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等師范地理教學中虛假繁榮論文
新課改實施以來,地理課堂教育教學發生了根本的變革。但也有部分地理教師在實現課堂教學“脫胎換骨”的過程中,片面地注重地理課堂教學形式,采用五花八門的方式,在課堂上讓學生為“動”而“動”,看似熱鬧,但從實際教學效果看,卻大多為一種“虛假繁榮”。這一現象必須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與思考,及時矯正,以尋求一條返璞歸真的地理教學之路。
新課改實施以來,地理課堂教學發生了根本的變革!耙恢Х酃P一張嘴,一張掛圖講到底”的現象得到徹底改變。但是,我們也看到一些地理教師在實現課堂教學“脫胎換骨”的過程中,片面注重地理課堂教學形式,動輒即采用探究、討論、辯論、觀察、分析、講述、競賽、演唱、表演、反思、總結等五花八門的方式,課后還有調查訪問、課題研究、實地考察等加以補充等等。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動起來”的口號之下,為“動”而“動”,看似熱鬧,但從實際教學效果看,卻大多為一種“虛假繁榮”。這一現象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與思考,以求撥亂和反正,從而尋求一條返璞歸真的地理教學之路。
現象一:“虛假自主”
課堂實錄:這節課我們學習“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這一內容,地球公轉意義包括“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產生四季”“形成五帶”四個方面 。下面我們采用自主學習的方式,自由組合學習小組,選擇一個內容進行討論。(接下來的課堂是一陣騷動和喧嘩)
思考與矯正:
在課堂教學中,部分老師一再說明學生自己挑選學習方式、自己確定學習內容、自己選擇學習伙伴,因而片面地把學生的自主學習等同于“自己學習” 。教師盲從于學生所謂的“興趣愛好”,放任自主而不加引導與要求,使課堂活動淪落成一種“自由活動”。其弊端是,因學生的控制能力不足,容易導致課堂秩序的混亂,有效性不高;同時,因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對地理知識的儲備不足,認識往往過于膚淺。
在教育中,對學生自主選擇以及懷疑一切的討好,比之強調服從、控制玩劣,更具有煽動性和誘惑力,但卻更愚昧、更可怕,因而更值得警惕。教學中,教師應施以規范的要求,輔之以嚴格的訓練,有時甚至還得給學生加以一定程度的強制。真正的自主學習是要強調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學習動機,要改變 “過于強調接受學習”的傾向,從而進行主動地學習,即自覺自愿自主地學習。教師要引導和指導學生“自立”“自為”“自律”的學習,絕不是形式上的“自主”。
現象二:“虛假合作”
課堂實錄:教師在進行“常見的天氣系統”一節教學中,提出幾個問題:(1)舉例說明天氣是變化的。(2)天氣是怎么變化的。(3)天氣為什么會變化。老師說明需要探討的問題和內容,讓學生分組合作討論, 這時教室里熱熱鬧鬧,氣氛活躍,似乎人人參與。
思考與矯正:
部分教師一味追求課堂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形式。只要有問題,無論有無存疑價值或難易程度如何,都要開展小組討論,從表象上看課堂氣氛比較熱鬧、比較活躍,但從實際效果看,一些學生可能壓根兒沒有合作討論,只是在閑聊一些無關的話題而已;一組學生圍坐在一起,優秀者的意見和想法代替了小組其他學生的意見和想法。這樣的合作學習,或蜻蜓點水、泛泛而談;或戛然而止、功虧一簣,或成了擺設而已。
有效的合作學習首先應讓學生在獨立感悟的基礎上展開合作。能獨立習得的知識與技能一般就不需要“交流合作”,而在知識的重點難點處往往可以開展合作。教師要對知識疑難重點精心設計一些精而不雜、深而可及的問題,讓學生合作解決,同時教師在小組討論中給予有效的指導,以便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習慣與合作精神。
現象三:“虛假探究”
課堂實錄:在“地理環境的差異性”教學中,教師提供的“學案”中提出兩個探究性問題:探究問題一,全球陸地自然帶是如何分布的?探究問題二,為什么“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區自然帶同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思考與矯正:
在教學中 “虛假探究”的表現主要有二,一是將探究“泛化”,就是無論什么知識和內容都拿來探究一番,這會導致探究的淺層化和庸俗化,致使學生對探究性學習不屑一顧。二是把探究“神化”,即把學生的探究活動無限拔高,不把重點放在學生探究素養上,從而也會使學生的探究欲望減半 。事實上,在教學中處處強調探究是不可能的,這樣反而會降低教學效率,浪費學生的時間。
在探究性學習方式下,教師通常不是提供教材上的一個問題讓學生理解和記憶,而是呈現一個需要探究的問題,引導學生自己去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和問題的答案,用“再次發現”的方式去學習和掌握知識。而教師所呈現的問題一是要值得探究,也就是有探究的必要;二是在學生現有的認知水準下,能夠實現探究過程和探究結果的?茖W探究的選題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會用理論解釋現實,從而真正解決實際問題。在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方面教師要加強引導、激發和要求等方面的訓練,要教會學生獲取信息的方法,要鼓勵學生質疑和創新。探究要有新思路,要有創造性。
現象四:“虛假滲透”
課堂實錄:在“地球運動”一節教學結束時總結道:同學們,我們在學習了“地球運動”一節后,應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形成正確的全球意識,熱愛我們的地球,增強關心和愛護地球的社會責任感,形成可持續發展觀念,因為人類只有一個地球。
思考與矯正:
這樣的“滲透”是孤立地、生硬地貼標簽式地進行所謂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脫離了具體的教學內容和特定的情景。從效果看,既不切實際、枯燥乏味,又空洞無力。
新的教學目標觀不僅指向知識技能的獲得,同時重視方法的運用與習得,還注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滲透、陶冶和建構。但這一切不是在傳授、灌輸的方式中獲得,而是在學生主體親歷、主動參與以及師生教學互動的過程中生成。脫離文本語言空談感受,必然陷入為了說教而空洞說教的怪圈。在教學中應圍繞教材文本的具體內容設計教與學的目標,以知識和能力作為外在表現形式,在達成知識和能力目標的同時,實現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內在目標的逐步達成 。教師必須為教學目標的實施設計最優化的教學活動。要踏穩和憑借知識和能力的基石,拋棄貼標簽式的人文灌輸,在語言藝術訓練中催生人文精神的領悟和升華,從而實現三維目標的無痕整合。
地理課堂的“虛假繁榮”失去了課堂教學的應有寬度和深度,對新課改無任何意義可談。地理課堂在這不知不覺中已經“變了味”,越來越背離地理課堂的本質,越來越缺乏“真實”。地理課堂教學的異化,促使我們有必要產生呼喚真實的地理課堂!
【中等師范地理教學中虛假繁榮論文】相關文章:
中等師范物理及自然科學教學論文12-07
詩詞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論文11-15
地理教學中地圖技能的培養論文11-19
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創新論文11-19
多媒體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教育論文11-17
思維導圖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4-22
地理教學論文06-14
差異教學在地理教學中應用研究論文11-10
地理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實踐與探索論文11-16
中學地理教學論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