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旅游文化信息化教學方式論文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高等教育中的職業教育要求也是越來越高。根據社會調研我們發現,現在的旅游企業對于員工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綜合素質高、能力強的導游越來越受到青睞。本文從認知學徒制的角度出發,指出認知學徒制對于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的重要性,并通過《旅游文化》課程的教學設計為例進行闡述。
【關鍵詞】認知學徒制;文化;信息化教學設計
一、認知學徒制對于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的重要性
認知學徒制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國的認知科學家科林斯和布朗等人提出的。他們提出了一種情境學習的模式,這種模式可以較好的解決目前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一些問題。作為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有效方法,認知學徒制最大特點體現在該理論重點強調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的重要性。通過構建虛實結合的工作情境使學生自主的參與到學習當中,并及時發現存在的不足,經由行業專家指導和幫助之后有效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和鍛煉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其對于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改進旅游管理專業傳統“滿堂灌”教學模式對學生培養中存在的不足。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培養首要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職業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做”一體化的模式下,通過自身的演示和講授,引導和培養學生的講解能力、溝通能力等。這剛好和認知學徒制的特點要吻合。
而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整個課堂教學呈現“滿堂灌”的態勢,學生被動接收知識用來應付理論考核,上課時不會主動思考,課堂互動也非常有限,氣氛不活躍,這就嚴重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采用認知學徒制的模式進行教學改變了傳統講授式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在教學方法上,教師可以通過示范和講解對學生進行操作演示,將教師的緘默知識通過實際案例清晰表達,學生通過模擬實訓,嘗試完成任務或解決問題,通過自身實踐的過程將所學知識內化為自己所需的職業能力。2.“互聯網+”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化手段不斷運用于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在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時,也對我們的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校教學中,更加強調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認知學徒制的教學模式就是教師可利用互聯網技術,通過動畫視頻、圖片、模擬軟件等為學生創設一個仿真的工作環境,讓學生進行模擬演練,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真正做到讓學生“學中做、做中學”,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實現教學目標。
二、基于認知學徒制的《旅游文化》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
《旅游文化》課程是旅游管理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同時這門課程也是全國導游資格考試的必考課程之一。所選用的教材是《全國導游基礎知識》,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化素養,同時對于提高學生講解水平也有重要的作用。這門課程開設在旅游管理專業第二學期,其先修課程是《旅游概論》和《中外民俗》,后續課程是《景點導游》和《模擬導游實訓》。通過對教材內容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本課程內容涉及面廣;所要掌握的知識點多;學生難以記憶等特點。我們的授課對象是旅游管理專業一年學生,他們具有一定的旅游方面理論知識,但是專業基礎知識較為缺乏;對于枯燥的理論知識,他們更能接受聲情并茂的講授方式;他們思維活躍、喜歡實踐,但是畏難,容易放棄;對于佛教文化有一定的好奇心,希望能夠深入了解。針對這些特點,我們依據《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旅游文化》課程標準,利用校內多媒體實訓室和校外實地景觀,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導游考試大綱的要求對傳統的教學內容進行二次整合,形成新的幾大教學模塊。我們以“漢傳佛教寺院的主要殿堂”這一單元的教學設計為例進行介紹。1.整體教學設計。整體教學內容,采用任務設計教學法進行系統設計,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們將教學內容設計為“感受寺院”、“走進寺院”、“介紹寺院”、“導覽寺院”四個環節逐層遞進。并提煉出相應的任務情境,即“知寺院”、“識寺院”、“講寺院”和“導寺院”,引導學生逐級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如任務驅動法、討論法、講授法及實地演練法等。并且運用互聯網、網絡教學平臺、QQ、多媒體教室、微信及數字化實訓室等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讓學生“學中做,做中學”,提高他們職業素養和技能水平,最終達成學生從普通游客成長為專業的旅游從業者的角色轉變,實現人才培養目標。2.整體教學組織與實施過程。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們采用的是任務驅動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將學生網上自學和在線互動與課堂學習、實地演練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自覺的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來。具體教學實施過程為:
。1)知寺院課前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利用班級QQ群的“作業功能”,布置任務。教師提供網絡資源,學生通過動畫視頻、網絡資料收集以及微信公眾平臺等多種途徑進行自學,完成課前任務。教師通過“作業功能”中的“作業詳情”進行查閱批改,了解學生課前自學情況。
(2)識寺院首先,教師針對課前布置的任務,提出問題:漢傳佛教的寺院主要殿堂和供奉對象由哪些。學生討論回答,引出主題。其次,教師播放“大同靈巖寺”視頻短片,讓學生再次從視覺上認識佛2018年第12期教寺院,然后進入理論講授漢傳佛教寺院的主要殿堂這一部分。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讓學生了解漢傳佛教寺院的常用建筑布局及其特點,總結各個主要殿堂的名稱以及供奉對象。在此,教師還要向學生特別強調,由于自然環境、歷史文化及建筑年代等多方面的原因,漢傳佛教寺院在建筑布局和風格上也有一些特殊的類型。比如,本地的歸元寺和古德寺。但是不論建筑風格和布局如何,這些漢傳佛教寺院其主要殿堂和供奉的對象都是一樣的。然后,結合導游考試面試的講解景點—歸元寺,教師提供素材,學生通過歸元寺網站提供的三維虛擬景觀游覽和數羅漢的小游戲,加深對歸元寺的了解。小組討論:歸元寺的主要殿堂建筑布局有什么特點?供奉對象分別是什么?通過討論總結出四個特點,涵蓋了布局特點和殿堂主要供奉對象。最后根據課堂所學知識,布置分組實訓任務:分組撰寫歸元寺導游詞,為下次實地景觀講解做準備。
。3)講寺院學生實地分組進行實地講解,教師現場指導,學生將拍攝的講解視頻上傳至網絡平臺。教師、學生、企業三方通過網絡云平臺觀看視頻,并根據導游講解評分標準進行評分,教師進行統計和分析。同時運用QQ班級群中的投票功能,進行投票,教師對投票結果進行統計,并為表現突出的團隊及個人頒獎。
。4)導寺院教師選擇兩名在三方綜合評價中,表現突出、成績優秀的個人進行現場講解展示,并進行點評。師生互動,總結佛教寺院景觀講解的方法和技巧。并且指出“突出重點法”是宗教景觀介紹中最常用的講解方法。這種講解方法可以突出本建筑與其他類似建筑的不同之處,此舉在于為學生學習后續課程、導考面試和職業技能大賽打下良好基礎。
。5)課后拓展課后拓展過程中,學生進入學校信息化資源庫,進行在線測試,鞏固理論知識,加深理解,為導游考試的筆試做準備。3.教學效果分析。認知學徒制的教學模式,使得教學效果顯著增強。對于整體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人才培養目標要求,采用任務設計法進行系統設計,引導學生逐級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信息化手段和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有效應用,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教學資源平臺進行在線學習,師生實時互動,課堂教學效果通過多種形式得到檢驗,并且根據學習情況,教師還能及時調整教學環節,提高了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高文.情景學習與情景認知[J].教育發展研究,2001.[2]楊開城.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設計原則[J].中國電化教育,2000.
[3]乜勇,王蘭蘭.認知學徒制在高階思維能力培養中的應用研究——以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0,20(4):38.
[4]陳家剛.認知學徒制研究:(博士學位論文).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
[5]劉鑫.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在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08.
[6]李斌、張琦.論認知學徒制教學模式.江西教育科研2006,12.
【旅游文化信息化教學方式論文】相關文章:
旅游景區文化營銷方式的探討10-10
歷史文化與旅游文化的論文08-04
高校旅游文化的課程教學研究論文06-08
信息化時代旅游文化景區建設06-04
快樂方式教學體育教育論文08-17
美術教學信息化論文推薦09-26
生態系統旅游文化的論文09-23
張岱游歷與旅游文化論文參考10-12
川鹽品牌重塑下的旅游文化的論文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