收到明顯的效果。對于初學寫作的學生來講,我們應積極提倡模仿和借鑒范文,培養好文風。即使剛模仿時比較機械,也應加以肯定。吳增祺說:“文章之體,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則仿而為之,雖通人不以為病。”這是指文章體式上要加以模仿學習。歷史上許多文學家也曾模仿古人寫作,成為一代風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是從庾信的“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模仿來的。再如,左丘明的《左傳》善于用對話敘事寫人,司馬遷的《史記》善用語言、動作表現人物性格,這些手法都為后世的散文家、小說家、戲劇家所模仿。模仿是創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開始求“與古人合”,其后必須“與古人離”,所以我們必須強調模仿時還要加以創新,培養好文風。
三、以說促寫,下筆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可以看到:有些學生說話時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而作文時卻絞盡腦汁,無從下筆。原因何在?因為“說”在實際生活中實踐較多,而“寫”卻較少,沒有實踐,怎能靈活運用呢?因此,在寫作訓練時,可以強調學生先說后寫,即在作文時,讓學生構思后,把要寫的內容先說出來再寫,還可以充分利用課前三分鐘時間進行演講,培養口頭作文能力,并引導學生把“說”和“寫”聯系起來,這樣說說寫寫,寫寫說說,不僅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通過說話過程中對口頭語言的敘述,提高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寫作能做到中心明確、條理清楚。
四、多加肯定,少點批評
我們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應盡量肯定他們的優點,用委婉的話指出不足之處。大家都知道,春秋時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優點是很有才華,他的缺點是貪財。鮑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華而重用他,讓管仲在齊國的爭霸事業中一顯身手,使齊國得以九合諸侯,雄極一時。如果當時鮑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點而不加以重用,管仲能發揮自己的優點,齊國會有后來的成功嗎?同樣,在作文時,有些學生的習作并不見佳,但在用詞、組句等方面有一點值得學習和借鑒的,我們也應多給予贊美,激發其創作的興趣。否則,教師若把學生的作文評得一無是處,這不僅會挫傷他們的自尊,還會打擊他們的寫作興趣,使他們以為寫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難以“登堂入室”。
五、多寫片段,多記日記
一般地說,學生課外時間有限,過分要求寫整篇文章,會讓他們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學生平時可以進行多練筆,多記日記。茅盾說:“應當時時刻刻身邊有一支鉛筆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見所聞所為所感隨時記下來……”倘若我們中學生平時能這樣去做,多記日記,多寫片段,讓自己的感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不僅可以得到一種精神享受和樂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寫作水平。為此,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強調每位學生每天至少練筆一次,大至對時政國事的抨擊,小至遣詞造句,不一而足。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筆頭熟了,素材也豐富了,有些內容還能運用到作文中去,從而減輕了寫作的難度。
六、鼓勵創作,推薦發表
俗話說:“樂此不彼。”要學好一種東西,興趣是至光重要的。它是獲得知識進行創造性創作的一種自覺動機,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創作的內在動力,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必須鼓勵學生創作,培養他們創作的興趣,而推薦發表文章是激發學生創作的一個好辦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學生以真對待,選出一些較佳習作,推薦校報發表或校園網頁,并在課堂上為之大加贊揚,造成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以點帶面,讓學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從而提高他們創作的積極性。
【初中作文教學技法探討】相關文章:
油畫棒基本技法教學11-17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討03-15
英語作文寫作技法05-13
靜物寫生技法01-22
插花的基本技法03-14
CAD繪圖技法03-12
高胡的演奏技法03-20
古琴的演奏技法05-20
油畫基本技法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