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我們職業教育從原來的中專和成人教育,脫胎變成為高職教育,本文就來淺論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規格要求學生的知識結構要合理,它包括相關知識會運用、專業知識要實用、基礎知識要夠用,同時要求學生要具備職業的基本素養,它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習慣等。調查顯示,成功者與不成功者的差異不是智商而是情商。所以,知識靠學習、能力靠培養、素養靠養成。
職業基本素養的養成是指學生要學會敬業、學會誠信、學會表達、學會協作、學會務實、學會主動、學會堅持、學會自控、學會創新、學會學習等。因此說,職業基本素養的養成是一項全員性工作,不是哪一門課程能獨立完成的,而是需要專業課、專業基礎課、公共基礎課、選修課、課外活動等多種載體共同完成的,它體現著“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發展觀。
蔡元培說過:“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魯迅也說過:“現代化的目的一是立國,二是立人。”陶行知先生說:“千教本文由論文聯盟http://收集整理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教育要面向自然世界、面向心靈世界、面向社會世界;要追求知識,要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要提升人的生命境界,提高生活質量。否則,就會影響學生的后續發展、終身教育、可持續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要引導我們的學生去體驗人生,感悟人生,享受人生,創造人生。
我們職業教育從原來的中專和成人教育,脫胎變成為高職教育,經過不斷探索與改革,從強調學科本位到強調能力本位,最后強調素質本位,從關注知識性到關注職業性,最后關注可持續性。從以上職業教育發展路線圖中可以看出,職業教育在強調能力的同時,更強調素質,強調可持續發展。
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定位是突出“三個要素”,實現“兩個發展”。“三個要素”是指做人、做職業人、做有文化的職業人。“兩個發展”是指人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要走出教材、走下講臺、走向學生、走入學生。課程建設改革方向要從模式上有所突破,實現“三個對接”“一個發展”。“三個對接”是指教學內容要對接專業、對接職場、對接學生職業生涯,“一個發展”是指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最終培養出“五個一”高素質人才,即一個慧眼——具有科學精神、人文精神、第三只眼看世界的獨立思維能力;一顆匠心——能感悟生活、探求人生與創造價值;一種情懷——懂得感恩、懂得報恩與承擔責任;一種悟性——善于體驗、發現與享受生活的心態;一身絕技——能夠生存、發展與奉獻。
如何實現這些目標呢?如何才能促進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我想從“公共基礎課、選修課、課外活動”等幾個層面談幾點想法。
一、公共基礎課與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公共基礎課一般情況下包括應用數學、實用英語和應用寫作等。以“應用寫作”為例,應用寫作作為高等職業院校普遍開設的一門綜合性、實踐性極強的基礎能力課,其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培養學生更好地與社會融合、更科學地處理好公私事務的能力。它為實用而學,以用為本。據座談、走訪和問卷調查的綜合分析研究表明,應用寫作能力不僅成為了當今社會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內涵,而且還是企業所要求的八大職業核心能力之一,因此,“應用寫作”既是一門文化基礎課,也是一門職業核心能力訓練課,更是一門人文素質教育課。重視“應用寫作”課程的建設和學生應用文寫作技能的培養,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而且可以為學生未來職業生涯和實現職業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大學畢業不一定會寫小說詩歌,但是一定要會寫工作和生活中實用的文章,而且非寫得既通順又扎實不可。”
那么,如何結合學生專業及未來職業生涯來進行寫作實訓,一直是我們在應用寫作教學實踐中思考的問題。我們按照“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職業教育目標和“項目導向、任務驅動、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在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建構性學習理論和行動導向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嘗試著以工作過程導向的模式構建應用寫作課,將分散在事務文體、公文、禮儀文體……中的各個文種集中起來,作為一個個項目來研究,形成一個個模塊,將理論教學生活化,如現場教學法,即根據應用文種的要求把學生帶入現場進行教學,讓學生根據現場情景即興寫作和練習,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人溝通能力、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這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且在任務訓練中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職業綜合能力,培養了學生從事專業必須的職業態度、職業情感及團隊精神,提高了學生的全面素養。
二、選修課與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就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而言,開設選修課的老師以基礎課老師居多,占85%以上,其它職業院校從感觀上看,也大多如此。
選修課中,以“論語故實”課為例,儒家的修身理論對如今的人們,尤其是當今大學生的個人道德修養的養成具有很強的借鑒作用。概括而言,大學生道德修養的養成大體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刻苦耐勞的學習精神、鍥而不舍的實踐精神和愛人助人的團隊合作精神。
第一,儒家的學習觀與學生刻苦耐勞的學習精神的培養。
儒家認為,人要成長為一個完全意義上的“人”,必須要發奮苦學?鬃诱f:“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述而》)。荀子亦云:“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學習是為人處世的開始,也是一個人成長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的關鍵。儒家認為,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工作,而是一項終生的事業。所以,儒家要求人們要時刻“涵養省察,慎獨自律”。當代大學生所面對的是一個紛繁復雜的社會,如何指導大學生,教會他們在社會中立足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在傳授相關專業知識的同時,更應該幫助學生樹立刻苦耐勞的學習精神,讓他們認識到進行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通過艱苦的學習達到一個較高的道德境界。
第二,儒家的知行觀與學生知行合一的實踐精神的樹立。
孔子要求君子要“言忠信,行篤敬”(《論語·衛靈公》),“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訟語·憲問》)。荀子認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之寶也。”(《荀子·大略》)知行觀是儒家學說中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也是為歷代思想家所重視的修身為人的關鍵所在。儒家認為,知、行必須要合一,“行”是“知”的目的,“知”只有落實到具體的“行”上才有其實際的意義,而“行”也是“知”的必經途徑,真“知”才會出真“知”。所以,儒家將那些知行合一的謙謙君子稱為“君子儒”,而將那些言行不一的我稱為“小人儒”。在當前的高等職業教育中,教育者的目的不僅僅是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知行合一的實踐精神,讓學生勇于實踐,敢于實踐,在實踐中總結經驗,鍛煉自身,成長為一個具有較強能力的實踐性人才。
第三,儒家的“仁”的思想與學生愛人助人的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
孔子認為,“仁者愛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也講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此可見,儒家是把“仁”作為道德修養的最基本內容加以提倡的。“仁”作為儒家思想的主體,包含多個層面的意思:(1)“仁”要求人們樹立健全完美的人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是儒家孜孜以求的理想奮斗目標。(2)“仁”要求人們講睦修信,和諧相處。(3)儒家的為“仁”思想是不可動搖的,要在任何情況下都堅守不渝。在日常生活中,對人要講究有仁、有義、有禮、有誠、有信,而要達到這樣的目的,人們就要“克己”“修己”“約己”“治性”“正心”,培養個人的社會責任感和愛人樂群的精神。當今社會,道德失范,物欲膨脹,枯燥無味,缺乏現實感和責任感的說教已無法適應整個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儒家對于“仁”“義”“禮”“智”“信”的講求,有助于幫助學生培養愛人助人的團隊合作精神,而這一點直接關系到學生是否能夠在社會中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建設者。
此外,儒家的天下觀、誠信觀和入世主義精神等對于大學生完整人格的塑造,都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需要我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總結和落實。
三、語文課外活動與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課外活動(extracurricular)是相對課內而言。一般是指學校按教學計劃所安排的課堂學術性學科之外得到的某種額外的東西。關于課外活動的概念,各國對此稱謂并不一致,有的叫輔助課程(cocurricular),與核心課程相對,其意義是,課外活動在整個學校教育中享有重要的地位,不應簡單地把它看作是附加在學術計劃之上的一種額外的東西。(阿姆斯特郎《美國中小學的課外活動計劃》,載瞿葆奎主編:《教育學文集·課外校外活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有的叫第二學校,其含義是,在正課以外,自己開展的各種活動的總稱。有的叫第三課程,即第一課程是必修課,第二課程是選修課,課外活動和必修課及選修課一樣,應當為學生提供獲得技能的機會。因此,稱之為第三課程。盡管其概念及稱謂有分歧,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課外活動的產生,其重要任務是糾正偏重智育的傾向。從形式上看,課外活動突破了課堂教學的形式,具有很強的活動性和實踐性等特點。
語文課外活動,作為整個課外活動的一部分,在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方面占有重要位置。
語文課外活動形式自由、靈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因材施教,適應學生的不同興趣、特長及個性之發展需要。伴隨著高科技給人類文明帶來種種福音的同時,也使人類的理性、情感面臨更為嚴重的挑戰。許多人感到教育領域內人性的失卻和人的異化。學生缺乏社會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知識,作為社會一員的道德觀念淡薄,處理不好人際關系等等。而課外活動則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它可以通過集體活動及富有趣味的生活,培養學生的人格和個性。
語文課外活動可以拓寬學生的學術視野,培養學生的公共關系、創造精神和創新思維。學生可以在“寬松”的環境中,培養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培養在激烈變化的社會中生存下去的生存能力等。
語文課外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的生活,并具有社會整合的功能。任何一項精密工作都需要數個乃至數十個專業共同合力完成,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尊重他人的差異性和特殊性,不僅各學科的知識在活動中得到融合,各種興趣得到培養,而且師生間的情感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交流。美國的一些學者稱,有些課外活動并不亞于學科的學習。畢業生的聚會上回憶學校,幾乎都是談課外活動的。
綜上所述,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觀應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改革之中,而學生的職業基本素養的養成又離不開“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發展觀的指導。以學生專業技能學習需求為核心,提高學生基礎文化素質;以學生未來職業崗位為核心,提高學生人文素質;以學生未來可持續發展為核心,提高學生文化品位。這是我們高等職業教育長期努力的方向,而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發展,這應該是高等職業教育永恒不變的主題。
【論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相關文章:
論職業教育集團化的價值11-24
論“思維”與職業教育中的語文能力訓練11-26
論可持續發展思想對生態建筑理論11-17
職業教育課程本質的多元論思考11-26
論職業教育亦不可偏廢基礎課11-24
論可持續發展和社會養老保障制度的功能11-22
國外職業教育看中國-東盟職業教育的合作11-24
職業教育論文11-17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