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中西美術的方法比較論文
【摘要】由于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差異性,使美術方法也存在很多的不同之處,將這些差異性進行有機融合與創新,不僅能增加對西方美學的理解,還能重新審視我國的美學文化,從而有利于提高我國的美術水平。對此,本文對中西美學方法的比較進行了分析,以供相關人員進行參考。
【關鍵詞】中西方文化;美學方法;差異性
隨著文化全球化的發展,促使各國文化開始交融,對文化的發展有重要的貢獻。在美術的全球化發展中,中西美學方法的差異性越來越明顯,但經過不斷的探索,二者之間還存在很多的“共性”因素。將其進行分析與整合,可以有效提高人們的美術水平,從而更好的展現其藝術美感。
一、審美意識差異
中國的美術創作主要在于表現與再現等關系中,其審美觀點在于創作者的主觀情感,并將思想情感、心理情感等融于繪畫中,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高度,其藝術的創作注重于作者的主觀情感。西方美術在進行創作時,主要表達的是客觀情感,將其應用在美術創作中,更加強調理性原則。并通過不斷的發展,將審美意識轉移到宗教上去,從而達到“神人合一”的高度。隨著美術的發展,中西方的審美理念也在逐漸發生改變,從最初的關注動物到關注人類的生存,將自然、情感、社會等融于美術作品中,開始追求藝術上的美感。但隨著經濟社會的變化,中西方的社會環境也在改變,使二者的審美觀念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中國古典美術在一千多年的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創作思維和手法,在作品上,講究的是神似和形似,將作品與實物進行完整的再現。同時,將作品中賦予創作者的主觀情感,從而創造作品的意境。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展現了北宋時期繁榮的景象,將人物、船只、牲畜、房屋等融于筆下,創造了繁榮、靈動的審美意境。西方古典美術將人與物認識到宇宙的變化中,將眼睛所看到的物體進行真實的再現,從而掌握其真理。這種審美思想將人文主義與理性主義進行融合,例如,在文藝復興時期,主張將個人作為衡量一切的事物的尺度,通過人來表現真理,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以“神秘的微笑”來展現人物的情感,從而表達人性的美麗[1]。中西方美學方法在審美意識上存在一定的差異,但都是在追求人性上的美,無論是“天人合一”還是“神人合一”,都將人作為了繪畫中的重點,從而表達對人的命運的關懷。將這些差異進行融合,可以更好的理解人性的魅力,使其與時代相結合,有利于增強創作者的感悟能力,從而提高美術水平。
二、用線差異
中國美術的用線方法具有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青銅器時代,器物上的圖形、花紋等就是用線條所勾勒出來的。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將其應用到了書法當中,在其技法上講究執筆、用筆、章法等,其結構就是用各種線條所組合成的。在藝術家的不斷追求下,將書法與繪畫進行了有機結合,對用筆與線形的變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從而形成了“六法論”,使作品達到氣韻生動的至高追求。中國畫中常以梅蘭竹菊作為繪畫主題,通過線條來勾勒出其形態美,從而體現作者的情感[1]。以鄭板橋的《墨竹圖》為例,通過線條將竹子設計的十分巧妙,竹子的高度錯落有致,竹竿挺拔高秀,竹葉虛實相應,充分體現了竹子的傲氣風骨,也體現了中國畫的審美特點。西方美學方法注重的是光影、節奏,追求的是畫面的立體感、明暗變化以及光影韻律,講究的是塊狀感和整體感,將色彩運用得淋漓盡致,通過色彩的變化來體現作者的真實情感。如梵高的《星空》,在作品用運用了大量的藍色,使整幅作品略顯憂郁,將黃色的圓形當做星點,旋渦狀的天空紋理好像宇宙的運轉軌跡,使作品帶有迷幻的色彩,雖然作品中表現了一種寧靜的感覺,但粗獷、彎曲的線條使作品帶有運動色彩,畫面更具有立體感。將節奏、光影韻律、色彩、線條等進行細致的整合,可以使作品富有極強的感情色彩[2]。通過以上分析可知,中西方的用線理念存在較強的差異性,中國畫更講究的細致、傳神,西方美術則更在意節奏,這就導致作品中的意境存在很大的不同。但二者之間都比較注重光與影、光與色的變化,來對事物進行暗示,從而表達作者的獨特情感。
三、色彩差異
美術作品中的色彩常常會影響人的心境,是最具有情感的繪畫元素,通過色彩的對比,也可直接體現中西方美術方法的差異性。中國畫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較深,講究中庸之道,即追求畫面的整體和諧。其中,水墨畫以黑白為主體色彩,用色方法比較單一,通過顏色的對比來區分不同的事物個體。這種用色方法的空間透視感比較差,平面感比較強,是當時廣泛使用的色彩用法。而西方美術將色彩作為最主要的創作元素,也是作品的主要構成元素。根據色彩的用法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寫實主義和印象主義。寫實主義注重的是客觀真實,講究的是色彩再現,通過色彩的運用來達到再現自然的效果,這種色彩比較真實。而印象主義時期,主要依靠作者的主觀思想來運用色彩,其用法沒有規律,強調的是視覺沖擊,追求的是人性解放,突出自我。以后印象主義梵高的《向日葵》為例,整幅作品采用了大面積的黃色,來表現向日葵的顏色特征,使作品具有生命氣息,更加富有激情。中西方美術在色彩的用法上存在很大的差異,中國畫講究的是平淡、和諧,而西方油畫則講究情感表達。但歸根其原,也都是在用色彩表達創作者的內心情感。在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下,中國文人的思想比較保守,需要按照事物規律進行創作,而西方畫家則敢于突破自己,大膽追求創新,反而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對此,應將中西方的色彩用法進行融合,尋找最佳契合點,從而推動我國美術水平快速提高[2]。
四、結束語
由于中西方思想文化存在差異性,二者的興趣點與關注點不同,在進行美術作品創作時,情感與意境也不同。但也有很多的共通之處,不僅要對美術用法進行交融,更要進行創造,在保留我國傳統文化的情況下,借鑒西方的創作手法,從而提高我國的美術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昌國.論中西繪畫中線條功能的差異[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3.
[2]朱廣麗,王瑩,王大鵬.中西繪畫融合觀念淺析[J].美術大觀,2010.
【淺析中西美術的方法比較論文】相關文章:
中西“美術”概念及術語比較02-27
中西方舞蹈美學思想比較探究的論文11-12
中西產權理論比較的啟示03-24
中西倫理文化源頭比較03-28
中西方美術的融合與當代工藝美術論文11-18
由博物館鎮館之寶淺析中西方美術差異03-15
淺析電腦美術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論文11-15
試論中西哲學之根本比較03-06
中西醫臨床論文05-21
新世紀美術的中西問題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