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同聲傳譯中EVS的控制
對于初學同傳者,如何平衡EVS(ear-voice span)是個大問題?刂频煤茫麍鰰h能像行云流水一般很順利地做下來;控制不好,則左支右絀、捉襟見肘,說出的話斷斷續續,不僅聽眾覺得別扭,譯員自己也感覺不舒服。
EVS,說得通俗點就是“聽”與“譯”之間的“時間差”,也就是聲音傳到譯員耳朵里到譯員張嘴翻譯之間的“空隙”。按照教科書上的標準答案,譯員應該在聽到一個相對完整的意群后(注意,是意群,不是句子!)開口翻譯,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怎樣才算一個完整的意群?一般間隔多久開口不會讓聽眾感到焦慮?EVS長好還是短好?
從聽眾的角度考慮,如果演講人開始發言后的3秒內還聽不到譯語,一般會產生焦慮和對譯員水平的不信任。而從譯員的角度,這段時間內傳出的信息很可能僅僅是“各位貴賓,女士們,先生們”這樣不甚重要的客套話。如果這時張嘴翻譯,既有可能漏掉客套結束后第一句開場白。那么該如何是好呢?這時必須控制EVS,平衡好“聽與說”之間的關系。而做好這一點,必須明白影響EVS的3個重要因素:精力的分配、短時記憶力的強弱和發言人的語速。
精力的分配離不開“分腦”。我在《淺議同傳“分腦”練習》中曾提到了“分腦”及其練習方法。說實話,人對信息的負荷是有一定極限的,即使是有10年以上口譯經驗的資深同傳,面對專業性很強或發言人口音很重的情況,依然會感到精力不濟。而精力的分配并不意味著“聽”與“說”各占50%的精力,這一比例會根據演講內容和形式的不同而隨時調整。一般而言,英譯中在“聽”的環節上花費精力更多,而中譯英則更加注重精力在語言表達和產出上的分配。大多數情況下,當大部分精力集中在“聽”的環節上,譯員會不由自主放慢“說”的速度,從而使EVS拉長,反之亦然。因此,新譯員往往會出現語流不穩、時快時慢的問題:見到自己熟悉的內容就翻得飛快,反之則哼哼唧唧甚至完全不出聲。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方法很簡單:一方面,加強聽辨和表達能力,做些專項訓練,使得自己不會因為“聽不懂”或“話到嘴邊說不出”而卡殼;另一方面,努力平衡好語流,盡可能保持語速的平穩。
短時記憶力的強弱也會影響EVS的長短:短期記憶力好的人,可以聽完第2句,說著第一句,同時兼顧第3句,這時他的EVS會比較長,語速也會比較緩慢;短時記憶力不太好的人必須邊聽邊扔“記憶包袱”,否則就沒有多余的精力處理后續內容,這時EVS自然會比較短,語速也像機關槍掃射一樣快。從信息傳遞的效果和表達的完整性來說,EVS長便于整理邏輯,聽起來比較舒服,但往往由于精力有限與后續內容帶來的壓力而遺漏信息;EVS短造成語言產出以短句為主,意群分得比較碎,有些聽眾可能對其“語速快,增補頻繁”不太適應,但因為與原語跟得比較緊,傳達出的信息往往更多,更加貼近原文所表達的內容。EVS的長短沒有固定要求或高下之分,成熟的譯員往往會根據會議的進行隨時調整EVS。
最后是發言人的語速。如果發言人本身語速較快,譯員自然不能說得太慢,否則跟不上進度;如果發言人像溫總理那樣一字一頓、抑揚頓挫,譯員就算想快也快不到哪里去(信息不全,無法翻譯)。
對于EVS的控制,很少有專門的訓練。我建議同學們可以根據這3大影響要素有針對性的做專項練習,如“分腦”、記憶力和口音專項。另外,根據不同音頻、文本做同聲傳讀和帶稿同傳也有助于找到適合自己節奏的EVS。
【同聲傳譯中EVS的控制】相關文章:
如何學習同聲傳譯07-14
同聲傳譯訓練方法09-18
巧用同聲傳譯訓練法09-26
同聲傳譯的訓練方法和技巧08-01
口譯筆譯考試之同聲傳譯技巧10-20
英語口譯交替傳譯要領10-14
審計控制測試中的四大誤區「內部控制」09-13
數控機床電氣控制中控制電器的選用10-29
播音中如何自如控制氣息10-24
數控機床電氣控制中控制電器的選用原理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