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文化工業時代的音樂商品化批判
摘要:作為一種精神產品,音樂商品有著不同于一般物質商品的特殊性,音樂商品承載的是音樂藝術,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筑,并以其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反映并作用于社會生活。因此音樂商品既體現一般商品的特點又具有意識形態的特征。正確處理音樂商品這兩種特性之間的關系,在體現音樂藝術價值的同時,注重音樂商品文化內涵,依循商品化的客觀規律,才能真正推動中國音樂事業的發展,中國社會的音樂商品化最終追尋的不是瞬間的商業利益,而應該是文化的積淀與漸進。
關鍵詞:文化工業 音樂藝術 音樂商品化
音樂作為人類的一種特殊的精神財富,從最早的口傳心授到今天的向電子化、數字化傳播方式的演進,經歷了它從簡單到復雜的轉變。這一轉變,意味著音樂已不僅僅作為一種單純的用來傳達人類思想感情的、具有無限魅力的精神承載方式的存在,同時也成為了受復雜商業形態控制的,且能帶來巨大經濟利益的文化工業環境下的精神商品。這表明,雖然我們可以自由地、放任自身情緒地哼一支小曲,但當我們要聽到那些具有良好音效與完美表達的音樂作品時,我們就不得不受到一個外在巨大的文化工業生產體系的支配——在音樂的情感表現形式與使用價值的背后,隱藏著起主導作用的商品與價值交換體系。因而,身處文化工業時代的音樂產品,不能再像以往那樣,僅以精神形式存在,而成為了情感魅力與金錢光芒的綜合體。它所帶來的影響,一方面是物質產品的極大豐富與某些創作形式的異軍突起;另一方面,當物欲壓抑了情感,思想與美的腳步就必然會凝滯不前,而且,隨著文化工業與產業的不斷發展,這種精神與物質的融合還在不斷加深和加劇。那么,在文化工業時代日益繁榮的表象背后,是否有值得我們反思的東西呢?
(一)音樂商品化及其表現形式
音樂商品是將音樂這種抽象的精神產品通過進行社會傳播加以物化,使之具有交換的價值,即通過音樂與音樂載體的融合,使之成為參與市場交換的勞動產品。音樂作為可交換的商品古已有之。先秦《濫竽充數》的故事,從另一個側面告訴我們,為國君進行演奏是有豐厚報酬的,音樂進而也就成為了一種具有物質屬性的精神產品。在這之后的漢代樂府、唐代梨園及以后的歷朝歷代都被沿襲。在西方也是這樣,從有著宮廷樂師身份的海頓,到以一份樂譜交換一份土豆的舒伯特都莫不如此。但今天商品經濟與多媒體技術的發展,音樂的商品化被賦予更充分的表現形式。音樂商品的主要表現形式,包括兩大類:
一是大眾傳媒音樂商品,包括:(1)廣告音樂。在現代化傳播媒體條件下的廣告音樂,是一種高投入、高效益的音樂商品。企業廣告宣傳片除了需要優質的畫面、恰當的解說外,其音樂也是至關重要的。(2)影視音樂。從1896年電影誕生到今天影視業空前繁榮,音樂一直跟隨著影視的發展而前進。即使在1896—1927年這33年的默片時代,音樂一直為電影“保駕護航”。當年盧氏兄弟在英國放映第一場電影時,就請鋼琴師現場伴奏流行音樂。影視的歷史就是影視音樂的歷史,影視的發展始終是與音樂相伴的。(3)數字音樂。MP3音樂、RM音樂、手機音樂等數字音樂形式成為音樂發展的最前沿。它們的出現,加快了社會音樂商品化的進程。在這個多媒體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數字音樂的出現是科技發展的體現,商品化也必然成為其本質特征。(4)網絡音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傳播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對于網絡傳媒的依賴性遠遠高于其他的傳統傳播形式,許多原本需要通過傳統渠道傳播的音樂尤其是通俗歌曲,通過改變其原有的包裝形式,以先歌曲后歌手,先流行后版權的方式出現在互聯網上。這類音樂通過改變傳統的發行模式,在傳播上采用與以往相逆行的運作方式,成為時下流行音樂商品的重要方式。
二是實物化音樂商品。實物化音樂商品主要是伴隨著唱片工業的發展,以及與之緊密結合的商業包裝而產生的。唱片工業的發展,意味著音樂的機器復制時代的來臨,人們對聲音的紀錄不再僅通過口頭、視覺符號或樂譜。音樂創作者、演奏者向唱片制造商出賣音樂商品,唱片制造商對錄制的母版加工制作,使這些音樂商品復制成數以萬計的單張唱片投放市場出售,唱片商從中贏得高額利潤,音樂創作者、演奏者獲得相應的報酬。目前許多表演者與唱片公司、演出公司簽約,合約一般要求表演者在一定時間內不得從事公司之外的演出、錄音,一切演藝活動皆由公司安排,表演者以自己可以接受的價格達成協議!昂灱s”的實質是,他們的音樂產品以商品形式被公司買進,又以對公眾的唱、奏、表演服務行為被以商品的形式出售給聽眾。
(二)音樂商品化對于社會傳統音樂行為的影響
音樂商品化客觀上對音樂活動帶來如下改變:
首先,改變傳統的音樂傳播方式。文化工業時代的音樂商品化一方面是技術與商業價值的直接表現,另外,在傳播方式上,形成了以電子傳播為主的新的傳播方式。與傳統傳播方式相比,電子傳播方式實現了對于信息在時間與空間的復制上的極大超越。它形成了體外化的聲音與影像信息系統——過去無論是聲音還是影像,其本身都不具備復制與紀錄功能,以至于研究者無從找到他們的“化石”,而隨著電子媒介的出現與影音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在研究某一時代的文化與音樂時,不再需要根據文字與考古紀錄進行推測與想象;此外,也使人類音樂文化傳承的內容更豐富,形式更直接,數據更可靠。
其次,改變傳統音樂教育的模式。就音樂教育而言,文化工業與音樂商品化的發展使得原本需要一對一進行的小規模教學模式發生了轉變。各種大眾媒介的介入與音樂商品的豐富,使得學習者獲取知識的手段更加豐富,教學模式也由以往的傳統模式改變為一種開放性的模式。各類著名音樂家的教學VCD、DVD等的大量發行,將學校搬回了家中。此外,這類音樂商品還以數字信號的方式在網絡中迅速傳播著。
再次,對傳統音樂生產方式產生強烈的影響。從傳統意義上講,音樂的生產活動僅體現在音樂的創作與表演上,音樂作為抽象的時間藝術是難以在空間中留存的。而隨著文化工業所帶動的音樂技術化與商品化,音樂生產活動的重心已轉移至基于創作與表演生產之后的一系列復制生產的活動中來,并逐步完善形成一系列的生產系統。這一系統一方面體現著音樂藝術生產的諸多層面,另一方面又順應了市場的運行軌跡,具有了工業化商品生產的性質。由此,音樂生產已由一種個體或小型群體活動演化成為一種具有全社會意義的、較為復雜的社會化大生產行為。
音樂商品化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產生與發展順應了社會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發展的需要。其價值與公益性主要表現在:
(一)推進藝術創作的發展
在影視音樂的創作方面,早在20世紀30年代,包括蘇聯的普羅科夫耶夫、肖斯塔科維奇,法國的達利烏斯·米約,美國的科普蘭、伯恩斯坦,中國的聶耳、冼星海等在內的著名音樂家就開始為電影進行音樂創作。這不但豐富了他們自身的藝術創作成果,更為影視作品提供了豐富的內涵,為社會創造出巨大的精神財富,產生了極大的社會影響。以聶耳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例,這首歌曲原是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曲,其剛健有力的曲調和其中所蘊含
【談文化工業時代的音樂商品化批判】相關文章:
論文化工業時代的中國流行音樂12-09
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11-29
文化批判與學術批評03-18
淺析《圍城》的文化批判價值03-18
淺析文化批判視閾內的媒介文化03-18
英國精英文化批判03-18
關于消費異化的文化批判03-19
小議語言的文化批判研究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