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秘書、秘書類職位與秘書的職業發展方向分析2017
從20世紀80年代初至今,我國現代秘書學的教學與研究已有30余年歷史。30年來,秘書學的學科發展與專業建設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也存在著諸多問題,譬如學科體系不完善、教學研究團隊不穩定等。
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秘書人員的就業渠道已由原來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為主轉向以企業為主,整個社會對秘書人才的需求量增加,秘書類崗位也逐漸成為人力資源市場上的熱門崗位。但令人詫異的是,這樣的形勢并沒有帶動高校秘書專業規模的擴大。從某種意義上說,這與秘書崗位的社會認可度與美譽度不高頗有關系。
那么,秘書是什么?秘書類職位有哪些?秘書的職業發展方向如何?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卻雜糅在一起,不易厘清。作為秘書學的邏輯起點[1],“秘書”的概念關系著秘書學的學科發展與專業建設。因此,很有必要澄清秘書概念,明確秘書的內涵與外延,以便更好地促進秘書職業發展、秘書學科發展與秘書專業建設。
一、秘書概念的研究現狀
秘書是秘書學研究的基本概念,是秘書學基礎理論研究的重要內容。關于秘書,研究者大多是通過對古今中外各種具有代表性的概念進行評述,來厘清其內涵與外延,運用邏輯分析的方法來下定義并形成結論的。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遷,秘書概念也在發生著變化[2],不過學界基本都是用“屬+種差”的方式來下定義的。
(一)秘書概念中的“屬”
1.職務說。此說認為秘書是一種職務。現代秘書學產生時,秘書一般是作為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或國有企業等社會組織中的一種職務而存在,并沒有作為一種職業在社會上出現。今天看來,職務說不可避免地具有狹隘性。
2.職業說。此說認為秘書是一種社會職業。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秘書逐漸進入多種社會組織之中,秘書工作也呈現出多元化趨勢。雖然職業說更符合國內外秘書的實際情況,但以職業來指稱秘書也未必準確,比如教學秘書多以教師作為職業,軍事秘書多以軍人作為職業,黨政機關秘書多以公務員作為職業。
3.工作人員說。此說認為秘書是擁有秘書職位或從事秘書工作的一種人。從某種程度上說,工作人員說能比較全面地指稱擁有秘書職位或者從事秘書工作的人員。不過,從語言的“所指”上看,“秘書”不單指向人員,它還可以指向職務和職業。
“職務”“職業”“工作人員”等,多是一種“屬”的設定。但是,綜合國內外秘書工作的歷史與現狀,秘書不僅作為一種職務出現在國家黨政機關的職務序列中,也以社會職業的面貌存在于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的多種層面,還被作為某一類人來說明。因此,認定秘書是一種什么“屬”,并沒有實質性的意義。
(二)秘書概念中的“種差”
“種差”就是某事物能夠區別于其他事物的本質屬性。不同的秘書定義都會有“種差”方面的設定,比如,參謀說認為秘書是領導的參謀,要為領導出謀獻策;助手說認為秘書是領導的助手。還有學者認為,秘書就是“輔助管理、綜合服務”,或者強調秘書之于領導的“近身性”,或者將秘書工作的具體內容羅列出來作為秘書與其他事物的區別。但無論如何表述,都應該厘清秘書的本質,為秘書學的教學與研究提供更加科學的依據。
雖然不同的定義各有差異,但共識基本形成,那就是:“明確了秘書在我國目前既是行政職位,同時也是一門社會職業;明確了秘書的職業崗位歸屬:處于一個單位的中樞機構,直接為領導工作提供各類服務;對秘書工作的內容和職責的認識趨于共同:秘書服務的根本對象是領導,秘書活動的基本方式是處理信息和各類具體事務,秘書活動的根本性質是輔助。”[3]這些共識的提煉,是對多年來有關秘書工作、教學與研究的比較準確的概括,比單純地去下一個定義更有意義。
二、秘書類職位與秘書的關系
秘書類職位是個統稱,也可以認為是廣義的秘書。從當前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對“秘書”崗位的設定來看,有一種很有意思的現象:并非所有以“秘書”命名的崗位或工作都可以認定為秘書;也并非只有以“秘書”命名的崗位才可以被認定為秘書。尤其在企業中,對秘書的命名及崗位職責的設定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對智聯招聘、中華英才網、58同城、新世紀人才網等招聘網站的職位類別進行統計分析,我們發現,在“管理類”職位中通常有行政事務類、行政/后勤類、人事/行政/文秘類、人事/行政/后勤類、行政/后勤/文秘類等幾種類似的職位類型;其下又有更加細分的工作崗位,比如行政總監、行政經理/主管/辦公室主任、行政專員/助理、經理助理/秘書、前臺接待/總機/接待生、后勤、圖書管理員/資料管理員、電腦操作員/打字員、其他?梢钥闯,秘書職位通常與行政、后勤、人事、檔案等職位關系比較緊密。分析招聘單位關于此類崗位的要求可以看出,企業一般對這些職位并沒有嚴格的區分,因此常常出現工作職責上的重復與交叉。
只有明確了秘書與秘書類職位的關系,才可以更準確地歸納、提煉秘書的核心能力,為秘書職業發展、秘書學科發展與秘書專業建設提供更具效力的依據。
三、秘書的職業發展方向
對于從事秘書職業、秘書教學與秘書科研的人員來講,有一個重要的不可回避的問題,那就是秘書的職業發展方向。秘書的“輔助性”(或曰“補償性”“綜合性”)這一本質屬性,直接造成多數秘書從業人員難以把秘書作為一生從事的職業。為了更好地促進秘書職業的發展以及秘書專業的建設,很有必要明確秘書的職業發展方向。
以秘書的業務水平為標準,可以將秘書進行縱向分類。2003年,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啟用新的國家職業標準,在進行秘書職業資格鑒定時,將秘書分為二級至五級共四個等級,并把業績考核引入二級秘書的考核范疇。不過,由于秘書職業資格鑒定側重于等級的考量,與“執業資格”的“門檻性”特征不同,因而難以成為從事秘書職業的基本要求,用人單位一般不會以是否持有秘書職業資格證書來考量個體能否從事秘書職業。
為了更好地推進秘書職業的發展,建立穩定的并具備上升空間的秘書職業隊伍,很有必要對秘書職業資格鑒定制度進行改革。若是能以“執業資格”的形式出現,則會增加秘書職業資格的含金量,受到秘書從業人員及用人單位的重視;或者將秘書職業資格與“職稱”相掛鉤,為秘書從業人員提供更多的職業期待。
從秘書類職位與秘書的關系來看,秘書從業人員還有更為廣闊的職業發展方向。行政、助理類的秘書,可以向辦公室主任、行政部部長等高級職位發展,也可以向總經理秘書等職位發展;公關類秘書可以從接待、協調崗位過渡到公關經理、客戶經理等;業務類秘書可以向業務員、業務經理等職位發展;以辦文為主要工作內容的秘書可以向其他類的文案工作方面發展;以辦會為主要工作內容的秘書可以向會展服務方面發展。
從秘書工作的“近身性”“綜合輔助”[4]特征來看,秘書從業人員還具有某種得天獨厚的優勢。從事司法秘書、軍事秘書、教學秘書、業務助理等工作的秘書人員,由于其工作更多地與司法、軍事、教學、業務等發生關系,可以更好地開拓自己的知識領域與技能水平。加上秘書一般處于組織的中樞部門,與領導有更多的聯系,能接觸并學習到更多的領導學及管理學知識,了解更多的政策信息,所以,他們可能擁有更多的謀取管理工作崗位或者轉行的機遇,其職業發展方向也可能更加多元化。
注釋:
[1]秘書學的邏輯起點,是建構秘書學體系的理論基石。秘書學界主要有秘書說、秘書實踐說、輔助決策說三種,筆者認同秘書說。
[2]有學者認為秘書概念有“從意識形態性到學術性、從感性到理性”的變化。見滕志朋《二十多年來“秘書”定義變遷的態勢及其意義》,《成都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
[3]趙蓮娜、盧海燕《秘書學概論》,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4]張清明《關于秘書工作本質屬性的再議論》,《武漢交通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9年第3期。
【秘書、秘書類職位與秘書的職業發展方向分析】相關文章:
淺談秘書的發展方向08-13
秘書職業的成長08-31
秘書從業前景的分析10-24
秘書職業能力的培養11-13
職業秘書必備的素質10-01
外企秘書的職業需求08-10
秘書職業文化的核心09-17
秘書基礎:職業形象10-29
速錄秘書全新的職業體驗09-25
秘書必備的職業技能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