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
一、當代心理學:積極轉向
積極心理學矛頭直指消極心理學,向統治了近1個世紀的消極心理學模式提出質疑與挑戰,積極心理學倡導心理學研究積極取向,關注人類積極的心理品質,強調人的價值與人文關懷。以一種全新的姿態詮釋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在主觀水平上涉及有價值的主觀體驗,諸如幸福感、滿足和滿意、希望和樂觀、充盈和快樂。在個體水平上,涉及積極的人格品質,愛、勇氣、人際關系技能、審美力、創造力、對未來的憧憬、洞察力、才能和智慧。在群體水平上,涉及公眾品質:責任、利他、關愛、文明、現代性、容忍力及職業道德(2((P5-14)。積極心理學并不是不研究消極心理學(pathology Psychology)以及人的心理問題與疾病,但它更強調研究人性的優點與價值,從更廣闊的層面來說,積極心理學研究包括工作、教育、洞察力、愛、成長與娛樂,它探索美好的生活以及獲得美好的生活生活的途徑與方法,它采取更加科學的方法與技術來理解人類復雜的行為,它的目的就是要開發人的潛力、激發人的活力,促進人的能力與創造力,并探索人的健康發展途徑。顯然,積極心理學就是要以科學的方法研究人性中的積極層面,并力圖促進個人、社會以及整個人類的發展。
積極心理學一針見血地指出消極心理學模式的種種弊端和困境,首先,消極心理學模式限制了心理學研究的視野,導致消極心理學模式的霸權。在過去的近1個世紀中,消極心理學模式占據主導地位,心理學在某種程度上,幾乎成為“消極(病理或變態)心理學”的代名詞。據有關的OVID搜索發現,錯誤(error)和偏差(bias)(18,913)遠多于優點(strength)與價值(virtue)(7,423),晚近的Myers和Diener(1995)文獻回顧發現(3( (p. 325-337):心理學文獻過分集中在個人生活的消極層面,心理科學中關于消極心理研究的論文遠遠超過研究積極心理狀態的論文,這個比率高達17比 1;其次,消極心理學模式把心理學家注意力引向人類心理的消極層面,導致心理學的畸形發展。消極心理學家的研究焦點和興趣過分地集中在心理疾病的診斷與治療,這種過分局限的消極心理學取向的模式,忽視與漠視個人的積極品質、自我實現以及社會的發展。馬斯洛很早就指出(4((P14):“如果一個人只潛心研究精神錯亂者、神經病患者、心理變態者、罪犯、越軌者和精神脆弱者,那么他對人類的信心勢必越來越小,???????因此對畸形的、發育不全的、不成熟和不健康的人進行研究,就只能產生畸形的心理學和哲學。”過去,大多數研究者受到的是消極心理學的訓練和熏陶,導致對消極心理模式情有獨鐘,很少研究者研究人格成長,幸福感以及增進幸福感;最后,消極心理學模式泛濫擴張,導致了現代心理學知識體系的“巨大空檔”以及“心理科學的貧困”(5((P2) 。Kennon M.Sheldon和Laura King在其《為什么需要積極心理學》論文中指出(6((P216-217):“非常遺憾,心理學家對如何促進人類的繁榮與發展知之甚少,一方面是對此關注不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們戴著有色眼鏡妨礙了對這個問題的價值的認識,實際上,關注人性積極層面更有助于深刻理解人性。”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認識到,消極心理學取向的研究模式不可能真實、全面地理解與解釋人的本質,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也意識到,心理學不僅應著眼于心理疾病的矯正,而且更應該研究與培養積極的品質。心理學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需要研究人的優點與價值,實際上,發展人性的優點比修復疾病更有價值。越來越多的心理研究發現:幸福、發展、快樂、滿意是人類成就的主要動機,人類的積極品質是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核心要素,這些內容必須納入到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視野。
正是出于對消極心理學模式種種弊端的不滿和反抗,作為回應,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一些心理學研究者開始探索和研究人的積極層面,有關的論著、個案研究以及實驗研究都大大地推動了積極心理學的發展。研究主題涉及: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快樂(Happiness)、幸福(sense of well-being)、滿意(satisfaction)、士氣(morale)、正性情感(positive affect)、負性情感(negative affect)、情緒平衡(affect balance)、興高采烈(elation)、幸福覺察(perceived well-being)、主觀福利(subjective welfare)、主觀不幸福(subjective/psychological ill-being)、可感性生活質量(perceived life quality)等等。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積極心理學不斷增長的意識,無論什么理由,這個領域開始出現萌芽。特別是1960年的人本主義思潮,以及其所激發的人類潛能運動,產生了巨大的思想沖擊,為現代積極心理學的崛起奠定了理念基礎。最近,心理學家通過Psychinfo進行搜索發現:幸福感與心理疾病,在過去的5年里。各有28,612個12,009引用,當包括健康,快樂,生活質量和其他有關主題詞進行更廣泛的搜索,數量就更多(6((P141-161)。在積極性心理學模式與消極心理學模式的對抗與較量中,天平逐漸向積極心理學傾斜,此消彼長,積極心理學的萌芽不斷壯大,逐漸成長。因為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人性中的優點是對抗心理疾病重要的調節與緩沖器,開發與培養人性的優點,促進人的健康成長等等,已成為當代心理學知識新的增長點與興奮點,在這種思想與觀念影響下,積極心理學思潮終于匯集成洶涌噴湃的時代潮流,在千禧年新世紀伊始,終于爆發出來。美國心理學家Seligman 和Csikszentmihalyi (2000)聯名在“美國心理學家”雜志發表的《積極心理學導論》,既是對前期積極心理學發展的總結,同時又吹響了積極心理學進軍的號角,“積極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一個思想、一個概念、一種理念、一種技術、一種行動,引起了巨大反響。正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積極心理學終于凌空出世,高舉旗幟,統一了早期分散在心理學各領域中有關的積極心理研究力量,并站在一個新的高度總結前期研究成果,并促進該領域研究向更深入、更廣闊的方向發展。從此,揭開心理學從消極心理學模式向積極心理學模式轉折的歷史序幕,宣告一個新的時代-“積極心理學時代”的來臨。
二、積極心理學:基本框架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積極心理學雖然直到今天才異軍突起,眾望所歸,成為當代心理學新的富有活力的研究方向,但其萌芽可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眾多心理學家在這個領域默默耕耘,進行著艱苦的開拓性研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壯大,終于水到渠成,嶄露頭角,構成現代積極心理學體系中的基礎和框架。
積極心理學體系首當其沖的時主觀幸福感領域的研究。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簡稱SWB)是試圖理解人們如何評價其生活狀況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其是人們根據內化了的社會標準對自己生活質量的肯定性的評估,并由此而產生的積極性情感占優勢心理狀態。主要有三個組成部分:生活滿意,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低水平的負性情感。主觀幸福感研究關注人們積極心理狀態-主觀幸福感水平的差異,其研究涉及主觀幸福感的本質、影響因素、心理機制,評估以及如何增進人們的幸福感水平等。Kammann(1984)等指出(7((P15):“幸福感是人類經驗中的一個強勁的首要的維度,幸福感研究生機勃勃。”在1967年,Wanner Wilson[8](P294)寫第一篇幸福感研究領域的評論《自稱幸福的相關因素》時,主觀幸福感研究文獻僅有20余篇,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主觀幸福感的文獻以驚人的速度增加,目前已經碩果累累。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研究溫度驟升,在理論、方法和相關研究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成為現代心理學引人注目的重要分支,發展極為迅猛(9((P25-27)。實際上,主觀幸福感研究領域是在消極心理學的土壤中生長起來的積極心理學的種子,與健康心理學有著密切的聯系。
【積極心理學】相關文章:
積極心理學的心得04-28
積極心理學書籍08-12
積極心理學-堅韌03-12
積極評價心理學論文09-04
關于積極心理學的論文09-09
抑郁的積極心理學解釋07-01
積極心理學相關論文09-10
《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心得04-26
積極心理學-早起的人兒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