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創業:解決就業難的關鍵
在社會存在就業難的情況下,通過創業,可以使勞動要素從“等職業、找職業,需要別人提供崗位”的特征向“我自己干,不需要他人提供崗位而實現就業”的特征轉變。
我國大學生就業難是從擴招之后第一屆?飘厴I生大量到來的2002年開始的。2003年之后,國家采取了許多對大學生就業幫助和保護的政策,一方面起到了促進大學生就業的積極效果,另一方面也給了不少大學生及家長錯誤信號,強化其單純按照個人意愿擇業,而不是按照客觀需求、按照社會現有的崗位就業,也不是致力于尋找新的就業出路與開拓創業。和就業管理體制改革并行的,一定要有就業的觀念與文化的變革,大學生創業正是適應經濟發展、結構轉型和社會現代化不可或缺的內容。
創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走創業道路對大學生來說,具有非常大的人生價值。
人類社會是要進步、要發展的,人的進步和發展必然要尋找新的機會、新的空間,從而開辟出新的領域,這必然依賴一大批有志之士。應當說,美國歷史上的西部牛仔、當代的硅谷精英,都是給全球做出了極好表率的成功創業志士,我國當代的深圳、中關村等的企業家、科技開發人才們,也展現出人類創造和創業的非凡成果。我國當代的創業是一種多層面的、有著不同歷史背景與特征的行為,包含了上世紀90年代體制內的“下海”人員、具備較好技術資金人脈等資源的優勢人群、尋求出路的下崗職工、捷足先登的“海歸”派、不走打工路的進城勞動力、擴招導致供給過剩的大學生們等多種人群,他們從事著內容十分廣闊、層面從低到高的諸多行業。
當前,我們正處于全方位國際化的大潮中,在嚴酷的全球經濟競爭中,除了采取各種措施鞏固現有的經濟陣地外必須依靠多方面的創業和創新進一步提高中國的經濟實力、進一步擴展中國的發展空間,創業必然會帶來中國經濟的持續繁榮發展、帶來大量的科技創新和造就大批的社會就業崗位。創業往往依賴并推動技術進步,創業一般都會蘊涵著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和管理創新,創業也要求著制度創新,因此,創業不僅非常有利于推動創新型國家的建設,而且也是對民族精神與社會文化的一種非常積極的提升。
經濟學理論認為,社會經濟活動要素包括物質、勞動(即人力資源)、資本、企業家才能(即配置和使用各種資源的經營管理能力)幾大要素,其中的勞動要素是需要一定的崗位需求和一定的配置者才能夠成為有用的要素、資源。人是具有能動性的社會動物,我們應當看到,到社會現有的崗位去就業是人力資源被別人雇用、是被動型的配置,創業則是把被別人配置改變為自己主動進行配置,這是一種具有微觀推動力的要素,也是能夠推動經濟增長的積極的發展模式。
在社會存在就業難的情況下,通過創業,可以使勞動要素從“等職業、找職業,需要別人提供崗位”特征向“我自己干,不需要他人提供崗位而實現就業”的特征轉變,不僅減少了就業壓力,進而還可以達到“我干得好,我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讓別人來就業”的更高層次,從而是人力資源對自身要素的更好運用、對潛能的大大發揮,能夠創造出更多的效益。在社會崗位并不緊缺時,人們去創業是靠自己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這能進一步促進個人的生涯發展,而且有利于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社會就業崗位的增加。
作為年輕人才的大學生花費了較多的教育投資,究竟是成為過剩者還是成為“21世紀的寶貴人才”?應當看到,我國已經面對十年的大學生就業難了,目前在校幾千萬、每年畢業的六七百萬大學生,不應當成為過度教育的受害者、即社會上閑置的人才資源,而是應當成為經濟發展與創新的力量,成為我國下一輪發展的主體力量之一。怎樣把已經消耗了大量教育投資但過剩而需要消耗社會財富的失業大學生變為積極的財富生產者?一個重要的途徑是:走創業道路!進一步來說,創業可以發揮大學生們巨大的能量和潛能,這是由人力資本主導的、能夠實現快速增長的積極的發展模式。我國目前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扶持一大批大學生創業是促進新興產業發展目標實現的有益途徑。
在經濟競爭和技術進步的形勢下,單位產品中的勞動要素含量往往處于下降的趨勢,由此同等社會總產值的就業數量就會不斷下降,因此,尋找新的就業機會、開辟新的就業崗位就至關重要。在技術水平強大的經濟發達國家占統治地位的全球化環境中,在原有市場中生存和發展是有著重重壓力的。更何況近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我國是最“抗跌”的地區,2008年以后四萬億基本建設投入推動“鐵公基”的模式使當時的就業得以維持了,但這一模式在今天無以為繼,新的發展機會和新就業空間的尋找與開辟就至關重要。創業正是經濟投入很小、但可能帶來無限空間經濟的發展路徑,也是能夠持續擴大就業增量的就業途徑。
到新的空間去發展、去經營,其就業是能夠生存和發展的,是真正的“增量性就業”,也是使經濟維持可持續發展的就業。如果說,精簡下崗的白領應當去創業,離城返鄉的農民工可以創業而且能夠創業成功,那么,具有新知識和現代意識的大學生也就更應當成為“以創業促就業”的重要力量。
我國當前的就業最大難題在于“大學生就業難”方面。應當指出,該問題是隨著我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后的畢業生高峰期到來而到來、隨畢業生的持續增加而持續擴大的。早在 2002年,國務院辦公廳文件中就指出我國出現了“大學生就業難”問題。11年以來,我國大學生就業供過于求的矛盾一直在存在和加大,每年有200多萬至 300萬的大學生失業(包括一百多萬積存的往屆畢業生),尋求大學生就業出路是一項重要的政策方針。
應當看到,我國目前的大學畢業生群體,是已經出現“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以后進入大學讀書的,他們是接受了市場經濟熏陶和現代化國際化多方面熏陶的“90后”。這些新時代的大學生,受過系統的高等教育,是具有較高素質的初中級人才供給。還應當看到,他們有強烈的自主和個人發展意識,有開闊的眼界、較新的知識結構,并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因此他們具有一定的開拓和創業能力。
在國家大力推動發展和大力促進創業的社會環境下,其創業成功的概率也應當是較大的。面對就業難的大學生們應當成為我國創業者中的一支生力軍,幫助和促進大學生創業應當成為我們大學生就業促進工作的特大亮點。從宏觀的角度看,我國大學畢業生供給數量巨大,專業類型眾多,地域分布廣泛,創業成功的空間會非常大。筆者認為,化“大學生就業難”和“大學生創業失敗率高”為“大學生創業易”和“大學生創業能成功”,努力改變“大學生不愿創業”的心態為“大學生愿意創業”,正是我們經濟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中應當采取的非常緊迫的任務和相當重要的長期性戰略措施。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大學生就業研究所副所長)
【大學生創業:解決就業難的關鍵】相關文章:
解決用工難和就業難的工作總結02-26
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從三方面做起03-02
就業難創業也是一種出路02-25
既然城里難就業 何不基層去創業11-11
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究竟難在哪?11-18
大學生創業關鍵在“做”11-11
興文:2000萬投入 解決上百移民就業難02-19
大學生真的難就業嗎?11-11
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