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圖書館與大學生網絡道德
論文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網絡道德 教育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論文摘要:針對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行為問題,探討了網絡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應充分發揮其在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中的作用,通過多種形式的網絡道德教育,增強大學生對不良網絡道德行為的抵御能力,為大學生的成長營造一個綠色的環境。
隨著現代網絡的迅速發展和普及,網絡已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交流思想情感的主要途徑之一。網絡在極大地豐富了大學生校園生活的同時,也給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并引發了大量的嚴重失范行為。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應充分發揮教育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重要作用,教育大學生正確認識網絡道德失范的嚴重性,引導大學生合理運用網絡,使大學生的網絡道德行為健康發展,努力創建一個健康、文明、和諧的校園網絡環境。
一、大學生網絡道德現狀
所謂道德,即是調整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行為規范的總和。道德規范是在人類長期生存于發展社會實踐需要中產生的促進人的善性的規定。而網絡道德是調整在以網絡為媒介的社會環境中,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關系行為規范的總和。網絡道德不僅是調整網絡社會中人們行為的規范,而且應當是調整由網絡所引發的現實社會環境中人們行為的規范。
道德與網絡道德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網絡道德隸屬于道德范疇的一種特殊形式。由于網絡社會是一個缺少管理的社會,網絡社會中的秩序更多地依靠網絡個體按“良心”行事。因此,網絡道德在缺少管制的網絡個體身上把人們應有的道德行為開始扭曲,其表現形式為多樣化。
1.網絡價值觀念不清
網絡給人們提供了“絕對自由”的虛擬空間,傳統的道德在這個虛擬的空向里似乎失去了約束力。據有關資料顯示:有55.1%的大學生認為在網上聊天可以欺騙人,但只能以保護自己的隱私為限;有13.2%的大學生認為網上聊天誰也看不見誰,互相欺騙是很正常的事;對于不文明語言的使用有22.4%的大學生認為網上可以使用,但現實生活中不能使用,有10.6%的大學生認為網上和現實生活中都可以使用;有35.1%的大學生不認為在網上復制、抄襲他人文章是不道德的行為;有16.1%的大學生不認為在網上使用別人的賬號是不道德的。這些數據表明,多數大學生認識不到自己的網絡失范行為,說明他們的網絡價值觀念不清。
2網絡言行放縱,網絡文明程度差
信息網絡使得大學生的思維空間和行為空間有了極大的拓展,道德行為的自由度和靈活性顯著增強,這就為大學生放棄道德責任提供了可能。由于網絡發言的匿名性,一些大學生把網絡當成了“情緒公廁”,借助論壇對他人或團體進行惡意攻擊。正是因為高校大學生缺少網絡道德教育,使之網絡言行放縱,網上不文明行為和不道德現象日漸增多。
3.信息法律意識淡薄,利用網絡犯罪
由于網絡具有虛擬自由的特征,使大學生放松了網絡道德意識的約束,在這個特殊的虛擬環境中忽視了他們網絡犯罪的行為,淡化了法律意識。比如:少數大學生利用自己的計算機網絡技術侵犯他人隱私及版權,偷竊他人的網絡財富,偷竊他人的QQ號,假冒合法用戶發表文章等,使網上違法犯罪行為屢有發生。
二、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網絡道德教育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當今時代,日新月異,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社會信息化、網絡化已成必然,網絡信息已是當今社會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源。網絡給當代大學生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空間,同時也將大學生帶進了一個新的道德領域,對大學生的道德自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社會中,網絡道德教育已成為高等學校德育教育的新課題,對傳統思想教育模式也提出了挑戰。探索新時期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是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2.大量信息垃圾在網絡中泛濫對大學生的思想造成嚴重侵蝕
青年時期既是大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黃金時期,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大學生既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但又缺乏對社會和現實生活的認識與了解;既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但又缺乏對事物的鑒別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計算機網絡是一個信息寶庫,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學術信息、娛樂信息、經濟信息以及各種各樣的黃色、暴力信息等五花八門混雜在一起,使網絡信息魚龍混雜。由于網絡信息具有開放性、多樣性特點,這些信息中涵蓋了很多不利于大學生思想道德健康發展的因素,包括對中國傳統道德的批判以及對革命傳統教育和優秀文化的顛覆等,這對大學生的思想造成了嚴重的侵蝕。
3.大學生是網絡道德失范的高危人群
大學教育是大學生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主要階段,也是最易受各種思想影響的時期。網絡正以巨大的廣度和深度滲透到大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改變著大學生的思維、生活、人際交往,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政治態度、心理狀況、道德觀念和行為模式。網絡道德規范是非強制性的,其道德約束力比傳統的道德約束力還要弱,傳統道德的社會行為導向能力也在網絡社會中被弱化。在網絡世界里,現實生活中的道德輿論、道德傳統、道德信念都要依靠自身的道德自律能力來實現。而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階段的大學生道德自律能力正處于構建之中。因此,在高校開展網絡道德教育,規范大學生的網絡行為迫在眉睫。
三、高校圖書館在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1,高校圖書館的育人功能
教育性是圖書館的主要屬性,教育是現代圖書館的主要職能。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離不開圖書館的作用,他們在圖書館可以閱讀和瀏覽古今中外各種書籍,在書刊所展示的異彩繽紛的知識海洋中,汲取多方面的營養,快速增長知識,從而達到陶冶性格和情操的目的。大學生還可以在圖書館通過計算機閱讀電子期刊、電子圖書、多媒體光盤以及在因特網上瀏覽網絡圖書等。通過圖書館現代優美環境的感染和健康知識的學習,以及圖書館條理分明的管理制度,熏陶著大學生的情操,喚起大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校園的情感,使大學生樹立文明、健康的思想道德意識,以避免網絡道德失范現象發生。
2.充分利用圖書館的網絡信息資源,發揮電子閱覽室的教育職能
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網絡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電子閱覽室的建設和開放。電子閱覽室的主要服務功能在于進行館藏資源的開發與宣傳,為大學生提供電子讀物的閱覽與下載、網絡信息資源的檢索和查詢、讀者信息資源檢索與利用等。電子閱覽室已經成為大學生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的主要場所。因此,高校圖書館必須明確電子閱覽室開展信息服務的宗旨,充分利用電子閱覽室的資源優勢,加強對大學生電子閱覽的管理和指導,重視對大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培養大學生應用網絡信息資源的自我管理和約束力,主動抵制各種不良的黃色、迷信等錯誤思想的干擾和侵襲。同時,要發揮管理人員的技術優勢,開發相關軟件和應用網絡新技術,對網絡信息資源進行技術上的篩選和過濾,建立安全屏障,最大限度地防止有害信息的侵人和無聊游戲軟件的泛濫。圖書館還應利用文獻檢索課,注重對大學生進行信息素質教育,包括信息傳播意識、信息保密意識和信息守法意識教育等。讓電子閱覽室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道德行為教育的大課堂。
3.開展各種活動對大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
大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應該側重于網絡行為規范教育和網絡道德責任教育。其內容有:(I)大學生的信息活動目標應該與社會整體目標協調一致;(2)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和義務;(3)遵循信息法律與法則,抵制信息違法行為;(4)在信息活動中堅持公平真實原則;(5)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6)正確處理信息創造、信息服務、信息使用三者之間的關系;(恰當使用合理開發信息技術,做到既保守群體間的信息秘密,又遵守個體的隱私權等。通過這一系列教育內容的實施,教育大學生樹立道德理念,加強道德修養,增強網絡倫理意識和道德責任感。學會自我教育,把正確的道德意識內化為個人的自律意識,自覺遵守有關信息網絡的法規和制度。
圖書館作為高校的信息中心,即是信息的服務部門,也是信息的傳播部門。利用圖書館的教育功能和圖書館所匯集的人類文化和科技成果等資源優勢,對大學生進行一系列的專題講座和專題報告,舉辦讀者座談會,和大學生一起分析、討論交流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鼓勵和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情報研究,培養研究興趣,使大學生在參與研究活動中獲得更多更新的知識,自覺背離網絡不道德行為。另外,圖書館還可以利用自己的網站,制作出大學生喜愛的、有特色的網頁,為大學生提供討論交流的平臺,并積極給大學生推薦一些好的網站,介紹一些好的信息,避免他們盲目誤人不良網站。通過這些活動來增強大學生網絡道德防范意識,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上的免疫力。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高校圖書館與大學生網絡道德】相關文章:
高校圖書館加強大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01-17
論高校網絡道德建設01-18
圖書館教育與大學生網絡道德的構建03-29
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的探討01-18
論新時期高校網絡道德01-18
對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的思考01-18
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的形勢與對策01-18
網絡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03-10
論高校網絡道德教育與引導初探01-18