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專業留學生教學的建設與完善的論文
1結合留學生特點實施教學
我校招收的醫學專業留學生大多數來自于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及索馬里等國。盡管英語是大多數留學生的官方語言,他們的英語基礎較好,但是他們的英語具有濃重的地方口音,發音很難聽懂,學生與教師的交流仍存在一定障礙,因此,語言問題仍是授課過程中最大的問題。克服這個困難就要求授課教師在課后盡可能與留學生多交流、多討論,以適應他們的發音特點及表達方式,從而為良好的教學質量打下基礎。此外,留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相對薄弱,尤其是對醫學專業詞匯的理解能力有所欠缺,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注意以“教學”而不是以“英語”為中心,即以傳授教學內容為目的而不是英語講授為主。因此在講授病理名詞或重點病變時盡量使用簡單易懂的詞匯和句型,避免復雜句型及生僻詞匯,同時盡可能配合使用圖片加以解釋說明。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充分理解授課內容,保證較好的教學效果。
2英文教材的選擇與使用
迄今為止,教育部對全國各醫學院校使用的全英留學生教材無統一規定。通過幾年的全英教學實踐,病理學系現使用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出版,由(美)翟啟輝主編的病理學(雙語教材),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參考英文原版教材《BasicPathology》、《EssentialPathology》以及《中華外科病理學》、《組織學與胚胎學》。根據教材的內容,學系制定了病理學全英理論課和實驗課教學大綱,授課老師又針對教學大綱相應制備了英文版病理學理論課的多媒體課件,在病理學全英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3實驗教學的建設與完善
病理學是一門形態學科,由理論課和實驗課組成。理論課主要通過多媒體的方式進行講解,然后通過實驗課進一步加深對理論課的學習和理解,因此病理實驗課對全英留學生更為重要。病理實驗課主要包括大體標本及病理切片的觀察。在全英教學中病理學系使用的大體標本和病理切片均為本系多年來自行收集的樣本和資料。由于目前只有中文紙質版的實習指導,為了更好地完成全英留學生的實驗教學,我系對各章節的大體標本及病理切片的重要特點進行了講解錄制,由此獲得了國內一流的高清晰度、高質量影像,并對動、靜態圖像配備了相應的英文解說。這套課件在留學生病理教學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隨著數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我系建立了病理學虛擬實驗教學系統。采用:(Autherware平臺自制了一整套多媒體實習課件,總容量約5-6GB,共計14張光盤,其中包括大體標本、組織切片動、靜態圖像采集和處理,動態圖像約占90%,并配有圖像的中英文講解;靜態圖像近500張,每張圖片分別進行了文本文件的編輯。切片的.數字化和網絡化給病理學實驗教學帶來實際的應用價值和巨大的發展空間,解決了教學資源短缺的難題。同時,該教學系統還能夠充分發揮留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虛擬實驗室可以進行自學、復習,做到形態學知識的融會貫通。
4病理學教學方式的探索與實踐
在授課過程中,應考慮到留學生到中國學習醫學的目的是回國后通過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而后從事醫療工作,因此授課時必須注意基礎與臨床的密切結合。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將臨床病例引入課堂,從疾病的臨床特點引入其病理變化,既加深了留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同時也充分調動了其學習的積極性。除積極的課堂講授及互動外,我們還需加強課后輔導與答疑。課后留一些思考題供學生討論,然后在課堂上給予一定的時間進行答疑、總結,鞏固強化所學的知識。
為進一步提高我校留學生教育的質量,2012年我院在課程體系上嘗試與美國等發達國家醫學教育接軌,在全英留學生中開展“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教學改革。以學生為主體的主動學習模式是現代醫學教育教學方法改革的主要方向[4]。病理學作為本校重點的基礎學科,率先參與了此次教改。以器官系統為主線,以臨床需要為前提,參考美國執業醫師考試的要求,將基礎與臨床整合,不僅加強了不同學科間的內在聯系,而且克服了基礎和臨床知識脫節的弊端,削減了重復的教學內容。目前這種課程改革得到了我校師生的認可,為學校全面推行系列教學改革積累了經驗。
【醫學專業留學生教學的建設與完善的論文】相關文章:
預防醫學專業實驗教學體系的建設與思考論文06-20
人防工程建設的問題與完善分析08-16
完善農村水利建設論文09-28
與完善教學工作初中的政治相關論文12-07
資源庫建設與音樂教學論文08-26
法學雙語教學課程體系與師資建設的論文12-11
遠程教育培訓機制的發展與完善論文08-17
農村人身保險的發展與完善論文06-29
國企人工成本管理的不足與完善論文10-19
新建本科院校英語教學與教材建設的思考論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