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學經典的孝道文化
中華民族自古就是一個尊老愛幼的民族,而孝敬老人更是我們世代相傳的傳統美德,自古就流傳著“百善孝為先”的經典語錄。然而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很多人,卻把真正的孝曲解化了,狹隘化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學經典的孝道文化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國學經典的孝道文化1
孝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國學中關于孝道的著作頗豐,論述也極為精辟。一部《論語》就有十九處明確提到了孝,《孟子》、《荀子》、《莊子》、《春秋》、《左傳》也都有很多關于孝道的闡述。儒家的《孝經》,佛家的《父母恩重難報經》,道家的《文昌帝君元旦勸孝文》、《呂祖勸孝文》等專著,更是觸及靈魂,影響深遠,F在,書店里有很多關于國學的啟蒙讀物,比如《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二十四孝圖解》、《千字文》等也都講有孝道。
此外,還有很多流傳于民間的格言箴語,影響既深且廣。比如: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子賢家業興,子孝父心寬;當家才知鹽米貴,養子方知父母恩;鴉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兒子遠道思親淚,不及高堂念子心;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男;不信但看檐上水,點點滴滴照道來;養親切莫推躲,猶如只生一我;家有高堂,定比人強;家有一老,黃金活寶;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千經萬典,孝義為先等等。國學特別重視對弟子的孝道教育,主張從娃娃抓起!缎⒔洝返谝徽麻_宗明義明確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說,孝是道德的根本和教育的源頭。國學經典《孝經》并不長,僅有1799字,分作十八章,列為儒學十三部基本典籍之一。歷史上有魏文帝、晉文帝、晉孝帝、梁武帝、梁簡文帝、唐玄宗以及清朝的順治、康熙、雍正皇帝等,他們也都紛紛為《孝經》作注解。歷史上,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皇帝重視《孝經》呢?就是因為倡導孝道,能使人心地淳厚,安居樂業,有利于人際關系的和諧,更有利于國家的長治久安。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中國文化就是孝的文化!墩撜Z》中有一句名言:“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也!边@句話說的就是:孝順是做人的根本,人之善行莫大于孝。一個人如果做不到孝,其他的品質和人格也就無從談起。事實上,早在孔子之前孝道思想就已經產生了。遠在氏族部落社會,孝的意義就十分廣泛,是指對氏族中年長者要尊重、敬愛、贍養和祭祀。隨著家庭成為社會的基本單位,孝也由對氏族中老者的尊敬和贍養變成了對父母、爺奶的關愛和敬養,成為處理家庭內部關系的重要倫理規范。
那么,兒女到底該怎樣孝敬父母呢?國學經典《論語》中有詳細的行為準則?鬃诱f:“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凡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笨鬃右笞优畬Ω改敢龅健吧,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彼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薄案改冈冢贿h游,游必有方!笨鬃犹貏e重視精神方面的孝,這一點在物資豐實,衣食無憂的今天,顯得更為重要。子游問孝,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夏問孝,孔子說:“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孔子認為,作為兒孫僅僅做到了滿足老人的飲食需求是不夠的,還要更好地滿足老人的精神需求,注意父母最需要的心靈慰藉。
在古代交通不便,出門五十里外當天就回不得家,故要求孩子“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本褪钦f,父母在時,不要去得太遠;無奈,如果一定要遠行,事先要告知父母自己去的地方,多長時間能回來。然而,如今時代變了,交通方便了,兒女外出經商打工已成為必然。此時,作為不得不外出的兒女要懂得,在父母眼里,子女的陪伴和關切比物質的豐盛更為重要。歌曲《常回家看看》之所以能唱紅大江南北,就是由于它蘊含了極其深厚的情感。作為在外工作的兒女,如果實在做不到“;丶铱纯础保惨M可能做到常常往家里打電話,讓父母能夠常常聽到兒女的問候。
倡導孝道實際上就是用德行來影響政治,提升德治與法治的理政效能。《孝經》主張用孝教化百姓。指出“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悌!睂θ藗儭敖桃孕,所以敬天下之為父母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只有這樣,社會才能更加穩定,才能形成“民用和睦,上下無怨”的良好局面。
自漢代以后,“以孝治天下”的學說貫穿中國封建歷史的全過程。西漢的“舉孝廉”政策,應該說是儒家孝道常說影響力巨大的`證據?鬃诱f:“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意思是說,凡是對父母孝敬的人,大都是忠君愛國的人,大都是遵紀守法的人。儒家忠孝一體的思想,被歷代政治家所采用。漢之李陵、宋之岳飛、諸葛亮臨危授命于姜維等等,皆因其“事母至孝”。
據報道,某省委組織部提拔任命干部,加上了孝與不孝的條件和內容,此舉得到了許多百姓的認同。有位記者指出,不孝的人不僅黨和國家不能用,連朋友也不可交。試問一個連生養自己的父母都不愛不敬的人,他能赤膽忠心為黨為國嗎?他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嗎?他能對朋友言而有信嗎?《孝經》把孝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小孝”,能孝敬自己的父母;二是“大孝”,能孝敬天下所有人的父母;三是“至孝”,能成為圣賢,普利天下眾生。
簡而言之,人人都要有兒孫,人人都要做父母。正是這一代接一代的繁衍,才構筑了歷史的長河,因而有了社會,有了財富,有了文明。孝是人類繁衍之所系,孝是人類幸福之所系,孝是人類進步之所系。當然,研究和弘揚國學的孝道思想,要與時俱進,要與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相融合,不能死板地遵守那些已過時的教條教義,也不能過分絕對,鉆牛角尖,造成對民族精神的傷害。
國學經典的孝道文化2
以易道文化為主體的國家民族文化教育,在漢代從系統型的道德根文化教育全面轉向“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的孝道文化為主體,是慧性文明轉向智性文明的必然性。因為當時的社會經歷了將近六百年的戰亂,歷經秦朝短暫的過渡,迎來漢朝黃老學說治國的鼎盛時期,完成這一番治理以后,人類隨著太陽系慧性宇宙能量的銳減,左腦的使用已經完全占據主導地位,所以在早期那種以右腦慧識教育為主體的教育方法已經無法正常進行,那么以孝道文化為主體進行全民“為大于其細”教育的出現,就成了一種歷史必然?梢哉f,孝道教育的出現是慧性文明轉向智性文明教育的一種必然教育模式。
到目前為止,孝道教育仍然在智能文明教育領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不能輕率丟棄孝道教育。因為中國教育文化的傳播,必須以孝道文化為主體進行展開,這是中國教育的重要文化特征,這是“教”字所存在的全部信息。我們通過“教育”這個“教”字里面的“孝”的成分,可以看到歷史上的必然。人們智能意識全面離道失德,造成教育工作必須“為大于其細”,從家庭孝道這個“細”和“易”方面入手,才能呼喚道德的回歸,使人們重新重視“尊道貴德”。孝道教育與道德教育的.系統性與解析性,這個枝葉與根干的關系、樹木與森林的關系,都應該將其確立起來,而不至于在某些研究過程失去了系統論,或者用西方的觀念來解析中國傳統文化。
認識道德根文化的系統以后,重新建立包括孝道文化教育為先導的立體型益智開慧教育,就顯得極其重要。因為孝道是做人的基本素質,百善孝為先!暗隆弊掷镞吅惺N善,古人卻強調“百善孝為先”。任何一種善,首先要看這個“孝”是否在其中。如果說家庭無孝道,則所有的善都帶有偽善的性質。
某地區當年選拔干部、提拔某人到重要部門工作時,常常需要進行一次家訪,然后再決定是否起用此人。要通過家訪看看此人是否勝任重要職務。為什么要通過家訪看呢?一看其孝行,二看家里清潔、家庭管理情況。海外很多大企業家在選拔人才時,也會通過一次家訪,全面去“為大于其細”,從“細”觀察其是否具有優秀品質,考察是否足以擔當重任,否則就不予起用。
孝道處處在。對父母、親戚、朋友,方方面面都可衍射出孝道文化的影子和影響力。它是人們品質提升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基本原則!芭噘t育圣”最基本的內容就是孝道。孝道體現了老子的思想,“孝”本身就是“老”“子”兩個字的組合。我們從孝道上慈下孝這樣一個辯證關系,可以窺測到中國古文化文明幾千年以來構建的一個基本模式。尊老愛幼、上慈下孝等這些相互之間的關系,緣起于人類本性中的善。像羊羔有跪乳之心,羊羔一生下來,它跪下來吸取母乳。為什么呢?它都有一個善性的能量體支撐著基本的行為。
國學經典的孝道文化3
我們都赤裸裸而來,沒有誰天生富有,沒有誰天生貧窮。人生旅途中,是攫取是放棄,是拒絕是接受,全在老人的指引,心靈的抉擇。
有人醫治老人,千金散盡;有人贍養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奉"百善孝為先";有人恪守"一闖孝義生死關"。有人選擇善待老人,有人選擇拒絕贍老。美與丑,善與惡,全在一念之間,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系于一瞬。
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訴您,選擇孝敬,不要讓迷霧遮住雙眼,讓污垢蒙蔽心靈,為老人,為自己,捧一顆清純、孝敬之心。
孝敬和判逆之間,介子推為母而死,選擇光榮;李魁只身劈虎報母仇,選擇德昭后世;香九齡為父暖被,王文以身喂蚊。孝敬可以幫助您成就很多很多。做個有價值的,無愧生命無愧社會的`真正的人,人們也會贈與您回報。
一個在暴風雨中求生的人,會奮不顧身挽救老人的性命;一個在沙漠里跋涉的人會毅然解下腰間最后一壺水給老人;但也有人把老人騎在身下,作威作福;有人由一個孝子蛻化成逆子;有人為省錢使老人變勞力;有人為分房分田,打老人,罵老人,一失足成千古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要走錯了方向。√锏、房屋、金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要那么多干嘛呢?到頭來,反而一無所有,甚至老人,甚至生命,即使痛悔,即使改過,又賺得了幾把同情淚?也沒有人再來幫助您。
如果您是雄鷹,就選擇敬老;如果您是沙鷗,就懂得贍養;如果您是麻雀,就會自覺服侍長輩;如果您是一個人,就更應該懂得尊敬長輩,孝敬老人。
如果您是您,一個不愿失去人格,一個不甘平庸,不會腐蝕的您,就做個清純無比的您,捧上如雪的孝心——干凈、漂亮,拋開一切污穢,所有自私,學會孝敬老人,善待老人。
如果孝敬變為傳統,世界將更美好。您會發現,自己很美,老人很美;您會知道,孝敬是滿足,付出是快樂。選擇孝敬老人吧!行動就是證明!
國學經典的孝道文化4
孝心,乃是我中華人民共和國從古至今的傳承美德。古人云:“百事孝為先!薄靶ⅰ弊郑瑐鞒械氖且环N溫馨,千百年來,它從未斷過:從孝感天地的舜,到親嘗湯藥的劉恒;從嚙指痛心的曾參,到刻木事親的丁蘭……孝心,是延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基石。
每次,我獨自走在黃昏的路上,都能看到幾位老爺爺在那里叫賣,賣的是一些瓜菜。看看那些老爺爺的手就知道,這些瓜菜是老爺爺用勤勞的雙手種出來的.。他們哺育的孩子去了哪?那些本應懂得養育之恩的孩子應該讓那些老爺爺住在溫暖的溫室里,喝著熱騰騰的茉莉茶,吃著碗里那香噴噴的飯菜,而不是坐在冰涼的地面上,讓過往的路人任意使眼色。他們的孩子應該贍養老爺爺,他們有義務去照顧老爺爺。
一些外國人有獨立生活的傳統和價值觀,所以,在他們成年后,都紛紛和父母告別,因為這是他們認為十分對的傳統。而我們中國人,也應該把孝敬父母的孝心傳承下去,而不是讓他們的父母隨風而逝。
其實,“孝”字不光可以用在父母上,對于少年時代給予我們知識和做人的道理的老師,用“孝”字也適用:曾在不懂事的孩提時代,老師,就是我們除了父母的第二任“行走的書”,是老師教會我們復雜而又明了的母語:漢字;是老師給了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機會,讓我們把漢字發揚光大;是老師在我們青年時反復的指引著我們;也是老師,成就了我們的今天!所以,孝敬老師,也是為了感謝老師對我們的恩惠。
中國的傳統博大精深:團結、節約、誠實。也許,孝順,承載著更多的道理,它指引著我們,像黑暗中的明燈,永遠潔凈,永遠明亮……
國學經典的孝道文化5
生命是一種幸運,生命是一種奇跡。生命在茫茫宇宙中顯得那么微不足道,但卻是父母贈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父母從孩子的生命誕生起,就期盼著他一生的精彩,為他忙碌,為他操勞。那是一種樂意的奉獻,那是一種偉大的自覺,那是千萬條愛河匯成的恩情之海。
"可憐天下父母心。"有誰能感受到,胎兒躁動的時候父親幸福的撫摸?有誰能感受到,一朝分娩的時候母親忍受的痛苦?當一個嬰兒呱呱墜地的時候,父母是滿懷激動的歡笑;當襁褓中的嬰兒不停地啼哭,父母表現最多的是耐心;當我們咿呀學語,叫出第一聲"爸爸"、"媽媽"的.時候,父母回贈我們的是無數的親吻;當我們受到挫折或充滿委屈的時候,父母的寬慰會及時撫平我們心靈的創傷,賦予我們重新站起來的勇氣?梢哉f,父母的關懷帶給我們無盡的快樂,父母的慈愛伴隨我們健康成長,父母是庇佑我們一生的"神"。
"百善孝為先。"父母無私的愛并不希圖什么回報,但是做子女的卻是不能忘本,失去了一顆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父母的意愿和行動。當父母步入中年、逐漸衰老時,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和支持。當你把第一次親手煎的雞蛋端給父母品嘗的時候,父母感覺是很香很香的;當你把一杯熱茶端給下班歸來疲憊不堪的父母時,父母喝起來是很甜很甜的;
當你學會洗衣服、起床疊被、整理屋子的時候,父母會感覺到你長大了。孝敬父母是一種親情,是一種愛,是一種美德,是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應遵循的道德規范。
"孝為德之本。"由孝敬父母衍生開去,就是博愛,就是學會愛他人,愛人民,愛祖國,愛人類。每個人出生在家鄉故土,在祖國這個大家庭中成長,他都應該飲水思源、知恩圖報,都應具有桑梓之情、赤子之心,長大后要報效家鄉、報效祖國和人民。由孝道推衍開去,一個正直的人,還應該明白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扶貧濟困,除惡揚善,讓世界充滿愛,讓社會充滿真誠、善良和美好,讓人們都生活在溫馨和諧的環境之中。這就是大忠大孝,這就是孝行天下,這就是"天下為公"。
【國學經典的孝道文化】相關文章:
對國學經典的感悟04-13
國學《大學》原文09-07
國學經典朗誦稿04-01
如何理解“國學”概念04-28
國學經典名句和解讀09-27
國學經典名句勵志大全04-13
國學經典名句210句06-14
國學經典之做人做事的標準12-05
國學經典《小兒語》原文及解釋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