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母教文化及其當代價值的論文
。摘要]母教文化是指母親這一社會群體在撫養教育子女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思想觀念、行為經驗等精神文化成果以及與此有關的人文景觀等物態文化現象的總和!爸氐隆薄懊銓W”的教育內容“,說理”“垂范”
的教育方法是中國傳統母教文化的精華所在。弘揚母教文化,有助于強化母親意識,使女性樂于做母親;有助于提升母教質量,讓女性成為合格母親;有助于培養健康個體,促進家庭和社會的和諧。
。關鍵詞]母教文化;精髓;當代價值。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和生存環境中,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類型。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經過不斷創造與積累,形成了自己博大精深、豐富璀璨的傳統文化,母教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母教文化的內涵闡釋。
母教文化是關于母親教育的文化。目前,我國學者對“母親教育”的界定,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母親的教育”,認為母親是人生的第一位教師,承擔著教養子女的重任;二是“教育母親”,即通過對母親實施教育,提高母親的素質,從而提升母親的教育質量。母教文化包含的是母親的教育,是指母親這一社會群體在撫養教育子女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思想觀念、行為經驗等精神文化成果以及與此有關的人文景觀等物態文化現象的總和。本文采用文獻分析和問卷調查等方法,從現實需要的角度對精神層面的“母教文化”進行探討。
二、中國傳統母教文化的精髓。
中國有著悠久的母教傳統,歷來重視母親對子女的養育作用,《韓詩外傳》卷九說“賢母使子賢也”,說的是賢良的母親重視教育,使孩子長大成為德才兼備的人。中華民族歷史上出現過許多賢母名母,她們深明“婦道”,教子有方,培養出眾多的杰出人才,充分顯示了母親教育的力量!糯A夏女杰中的“周室三母”,可稱為中國最早的家庭女教師。據《列女傳·母儀傳》記載:“三母者,太姜、太任、太姒……君子謂太姜廣于德教……太任為能胎教……太姒仁明而有德……頌曰:周室三母,太姜任姒,文武之興,蓋由斯起。
太姒最賢,號曰文母。三姑之德,亦甚大矣!”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和孟子的母親,更是母教文化的典范。中國母親在長期養育子女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經驗,形成了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母教文化。
。ㄒ唬爸氐隆薄懊銓W”的教育內容。
古代女性被限制在家庭中,承擔著“女兒、妻子、母親”三重角色!澳敢宰淤F”的現實使女性不僅要去創造生命,還要含辛茹苦地去培育這些生命,使他們成為“貴人”以光宗耀祖,顯示自身的價值。為此,母親從小就按“德才兼備”的目標去教育子女,在教育內容上表現出“重德”“勉學”的特點。
“以德為本”,是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
我國傳統母教非常重視對子女“德”的培養,教子為善、誡子勤儉,倡導信實愛人、忠孝仁義,造就出許多仁人志士。“岳母刺字”已家喻戶曉,岳母姚氏從小教育兒子“以身許國,報效國家”,還親自將“精忠報國”四個字刺在兒子背上,使岳飛成為著名的抗金英雄。
“陶母退魚”也廣為流傳,據《世說新語》記載:“陶公少時,作魚梁吏。嘗以坩鲊餉母。母封鲊付使,反書責侃曰:’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唯不益,乃增吾憂也!‘”
陶母湛氏身為女流,卻深明大義,見利而不忘義,退回了兒子盡孝的腌魚,并訓導兒子要清白做人,廉潔奉公。陶侃遵循母親教導,一生清正廉明、勤于政事。
我國傳統母教除注重德性培養,還把“勉學”作為教子的重要內容。古代母親們深知“人之有學也,猶物之有治也”的道理,通過各種方式勉勵、鞭策孩子勤奮讀書,刻苦學習,鍥而不舍,學有所成。孟母仉氏為給孟子創設一個良好的生長學習環境,曾三次遷居。
(二)“說理”“垂范”的教育方法。
我國古代社會奉行的“男尊女卑”思想,特別是“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的“三從”婦禮,使女性受到各種約束和壓制,她們無論是作女兒、妻子還是母親,都要服從男性。雖然,兒子為了盡孝,不得不聽從母親的管教,母親教育子女成為理所應當之事。
但是,母親的性別地位使她們不會也不能像父親教育那樣,主要借助家威和家法,而是較多采用“說理”“垂范”等正面、溫和的方式,這樣恰恰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國傳統母教善用言傳,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寓教于喻,循循善誘,使孩子領悟其中的道理,自覺去踐行。孟母“斷機教子”已成為天下母親教育子女的樣板故事。孟母看到孟子逃學回家,沒有打罵,而是通過“斷其織”告誡兒子“: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夫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知,是以居則安寧,動則遠害。今而廢之,是不免于廝役,而無以離于禍患也。何以異于織績而食,’中道廢而不為,寧能衣其夫子,而長不乏糧食哉!女則廢其所食,男則墮于修德,不為竊盜,則為虜役矣!泵献訌哪赣H的話語中領悟到了深刻的道理,從此發奮勤學,做事有始有終,成為天下之名儒。
“教者必先正己”是古代家訓的明理。我國歷史上有許多賢良之母,正是在日常生活中,用她們自身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言行率先垂范,做出榜樣,影響子女發展的。《隋書·鄭善果母傳》記載“:母恒自紡績,夜分而寐。善果曰‘:兒封侯開國,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何自勤如是邪?’答曰:‘嗚呼!汝年已長,吾謂汝知天下之理,今聞此言,故猶未也。至于公事,何由濟乎?
今此秩俸,乃是天子報爾先人之徇命也。當須散贍六姻,為先君之惠,妻子奈何獨擅其利,以為富貴哉!又絲枲紡織,婦人之務,上自王后,下至大夫士妻,各有所制。若墮業者,是為驕逸。吾雖不知禮,其可自敗名乎?’”說的是善果官至三品,但是其母崔氏仍堅持每天紡紗織布,夜深才睡,善果不解,其母對兒子說:“你的俸祿是皇上對你祖輩以身殉職的報答,應用以贍養親屬,我們怎可獨自享用,作為富貴的資本呢!況且紡線織布,是婦女的本職,我不做這些事,就是驕奢淫逸了!鄙乒钍苣赣H良好品行的影響,一生為官清廉不奢。
三、中國傳統母教文化的當代價值。
。ㄒ唬┖霌P母教文化,有助于強化母親意識。
當代女性具有較高的道德文化素質,也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些本應使她們在教養子女方面發揮更好的作用。但是,母親教育并沒有引起女性的足夠重視,也沒有得到全社會的高度關注,致使在一些地方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母教危機”,F代社會提倡男女平等,女性對社會生活的參與越來越多,有些女性特別是高學歷、高職位、高收入的年輕女性為了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過分看重自己的職業角色而忽視甚至放棄母親角色。有些女性雖已成為母親,但是生而不養或養而不育,孩子出生幾個月就丟給老人或保姆照顧,即使把孩子留在身邊也因工作壓力而無暇顧及。
據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全國有66.47%的祖輩照看孫輩。在我們進行的“城市小學生母親教育現狀”調查中,只有35.66%的母親認為“母親的重要工作是養育子女”,55.49%的母親不完全同意這一觀點,還有7.51%的母親持反對態度,由此可見,多數母親對養育子女的職責認識還不到位。
古代婦女“相夫教子”,心甘情愿地為丈夫和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精心養育子女,并以此為幸福。我們應該繼承這一母教傳統,這并不是讓女性放棄自我,回歸家庭,而是要她們處理好事業與家庭的關系,多一些時間與精力去教育子女,展示更全面的自我。讓女性成為母親,不是自我價值的否定,而是自我價值得以實現的一種方式。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母教文化,與歷史上眾多的賢母名母零距離接觸,感受其人格魅力,有助于當代女性深刻認識母親角色的意義,強化母親意識,自覺承擔起母親的職責,樂于做母親。
。ǘ┖霌P母教文化,有助于提升母教質量。
在當今社會,不管母親是否意識到母親職責,是否樂意承擔母親職責,客觀上她們都扮演著子女的主要照顧者和主要教育者的角色。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80.16%的母親和75.58%的學生認為在家庭中主要由母親照顧子女,71.31%的母親和59.74%學生認為在家庭中主要由母親負責子女的教育。比例如此之高,認識如此相似,表明了母親在家庭中承擔著教養子女的重任。不可否認的是,母親在培育人才方面確實發揮著獨特作用,每個人的生命都毫不例外地由母親孕育,來到世界上接觸到的第一個人也是自己的母親,在嬰幼兒時期任何人都不能替代母親的作用,體現了母親教育的唯一性;母親不僅能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饑餓,還是孩子靈魂的塑造者和人生的引路人,對孩子智能的發展、人格的形成和行為模式的養成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體現了母親教育的全面性;母親與孩子血脈相連,息息相關,這種親子依戀關系使孩子樂于聽從母親的教育,體現了母親教育的權威性;母親與孩子朝夕相處,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這種自然的教育方式易于被子女所接受,體現了母親教育的高效性。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無論您在工作崗位的責任多么重大,無論您的工作多么復雜,多么富于創造性,您都要記。涸谀依,還有更重要、更復雜、更細致的工作在等著您,這就是教育孩子!钡牵壳昂芏嗄赣H還是“自然母親”,憑著感覺、本能或老輩的經驗來養育孩子,缺乏科學的教育理論和教子方法,存在著“重教不會教”的現象。天津市兒童發展中心針對天津市5000名0-6歲兒童的母親進行的“母親教育需求問卷調查”顯示,家長普遍缺乏科學教育子女的經驗和知識,對母親教育有需求的有4991名,占被調查人數的99%。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43.43%的母親認為自己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但效果不佳。59.52%的母親非常希望、39.95%的母親希望掌握更多科學的教育知識和方法。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母教文化,能使當代母親更多了解母教文化的精髓,學習母教經驗,掌握有效的育兒和教子方法,提升母教質量,由“自然母親”成為“合格母親”“優秀母親”。
(三)弘揚母教文化,有助于促進家庭和社會和諧。
幸福和諧的家庭,是每個社會人的渴求,也是和諧社會的具體表現。當代女性既要擔負社會職責,又要承擔家庭事務,還要挑起教育子女和孝敬老人的重擔。女性的性別角色決定著她們是家庭的主角,是幸福家園的經營者。她們時時刻刻為子女做榜樣,用自己慈愛、賢惠的品德去感染孩子,用自己孝親敬老、相夫教子的行為去引領孩子。為使子女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母親盡量展示自己最優秀的方面,回避克服自己的缺點。母親教育正是在這種自覺與不自覺中感染著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釋放出愛與和諧的元素。
和諧家庭與和諧社會的構建需要和諧發展的人才,人才的成長由母親把好第一關,母親的綜合素質與教養方式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如果一個人自幼得到母親良好的教育,使之將來步入社會成為一個具備良好素質和修養的公民,這是一個家庭的幸事,也是社會的幸事。正如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所說“: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手中!焙霌P中國優秀傳統母教文化,在全社會形成尊母、愛母,重視母親教育的社會風尚,必將造就更多健康的個體,促進家庭的完美和社會的和諧。
參考文獻:
。1]張濤。列女傳譯注[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0.
。2]葛彬。論傳統“母訓文化”與家庭美德的“愛幼”教育[j]。江西社會科學,1997,(7)。
[3]劉義慶。世說新語[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3.
。4]王符。潛夫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歐陽永叔。歐陽修全集(附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6.
。6]魏徵。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7]丁克家庭”占上海家庭總數的12.4%[n]。中國青年報,2002-12-01.
。8]王艷紅。全國有66.47%的祖輩照看孫輩[n]。現代教育報,2001-08-20.
【中國傳統母教文化及其當代價值的論文】相關文章:
論中國傳統美學的獨特品格及其當代價值論文06-21
中國傳統和諧倫理思想及其當代價值01-12
論儒家科技倫理思想及其當代價值11-18
民俗文化的旅游價值及其開發策略11-21
試論自我教育的當代價值及特點論文11-27
傳統文化資源與當代雕塑創作的論文11-22
視覺圖像文化與當代藝術教育論文03-03
談民俗文化的旅游價值及其開發策略11-21
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論文01-21
中國傳統文化儒家論文06-0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