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道主義的穿越-馬克思的人道主義思想與西方人道主義思想的比
內容提要:人道主義思想,既分為廣義、狹義上的,也有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的、宗教的等等,但無論如何分法,人道主義基本上都可分為(1)歷史觀意義上的人道主義(2)社會倫理哲學或價值哲學意義上的人道主義。無論是馬克思哲學還是西方哲學,它們都擁有這兩種人道主義的內容。但是,馬克思哲學中的人道主義思想主要地是作為(2)來出現,并一直作為無產階級運動的實踐原則和價值指引;雖然在馬克思早期思想中曾有過(1)這個階段,但經過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和社會實踐,他揚棄了作為資產階級歷史觀的人道主義,而代之以實踐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或者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的實踐的人道主義。在西方,一直有著深厚的人道主義傳統而貫穿于整個西方哲學思想之中。但是,西方思想中所主張的作為歷史觀的人道主義思想卻正是馬克思哲學所批判的對象,因為他們所主張的人道主義基本上是一種抽象的人性論歷史觀的表達,無法真正解釋歷史和人們的社會關系史,如要描述和解釋,就只是一種抽象的解釋。因此,這種歷史觀意義上的人道主義就決定了它所主張的社會倫理原則和倫理價值也就過多地流于空泛性,更多地是理論上的人道主義,而不具有真正的生活實踐性。不過,現當代以來的西方哲學家在紛紛把人道主義的目光注意于現實生活中的個人實踐、主體存在,并主張發動各種形式的人道主義運動時,他們就從世界觀方面走向了馬克思所主張的實踐人道主義方向。但是盡管如此,馬克思的人道主義是由無產階級實踐的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人道主義,具有理論和實踐上的現實載體;而西方哲學中的人道主義不能找到社會生活中的人道主義實踐主體,只能陷入理論方面的批判和人道主義思想家的自我意識的構架。關鍵詞:人道主義歷史觀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西方哲學實踐的人道主義
人道主義思想,既分為廣義、狹義上的,有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的、宗教的等等,而在每一個歷史時期或者社會形態之中,人道主義也都有其特殊關心的中心問題和要解決的問題。但是,無論人道主義的內涵有著多少種的分類方式,人道主義都可以從大的方面被分為兩種形式的人道主義:其一,作為歷史觀的人道主義,其二,作為社會倫理哲學原則和價值原則的人道主義。這兩種人道主義不僅支配了整個人道主義傳統在西方思想中的發展脈絡,也影響和整合著現代以來的現代和后現代思想家的人道主義觀念。
在馬克思的哲學思想中,這兩種形式的人道主義也有著深刻的表現。但是,很多的學者僅把馬克思的人道主義思想劃歸給馬克思的青年時代或者他的早期思想的發展階段(即在1842-1844年間)。也有學者承認馬克思有人道主義思想的脈絡在其著作中,但那都是作為社會倫理哲學原則和價值原則而出現的,不能算是人道主義的歷史觀階段。本文則認為,馬克思的人道主義思想與西方許多思想家的人道主義思想都追求一種普遍的對人的尊嚴、價值、人性和生命的高揚,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全面發展的人道主義(社會的實現),不同的是馬克思的人道主義思想是基于現實社會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對社會歷史的批判和反思而得出的,并且帶有明顯的價值指向和嚴格的實踐主體的寄托。西方哲學歷史中的人道主義思想則基本上帶著倫理原則和價值規范的目光,卻從歷史觀的角度來出發,試圖解釋歷史和人的發展的現實時,結果陷于抽象的對資本主義的理論批判境地,就缺失了一定的實踐性。馬克思的人道主義思想雖然也有過他的人道主義歷史觀時期,但在其后期思想發展中,他就逐漸揚棄了作為歷史觀出發點的人道主義,代之以實踐的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解釋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論武器,并發展起一種由無產階級來實踐的切實可行的價值觀、倫理哲學原則的實踐的人道主義(共產主義的人道主義)。
一,西方近代哲學中的人道主義
人道主義(humanism),其詞源自拉丁文Humanitas,意指“有人性、人格;仁愛、友好”等含義。古羅馬人西塞羅首先用這一詞,表達一種能促進個人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但作為一種被資產階級和社會主義所廣泛吸收、利用并作為一種世界觀和歷史觀形成一種普遍的思潮和理論,卻是有一個歷史的過程。
人道主義最初的含義指的是興起于14-16世紀的歐洲的人文主義思潮和理論。這種思潮和理論,主要關注于人性、自然,人與自然的統一,把人當作宇宙的中心。它反對中世紀的神學觀念和經院哲學的世界觀,反對把哲學當作神學的侍女,從而首先在文化各個領域展開反對神學束縛的斗爭,以后逐漸滲透到哲學。這時的人道主義主張:(1)肯定人的價值,稱頌人的特性和理想,反對中世紀神學哲學貶低人的觀點;(2)要求享受人世的歡樂,注重人的現實生活的意義,強調按照人的自然本性生活,反對中世紀的神學的禁欲主義和來世觀念;(3),要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強調人的自由意志,品德、努力和才能,反對中世紀的宗教桎梏和封建等級觀念;(4),推崇人的感性經驗和理性思維,提供用知識造福人類,反對中世紀教會的經院哲學和蒙昧主義。而發展到近代哲學中,就形成以人為主體的主體性哲學。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這種文藝復興所造成的人道主義的興起,更直接的只是一種新文化運動。但是,由于其在現實性上所具有的革命性,它把人們對神的關注的視野拉向關注人和自然本身,就具有了世界觀變革的意義。
在17-18世紀,為配合資產階級的興起,發展資本主義,一大批啟蒙哲學家們紛紛用“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博愛”等口號來鼓舞人民進行反封建的斗爭。這些哲學家大力批判人們在封建制度下的被壓迫現實,鼓舞人們為求得自己的尊嚴和價值、自由而生活。在很多哲學家中,自由、平等、博愛等被用來解釋歷史的目的和原則,并被當作一種觀察社會和世界的出發點。由此,人道主義從反神學、反經院哲學而走向反封建、求自由和價值為主的資產階級的人道主義。但是,這種人道主義,是脫離社會關系去考察人,以自然的人為出發點去論證人的追求向往,就陷入了超階級、超時代的抽象的人性論。在現實性上,它所追求的自由和享樂權利及公正的社會制度等,實質上是以私有制為基礎,以個人主義為核心的資本主義社會狀態。所以,在其歷史觀上,這種人道主義可以被稱作為資產階級的人道主義歷史觀。不過,仔細對其進行探討,就可發現,這種人道主義還設定了某種形而上學的傾向,即強調理性、自由在世界本原意義上的先發性,這種設定造成了在科學上的理性專斷,從而造成現實中人與自然的二元分立狀態。比如象赫爾德、卡萊爾和盧梭等人,都是用人性的目的論設定來解釋歷史的發展過程。資本主義的建立,導致現實狀況中原子式的個人價值獨立性的競爭。于是,對人的價值實現的追求為主要目標的人道主義傳統,開始走向人性論的人道主義歷史觀。
至20世紀以來,人道主義的討論在西方哲學中開始發生變化。種種反人道主義的取向和理論出現,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尼采的超人哲學和叔本華的意志論哲學等。
尼采主張超人哲學,實際上就是主張精英哲學,而他的權力意志也就是只能有超人來實現和執行。所以,在尼采提出重估一切價值直接的目的是為了打破西方人的對上帝的尊崇的同時,也就發起了對作為歷史觀的傳統人道主義的攻擊。并且,他所提出的道德譜系原則,也把作為社會倫理哲學原則和價值原則的一種普遍的人道主義推置在一邊。尼采的權力意志哲學,在這一方面,可以說是在理論上是徹底地反傳統人道主義的。后來的法西斯主義的興起,與尼采的哲學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而叔本華的意志論哲學,繼承了尼采的永恒回歸哲學理路,把意志變成了人的非理性的表象、觀念。叔本華哲學主張人生在世就是愁苦一生,人的意志根本無法擺脫世界的糾纏,世界的目的已經預設好,人無法掙脫命運之網。他的這種思想,也是對傳統人道主義追求價值、自由等的顛覆性思維。傳統人道主義在他這里,就變成他所指責的對象。因為,沒有理性和自由,世界就只是個人意志、表象的產物。人的價值就是在一種非理性的狀態下得以實現。所以,尼采和叔本華在其理論上是一種反世界觀和反歷史觀的反人道主義者。
就尼采和叔本華對人本身的某些方面的規定來看,可以發現他們都是對人進行了一種本體論的規定。因為,他們都把意志作為世界和歷史的本體。所以,人道主義發展到他們這里,就已經發生了事實上的轉向,變成了一種本體論意義上的人道主義,即是現在許多學者所談的“人本主義”。
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從現實性上,直接結束了近代以來的作為世界觀、歷史觀以及作為倫理哲學和價值原則的舊有的資本主義人道主義。資本主義的人道主義就從其精神內部,在外部現實的撞擊下,開始走向由尼采和叔本華首開的反思人道主義源頭之路——即,這種資本主義所提倡的原子式的個人價值和個人的理性、自由下所導致的科學、自然、社會之間的分裂,是否人的理性和非理性共同作用——人道主義所造成的結果?
二、西方現當代人道主義的思想邏輯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西方的人道主義思想開始更加注重普遍意義上的人道主義精神和觀念。即尋求一種為了人的普遍性價值和尊嚴、自由的實現的人道主義觀念。
但是,這種尋求,必須經過對近代人道主義傳統所導致的人與自然、科學與技術、人與社會等等之間的二元對立狀態進行深刻的反思與批判才能開始。因為,科學理性已經造成人的生存狀況的被壓抑狀態、人的工具化和單一化,人的存在被壓抑和遮蔽。所以,現當代西方人道主義思想家紛紛開始對資本主義的制度理性進行嚴厲地批判。這種批判從存在主義哲學的興起、經由法蘭克福學派一直延續到當代的德里達和哈貝馬斯等人。這就是進入20世紀60年代以來,不同哲學家對近代以來的人道主義觀念進行批判所產生的結構主義的、語言哲學的、存在主義的、科學主義的哲學思潮和運動等等。這些運動目標不盡相同,但彼此卻都具有在人道主義方面的共通性,即他們都在對傳統的作為歷史觀的人道主義與作為倫理原則和價值原則的人道主義進行解構式的批判。這種批判,在上世紀末,曾被稱為“主體性的黃昏”。
產生這種反人道主義傾向的原因在于,近代的人道主義觀念已經不能在理論上對整個周遭世界進行有效的解釋。文藝復興所發起的人道主義觀念,其主張是肯定并追求人的價值、自由、和承認自然的切實基礎,肯定并追求人的尊嚴。經過18世紀啟蒙哲學的運動,這種人道主義又和自然法、社會契約理論相結合,并進而成為一種以抽象的人為本的世界觀和歷史觀,形成一種本體論意義上的人道主義思潮——或者可以換稱為現代學者都喜歡用的人本主義。這種人本主義思潮在近代人道主義基礎上繼續著人與自然的對立局面,造成主客二分的現象,大力鼓吹個人作用的結果,就把社會和與之相統一的類拋到一邊,造成現實生活中的利己主義尤其是主體哲學的漫延。啟蒙哲學所造成的主客二分式思維,在宣傳“自由、平等、博愛”口號、人是自然的主人、人與人不是像狼一樣就是相互偽善等觀念時,就把人徹底消解為一種邏各斯或者一種在場的形而上學,這時的人道主義思潮也就成為一種徹底抽象的、脫離歷史關系和社會實踐的虛無的“人本主義”思維。更甚者,這種抽象的人本主義觀念在事實上使人服從于自己的理性能力所創造的一切,堅信由人創造的一切能夠給人帶來更加美好和幸福的生活。然而,事與愿違。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西方學者徹底從自己所迷信的人本主義思想中醒悟過來。人道主義所加強的主體性思維而導致的科技理性在作為人類理性的代言人,在不斷征服著自然、不斷創造著人類自己本質的對象化世界的同時,卻造成了人類生命的消解和存在的異化。人,由自由發展自己個性的人成為單向度發展的人,人的價值和尊嚴、人的地位和生存的意義都在附著于科技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時候,價值理性就被無窮地遮蔽在這種形而上學的理性思維異化之中。
所以,由近代經啟蒙階段以來的人道主義思想和人本主義觀念必須重新進行審視。人的存在究竟為什么?人的地位和價值、生存的意義究竟何在?人與自然、環境、社會、類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人的生活世界是什么樣的?……等等問題接踵而至,使每一個有著人道主義傳統的思想家對以往的人道主義思想和哲學觀念、所用之于解釋歷史和觀察世界的方法論進行徹底的解構和透視。
由海德格爾開啟的新一輪人道主義哲學方法的興起,再由薩特、羅蒂、多爾邁等人所進行的闡發就掀開了新的人道主義哲學觀念的萌發。他們都對人之本真存在進行了生存論的探討,認為人之存在并不如近代人道主義者和人本主義者所想的那樣,是抽象的、物質化的、無歷史性的、無時間性的存在者,而是一種生存性的存在者、是歷史關系中的具體的存在者、是一種時間性中的此在,而人的這種特性就證明著人只能是與歷史相統一的存在者,人所有的本質、價值、尊嚴和意義等都是在具體的歷史條件和環境中得以發生和實現的。他們對近代人道主義哲學中的主體進行解構和消解,終結了近代主體性哲學中的“主體”,宣判近代主客二分思維中的、本質主義視野下的特定人的概念和人的特定形象的死亡,即實體化、物欲化、原子化和理性化的人的觀念的死亡。但在實踐上,他們并非真正的或現實的反人道主義。正如英國哲學家凱蒂
【人道主義的穿越-馬克思的人道主義思想與西方人道主義思想的比】相關文章:
馬克思與理論人道主義03-19
影片《悲慘世界》的人道主義思想昭示03-19
談馬爾科維奇的人道主義辯證法觀02-27
淺論馬克思對西方主體性思想的揚棄03-18
馬克思人力資本思想分析03-21
賀伯特·博德對西方思想的闡述12-22
淺談馬克思的人的全面發展思想03-17
淺論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思想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